宋冬長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逐步推行中,合作學習始終是教師討論比較激烈的話題。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方向。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教師為尊的課堂教學形式,重點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實踐表明,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中有著一定的應用價值。為加強合作學習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教師還應講究相應的策略,本文就對此進行簡單論述。
關鍵詞:合作學習 初中數學 實施策略
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對比,合作學習在改善學習氛圍中效果顯著,徹底改變了原來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發(fā)展為引導者與被引導者。同時學生在學習中的關系,也不再是單一的競爭性,其更多凸顯出合作伙伴,增強了課堂氛圍的活躍性與靈活性,教師與學生的內心均變得輕松,提高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诖?,合作學習被廣泛的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合作學習應用的越來越熟練,且實踐效果也顯現的較為明顯。
一、合作學習的概述
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由教師組織與調控采用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在此種教學中,師生之間互動性、生生之間的互動性明顯增強,并在相互交流中完成教學任務。合作學習模式的展開,主要體現出這么幾個特點。首先,主體性。合作學習,改變了教師固有的主導者身份,更多的體現出組織與引導者的身份,以此協助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究,并能夠全程參與到教學中[1]。學生利用這樣一種合作學習方法,通過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來建構自己的知識框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探索,這種主體性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全面感知實質的產生與發(fā)展。其次,互動性?;有允呛献鲗W習最為突出的特點。在師生時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中,探討問題。這樣在與教師、學生的互動中發(fā)現問題,利用已有的知識結構解決問題,以此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事實上,這樣一種互動性的學習交流模式,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發(fā)展的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學生良好關系的建立。最后,合作性。合作學習中的合作性,就要讓學生認識到并不是所有的問題均能由一人解決,經過小組或小組之間的探討與合作可解決部分問題。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發(fā)揮出紐帶的作用。利用教學設計,可就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進行有效引導,促使學生能夠順暢的展開合作學習,并指導學生在合作中分享學習成果,互相啟發(f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二、合作學習的現狀
即便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中應用的較為熟練,但是應用現狀始終不是非常滿意。系統(tǒng)性分析,其問題多體現在這么幾點。首先,教師過度放松。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總體數量,固定數名學生為一小組,且小組內學生水平存在差異[2]。在具體的學習合作中,組內學生會依據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合理分配任務。教師本就是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就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學習后的講解并不能交由學生替代。不少教師在實際中會將章節(jié)的重點與難點對學生進行闡述后,布置合作學習任務,由學生自主學習。即便在小組討論中,所有的學生均能夠參與,但受到現有知識水平的限制,討論只停留在表層,不能觸及深層次問題。其次,發(fā)言學生過于固定。傳統(tǒng)教學缺乏交流,即便是存在交流,也僅僅體現在部分學生上。合作學習改變這種現狀。教師與所有的學生形成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多于過去。但是在合作學習中出現這樣一種現象,發(fā)言學生數量仍舊比較少,且每次發(fā)言均是相同的學生。也就是說,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發(fā)言和總結機會,但是受到發(fā)言人選的限制,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明顯不足,由此影響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習效率。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固定選擇幾個學生發(fā)言獲得反饋性信息,會導致課堂交流效果不夠理想,而固定發(fā)言學生,很容易產生形式化。長期以往,這樣的合作交流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三、加強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合作學習模式,通常會將學習能力差異較大的學生分到同一個小組。采用這樣的分組形式,能夠充分發(fā)揮不同學生在小組中的作用,并有效預防學生將自己的任務推給其他人,由此提高小組內所有成員的數學能力。但是要想這種學習效果得以顯著提高,教師的主導性不容忽視。在此期間,教師應積極的指導小組成員對學習任務進行分工,并督促小組成員學生在自己現有的知識水平基礎上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二)增強師生交流
師生交流也是合作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就表明,合作學習要求教師與全班學生進行交流,共同發(fā)現學習中的問題,不可局限于某幾個學生。如,教師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教學目標分成不同的層次,并依據此進行分組合作。這樣水平不同的學生分別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不同層次學習目標進行例題講解的時候,選擇的例題必須具有典型性,檢查學習效果的時候可讓學生輪流進行,這樣就實現了教師與全體學生的交流。
(三)增強合作學習內容的針對性
初中數學合作學習內容對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但也并非所有的內容均適合合作學習方法。基于此,教師就應將相對復雜的問題與知識點作為合作學習任務,這樣可促使學生更好的互動交流。保證合作學習內容的針對性,對提高學習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對比,合作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策略。這種學習策略是在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利用有效的方法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活躍課堂學習氛圍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蔡輝.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3(10):106-106.
[2]李媛.探討合作學習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6,12(18):456.
[3]喻科.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時代教育,2015,13(10):22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