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漫
內(nèi)容摘要:語言是人類約定俗成交流信息和表情達意的工具,而語言由詞語構(gòu)成,詞語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也有固定的搭配,但有時候詞語并不是都按照常規(guī)進行搭配。詞語的超常搭配就是打破常規(guī)搭配和固定搭配的限制,通過這些合理變異的特殊搭配,來產(chǎn)生出心中理想中的奇特的文字效果。本文在語義、語法、語用幾個方面進行研究討論詞語超常搭配的合理性。
關(guān)鍵詞:詞語 超常搭配 修辭
詞語超常搭配的句子往往會使人耳目一新,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從下面的幾種情況來分析解讀這種現(xiàn)象。
(一)“修辭”說
第一,許多修辭手法,都有詞語超常搭配的現(xiàn)象,這種運用可以使表達更加鮮活,帶有感情,還可以使句子獲得新的語義內(nèi)容,收獲到好的表達效果。第二,在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里,運用這些特殊的修辭手法,打破常規(guī)的搭配規(guī)則,就是詞語的超常搭配。
(二)“語法—語義”說
詞語組合成句子,來清晰準確的表達出說話者的想法和感情,符合原則的搭配固然可以表達,但在特殊的情況下,特殊的言語變化的超常搭配往往會產(chǎn)生有力的表達效果,讓人眼前一亮,更深刻更鮮活更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語義也可以用更簡潔的句子來表達出更清晰的效果。詞語與詞語按照一定的語法組合形成語義,表達所思所想。超常搭配就在這方面入手也會產(chǎn)生十分驚艷的效果。這種超常搭配不符合人們的普遍邏輯,也不符合一般習慣,但卻是可以被人們接受理解的。如綠色這個詞,一般意義上是指像樹葉一樣的顏色,但在超常搭配里因綠色一被人提起就會想起生機勃勃的綠葉和生命,所以綠色就常被賦予清新、希望、生機、青春、安全等的意思?!熬G色蔬菜”就不是指綠色的蔬菜,而是無公害無污染安全可放心食用的蔬菜,“綠色家園”是指和平、有希望的家園,這里相對于“綠色上衣”來說就是在語義上的超常搭配了。語法上的超常搭配比如“紛披的樹葉交織成一片藍色的朦朧”中將朦朧的藍色變換位置,突出了朦朧的感覺,雖不符合常規(guī)語法卻使人可以接受且感情更深刻。
(三)“心理機制”說
文字語言是用來表達的,文字功底不夠的話常常不能表達出想法。相對于聲音來說,聲音有語氣,人們可以從千變?nèi)f化的聲音,聲調(diào)的高低、聲音的大小等等來判斷出來一個人的情緒心理。文字語言中尤其是心理的表達很不容易,描述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單單說他很緊張往往很蒼白無力,但可以通過描寫他說話“我,我叫李某某”,“我”的重復再現(xiàn)和中間的停頓就很生動鮮活的表達出來了人物情緒的變化與心理的緊張。這樣打破常規(guī)的詞語搭配加強了文字語言的深度和厚底。
文字語言是通過視覺然后在大腦產(chǎn)生想象,但大腦中還有聯(lián)想的功能。詞語的超常搭配相對于常規(guī)搭配而言是一種言語上的創(chuàng)新,就可以激發(fā)聯(lián)想,如月亮本沒有生命也沒有感情,但由于月亮的圓缺變化,以及文化含義和不同的人面對月亮的不同的感受,所以就有了“凄涼的月亮”、“溫柔的月亮”等等詞語搭配。這種搭配就表達承載出來作者的情緒、情感、心態(tài)等等信息。
(四)“美學”說
詞語的超常搭配因其突破了常規(guī)的藩籬往往會形成豐富的意蘊,鮮活且耐人尋味,讓人感受到言語的創(chuàng)新美,是文字表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言語的超常搭配雖然并不是常規(guī)習慣性的組合,但根據(jù)上下文語境,讀者完全能理解作者的表達之意。文字語言不光是表情達意的工具,還可以給人以美的感受。審美感受是一種人在腦海中的體驗,在閱讀時獲得對文字感性的理解從而達到愉悅的心理感受。常規(guī)的詞語搭配雖然可以讓讀者高速理解,但因為太習慣就不會再去感知文字的感性意義,很難獲得美的體驗,超常搭配就會使人耳目一新,讀者在欣賞時就會深入挖掘出其中文字的感性意義,從而達到美的體驗,領(lǐng)悟到其中豐富的意蘊,超常搭配的文字中美學功能也得以體現(xiàn)。
(五)“語用”說
還有一種詞語的超常搭配的說法是詞類活用,在一定的語境中造成特殊的效果。語言是一種藝術(shù)表達,雖然超出常規(guī)的搭配有時會產(chǎn)生豐富有趣的意蘊,但也并不是隨意、毫無原則的搭配。對語言的變異和創(chuàng)新絕不是刻意的文字游戲,而是要符合語境和主旨,有目的有選擇的對語言進行錘煉加工,達到作者的目的,是一種合理的變異。這種超常表達雖然打破的人們思維習慣卻被人們接受理解,就是因為這個“超?!痹谡w表達上是和諧的,是能夠通過人們的日常積累認識被理解的。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