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
摘 要:生物學科對初中生來說是一門嶄新的學科,也是一門很重要的、有一定難度的學科。但是,目前來說在生物教學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諸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教師的引導方式不積極,知識的應用性較差等等。
關鍵詞:初中生物;問題;解決辦法
生物這門學科對于初中生來說占據(jù)著比較重要的地位,學生要想學好初中生物需要的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而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拓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學科,我們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當然對于初中生來說,生物作為一門新的學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好奇生物是學什么的,有哪些好玩的知識?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要掌握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靈活掌握知識并與實踐相結合。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適時、有效地進行引導,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做到的,這也能夠為生物教學方式的改進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生物新課標中對學生的生物學習提出了相關的要求,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有很多方面達不到要求,還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就下面就幾個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介紹。
1.作為新接觸生物這門學科的學生來說,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不足
接觸一門新的學科,學生會感到陌生,也會有好奇的心理,不知道這門學科學習什么,同時又好奇會學習什么,也不知道怎么樣才能更好地掌握這門學科。帶著這種好奇而又懵懂的心理狀態(tài),學生剛開始的學習還是會比較積極的,充滿了興趣,也想嘗試。但是這僅僅局限于一些表層知識的學習,局限于對知識的了解狀態(tài)。
比如對動植物的細胞結構,對人體的器官,對生物的應激性,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學生可能僅僅了解基本的名稱和基礎的環(huán)節(jié),對其中的原理和更深層次的機制了解不多,甚至剛開始抱著好奇的心理進行簡單理解之后,就局限于對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不會去主動深入地挖掘深層次的生物知識,考試的時候可能基本的填空會做得不錯,但是遇到一些有難度的題目就束手無策了。這種不能正確掌握學習方法的方式必定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不足
造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低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教師引導的問題。初中生物的知識是重基礎理論的,從考試的題目也可以看出來,大部分題目是簡單的,教師也可能覺得掌握基礎是最重要的,當然這沒有錯,但是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學生對生物的學習很可能走上死記硬背的道路。如果教師不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學生就不能靈活掌握基礎知識,進而更好地理解深層知識。
比如,在學習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的時候,學生就會存在很大的困難,對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的過程,對動脈和靜脈的掌握都很容易混淆。這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做好引導工作,導致學生僅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層面,沒有搞清楚里面的原理。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好,學生在考試過程中遇到這種復雜的問題就容易出錯。
3.教學形式單一,不能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學生學習知識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即使是為了考試,那么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教師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也是必需的。生物這門學科有很多知識需要通過學生親自進行實驗才能更好地獲得。比如觀察動植物的細胞結構,通過實驗驗證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深入理解課堂學到的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懷疑精神,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針對生物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以上對生物學習中存在的幾點比較突出的問題作了簡單介紹。那么針對具體問題就需要有具體的應對策略,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生物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在初中生物的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鼓勵學生及時反映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質,傳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讓學生能運用正確的方法自主學習,主動吸取知識。學生的興趣局限于表層的知識,不能深入學習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憑著興趣去學習而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也是徒勞的。
因此教師在教授一種理論知識時,要提醒學生探究事物發(fā)展的原因和原理,遇到問題時要找尋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比如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操作中,如果出現(xiàn)看不到的情況,就要主動尋找原因,是不是切片沒有壓平,是不是顯微鏡調節(jié)不當?shù)龋业皆虿拍芨玫亟鉀Q問題。找到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從現(xiàn)象看本質的思維能力,才能使學生更自覺地學習,繼而提高學習效率。
(2)在教學中,教師適時正確的引導也是很重要的。學生剛接觸生物這門學科,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時老師不要一味地批評而是要探尋原因,反思一下是不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心臟的結構和功能這一知識點,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相混淆的情況,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心臟的模具,讓學生親自觀察,還可以進行灌水實驗,教師從旁指導,從而及時解決疑難問題。這樣就能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知識,讓學生更好理解所學的知識,真正掌握理論知識,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3)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這單一形式。在生物教學中,有很多理論知識需要學生去親身觀察和實踐,比如觀察蚯蚓的生活習性、觀察魚的尾鰭、用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的表層細胞等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到課堂以外去學習。生物教師適當?shù)亟o學生一些課外知識的補充也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
總之,在具體的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本,還要提高自身的理論和實踐能力,主動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方式,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有效地利用到實踐中去。生物在目前的實踐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進行改進,逐漸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授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自覺、主動地去學習,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更好地使生物教學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并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