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娜+范慧+張春玲
【摘要】目的觀察瑞舒伐他汀對北方高鹽飲食習慣下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壓及醛固酮水平的影響。方法 16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 隨機分為高鹽他汀5 mg組、高鹽他汀10 mg組、控鹽他汀5 mg組、控鹽他汀10 mg組, 每組40例。高鹽他汀5 mg組采取高鹽飲食+瑞舒伐他汀5 mg, 高鹽他汀10 mg組采取高鹽飲食+瑞舒伐他汀10 mg, 控鹽他汀5 mg組采取控鹽飲食+瑞舒伐他汀5 mg, 控鹽他汀10 mg組采取控鹽飲食+瑞舒伐他汀10 mg;所有入選患者控制血壓均使用硝苯地平控釋片。對比各組治療前后的血壓[收縮壓(SBP)及舒張壓(DBP)]及血漿醛固酮水平。結果 高鹽他汀5 mg組與控鹽他汀5 mg
組、高鹽他汀10 mg組與控鹽他汀10 mg組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的24 h動態(tài)血壓及血漿醛固酮水平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組治療6個月后24 h動態(tài)血壓及血漿醛固酮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高鹽他汀10 mg組血漿醛固酮水平(127.35±8.27)pmol/L
低于高鹽他汀5 mg組(132.52±13.25)pmol/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控鹽他汀10 mg組血漿醛固酮水平(127.28±9.45)pmol/L低于控鹽他汀5 mg組(131.73±14.52)pmol/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的醛固酮水平, 呈現(xiàn)量效關系;同時推測瑞舒伐他汀可能減低了北方高鹽習慣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對鹽的敏感性。
【關鍵詞】 瑞舒伐他??;原發(fā)性高血壓;血壓;醛固酮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0.065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疾病, 其中鹽是重要的環(huán)境因素之一[1-5]。本研究將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應用于北方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 探討瑞舒伐他汀對此類高血壓患者血壓及醛固酮水平的影響,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160例, 隨機分為高鹽他汀5 mg組、高鹽他汀10 mg組、控鹽他汀5 mg組、控鹽他汀10 mg組, 每組40例。高鹽他汀5 mg組男女比例21∶19, 平均年齡(46.84±4.07)歲, 平均病程(8.78±7.80)年;高鹽他汀10 mg
組男女比例23∶17, 平均年齡(44.96±3.86)歲, 平均病程(9.11±5.99)年;控鹽他汀5 mg組男女比例18∶22, 平均年齡(45.65±4.14)歲, 平均病程(8.91±6.90)年;控鹽他汀10 mg組男女比例22∶18, 平均年齡(44.72±3.91)歲, 平均病程(8.41±7.49)年。四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入選標準:高血壓病診斷根據(jù)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符合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
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同時未使用或停用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或他汀類藥物4周以上者。高鹽習慣飲食組:入選后不糾正高鹽習慣同時24 h尿鈉排泄測定>200 mmol??佧}飲食組:入選后糾正飲食習慣(每天攝入鈉鹽<6 g)同時24 h尿鈉排泄測定<100 mmol。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血漿醛固酮(ALD)與血漿腎素活性(PRA)比值(ARR)>25者;已發(fā)生心腦血管并發(fā)癥、肝腎功能不全者。
1. 2 方法 高鹽他汀5 mg組采取高鹽飲食+瑞舒伐他汀5 mg, 高鹽他汀10 mg組采取高鹽飲食+瑞舒伐他汀10 mg, 控鹽他汀5 mg組采取控鹽飲食+瑞舒伐他汀5 mg, 控鹽他汀10 mg組采取控鹽飲食+瑞舒伐他汀10 mg。所有入選患者控制血壓均使用硝苯地平控釋片30 mg/d, 清晨口服;2周后如血壓未<140/90 mm Hg, 硝苯地平控釋片增加至60 mg/d。
1. 3 觀察指標 檢測各組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動態(tài)血壓、血漿醛固酮水平并進行比較。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t檢驗, 組間治療前后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高鹽他汀5 mg組與控鹽他汀5 mg組、高鹽他汀10 mg組與控鹽他汀10 mg組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的24 h動態(tài)血壓及血漿醛固酮水平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組治療6個月后24 h動態(tài)血壓及血漿醛固酮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高鹽他汀10 mg組血漿醛固酮水平低于高鹽他汀5 mg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控鹽他汀10 mg組血漿醛固酮水平低于控鹽他汀5 mg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 持續(xù)影響心、腦、腎等靶器官的結構和功能[6-9]。近年來醛固酮對高血壓影響日益受到重視。研究表明: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明顯減輕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左室肥厚或微量白蛋白尿[10]。醛固酮是一種鹽皮質激素, 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增加腎臟遠曲小管對鈉水的重吸收導致容量增加而升高血壓, 同時對心血管系統(tǒng)還存在多種獨立的毒性作用。
瑞舒伐他汀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新型他汀類藥物, 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及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 有抗炎及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11-14]。不僅強效降脂, 還逆轉斑塊、抗炎、抗氧化、免疫調節(jié), 改善內皮等功能。我國人群鹽敏感性檢出率較高, 鹽是影響血壓的環(huán)境因素之一[15, 16]。
本文通過對北方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分別實施高鹽飲食、控鹽飲食下不同劑量的瑞舒伐他汀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探究瑞舒伐他汀藥物對患者血壓及血漿醛固酮水平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各組治療6個月后24 h動態(tài)血壓及血漿醛固酮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瑞舒伐他汀5 mg組比較, 瑞舒伐他汀10 mg組醛固酮水平下降更為明顯, 表明二者間具有量效關系。推測瑞舒伐他汀通過降低醛固酮水平途徑, 發(fā)揮預防高血壓患者靶器官損傷、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率的作用, 同時推測瑞舒伐他汀可能減低了北方高鹽習慣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對鹽的敏感性。
參考文獻
[1] 張?zhí)硖穑?孫光, 張瀟怡, 等. 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的臨床研究. 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 43(4):308-312.
[2] 吳曉春, 季乃軍, 吳少琴, 等. 瑞舒伐他汀對血脂正常的無動脈硬化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及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的影響.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4(5):818-820.
[3] 林建珍, 章文杰. 瑞舒伐他汀對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血脂異?;颊邉用}彈性功能及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 海峽藥學, 2016, 28(10):104-106.
[4] 劉吉香, 楊文東. 瑞舒伐他汀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影響及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4(4):37-39.
[5] 王麗麗. 瑞舒伐他汀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壓及超敏C反應蛋白影響的研究. 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 2014, 26(7):819-820.
[6] 楊光, 玄春花. 瑞舒伐他汀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0, 8(2):118-119.
[7] 謝文超, 李平, 陳堅, 等. 瑞舒伐他汀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和細胞間黏附分子-1的影響.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3, 11(4):268-270.
[8] 張超, 陶新, 徐俊蛟, 等. 瑞舒伐他汀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心率減速力影響的觀察. 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5(6):450-451.
[9] 彭娜娜. 瑞舒伐他汀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療效及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6, 25(9):1612-1613.
[10] 黃敏, 李麗軍, 趙旦. 瑞舒伐他汀對血脂正常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氧化應激的影響. 中南藥學, 2015(5):537-540.
[11] 陳曉風. 瑞舒伐他汀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 2015(4):30-31.
[12] 閆洪娟, 郭建華, 張穎, 等. 瑞舒伐他汀對血脂正常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6, 30(2):199-202.
[13] 張秋蘭, 晉萬強, 趙靜茜. 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對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0(4):357-360.
[14] 仲鵬. 瑞舒伐他汀對LDL-C輕度增高的高血壓病患者動脈硬化影響的研究. 濟南大學, 2014.
[15] 陳林祥, 余澤洪, 容永怡, 等. 瑞舒伐他汀對高血壓患者的降壓作用.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12, 20(5):460-462.
[16] 徐衛(wèi)東, 閔兆晗. 瑞舒伐他汀對高血壓患者血糖、血脂及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7):27-28.
[收稿日期:2017-02-14]
作者單位:150026 哈爾濱市第四醫(yī)院心內科(孟娜 范慧);阿勒泰地區(qū)婦幼保健院(張春玲)
通訊作者: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