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琴
摘要: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姡瑵夂竦膶W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參與學習的前提。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在數(shù)學課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的途徑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重要的辦法是如何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加強操作。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興趣
多年來,我以自身的教學體驗,結合同仁們的教學經驗就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總結以下幾點:
一、新穎有趣教法,誘發(fā)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并不在于認識一眼就能看見的東西,而在于認識深藏的奧秘”。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這就要先在學生面前揭示出一種新的東西,激發(fā)起他們的驚奇感。這種情感越能抓住學生的心,他們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這就需要我們要善于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引起他們對于學習內容的好奇感,從而神情專注、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我是這樣導入的,我說:“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開展計算比賽,比一比誰算的又對又快,接著我出示了如下題目:5+5+5,6+6+6+6+6,7+7+7+7??+7(100個7)??戳祟}目以后,小朋友們馬上投入到緊張的計算比賽中去,正在興致勃勃的把數(shù)字一個一個的加,我卻立即說出了得數(shù)。小朋友們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覺得很奇怪。這時我說:”其實,老師做加法的本領并不比你們強,只是我掌握了一種新的運算方法,掌握了這種方法以后,算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加法時,速度就會快多了。這種運算叫乘法,你們想學嗎?“正是這一舉措,展示了乘法這一教學內容的內在魅力和巨大作用,無疑把學生緊緊地吸引住了,從而誘發(fā)了學生急切學習乘法的需要和強烈的學習興趣。”
二、游戲,誘發(fā)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愛說,愛笑,愛動,愛玩。如果在教學中忽視了這一特點,一味平鋪直敘的去講,必然使他們覺得疲勞乏味,是達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經驗證明:要妥善地把他們喜歡做游戲的興趣遷移到課堂上來,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如講“認識8”的教學時,我就是通過這幾種游戲鞏固了8組成,第一,讓學生從學具盒里拿出小圓片擺8的組成;第二,老師擺出1- 7的數(shù)字卡片,指名學生“找對子”;第三,做“找朋友”的游戲,老師把1- 7的數(shù)字卡分別發(fā)給7個同學,每人拿一張站在講桌前,然后指名其中一人手拿自己的卡片站在6個同學的對面,用自己的卡片去找朋友,他的數(shù)字卡片和對面的數(shù)字卡片組成了8;第四,看誰得分多,老師和同學比賽,老師拿出一張數(shù)字卡(老師慢慢的出現(xiàn)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全體同學說出和老師數(shù)字卡片組成的數(shù),學生齊說說對了(一個不錯),學生得分,如果有一個說錯,老師得分,做這個游戲時,同學們更齊心了,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少有錯。每當他們勝利時,都高興地鼓起掌來。對低年級學生采用各種游戲進行教學,在教學中突出一個“活”字,學生學的輕松愉快,興趣濃,學生積極性主動性高,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聯(lián)系實際,誘發(fā)學習興趣
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指出,對數(shù)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教學中注重聯(lián)系實際,運用貼近學生的生活案例,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例如在學生學習圓的周長之后,讓學生計算一輛外輪半徑位10厘米的自行車,要過一座長為240米的橋車輪要至少滾幾圈。這樣教師創(chuàng)設出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學習和理解數(shù)學,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驗到數(shù)學的價值。
四、成就感,誘發(fā)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蓋茲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興趣是在自身的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的。當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某種成功時,就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責任在于相機鼓勵、誘導點撥、幫助學生學習獲得成功。當學生想獨立的去探索某個新知時,要十分注意情緒鼓舞:“你一定是最棒的”、“你一定能行!”“試試就能行,爭爭就能贏”等。當學生的學習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時,要注意設“跳板”引渡,使他們成功的到達知識的彼岸。當學生的學習活動遇到困難,特別是后進生泄氣自卑時,要特別注意給予及時的點撥誘導,使他們“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這樣,各種不同水平的學生就會在探究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滿足感油然而生,進一步增添了對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五、實踐活動,誘發(fā)學習興趣
“動”是兒童的天性,教學過程中,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做一做,才會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操作。如分一分、數(shù)一數(shù)、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來源與發(fā)展,體驗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愉。同時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斷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數(shù)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己去探索數(shù)學,獨立思考,發(fā)表見解,善于傾聽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在小組交流、合作中達到共同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七巧板”活動中,學習小組通過合作交流、討論,拼成的形狀各種各樣。教師再加以點撥和鼓勵,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萌發(fā)了創(chuàng)新意識。在“隨意拼”活動中,讓學生利用各種實物和立體模型,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拼出了各種各樣物體形狀。這樣的實踐活動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和“不同的人學習不同層次的數(shù)學”,使學生在嘗到學習樂趣的同時,又激發(fā)了求知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