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巍楊 陳海轉 覃恒梅
摘要:隨著科技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為了滿足不斷變化的用人需求,眾多高校面臨轉型問題,這就使得原有的教育方式和課程體系都受到很大的影響。為了更好地實現高校的轉型和人才的有效培養(yǎng),必須對相應的課程進行改革,使課程的設置符合學生和用人單位的需求。ESP商務英語課程是培養(yǎng)國際化商務人才的基礎課程,同時該教學項目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及時探索其改革的路徑,建立一種新型的現代化商務英語教學模式。本文主要對高校轉型背景下ESP商務英語教學的改革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校轉型 ESP商務英語 教學改革 路徑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6-0007-02
隨著我國外交領域的擴展以及國際化的發(fā)展,對高校人才的英語應用能力以及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備較高的職業(yè)能力和實踐能力?,F代高校中一些特定的學科和職業(yè)需要以專門教育為基礎,滿足學生和用人單位的不同需求,比如商務英語教學。ESP商務英語對當代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高校的改革,原有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無法滿足教學實踐的需求,因此,研究高校ESP商務英語供給側改革路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ESP商務英語教學的基本原則
作為商務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商務英語在商務交往過程中,就雙方、甚至多方的思想以及商務愿望進行交流。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專業(yè)性以及實用性。ESP商務英語教學區(qū)別于一般的英語教學,其更注重對語言的利用能力,所以在ESP商務英語教學中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真實性原則
所謂的真實性原則是指ESP商務英語的課程設計、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活動的進行都需要結合商務英語在實際活動中應用的真實語境。在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的訓練中都需要以盡可能貼近商務實際的訓練資料為基礎。[1]其中,真實的語境和場景包括商務活動中涉及的應用寫作,其中包含有關表格、數據等資料的描述。與此同時,在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也需要為學生設置盡可能真實的場景、人物關系和活動,模擬現實的交際情境。教師要保證課堂的真實交際性和社會性,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展示圖片、播放影音等教學材料,將知識生動、直觀地為學生呈現,使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加深對商務英語課程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商務英語應用能力。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高校的改革中,最重要的改革方式就是要能夠以學生為主體。傳統(tǒng)的教學中一直都將教師視為教學的主體,課堂以及學習內容、方式等都由教師掌控,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而ESP商務英語學習本身就具有以學生為主體的性質,因為ESP商務英語教學本身具有目標性和專業(yè)性,所以在ESP商務英語教學中需要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來設置教學內容,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2]
(三)需求原則
遵循需求原則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層次的內容是對教學目標的分析,也就是對學習者將來能夠應用的領域,以及所需要的水平等為學習的目標,是指學習者將商務英語的學習目的為需求,根據學習目標來采取針對性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第二層次的內容是對學習需求的分析,其中包括學習者學習所需要的內容、技能、學習方式以及學習時間的安排等,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隨著社會進步的用人單位不斷變化的需求。這是我們進行教學改革的重點,了解學生及用人單位的需求,針對人才需求進行供給側改革。
二、商務英語教學現狀
(一)學生:得過且過的學習態(tài)度
剛剛升入高校后,部分學生對學習放松,失去學習英語的熱情和目標,導致英語能力水平下降。很多學生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將通過四六級考試看作學習英語的終極目標,認為那就掌握了商務英語的詞匯、語法和應用方式,所以沒有必要再進一步學習。同時,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且大多數高校都采用大班授課。課堂中,學生眾多,很難獲得足夠的訓練。此外,如果與學生缺乏有效的溝通,任課教師將無法真實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面臨的學習問題。而學生又缺乏商務英語學習的經驗,如果沒有好的教與學的方式,難以激發(fā)出其對商務英語的學習興趣,也嚴重影響學生對商務英語的學習效果。
(二)課堂目標:缺乏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商務英語課程的設置主要是以國際商務環(huán)境的商務活動為基礎,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為目的。商務英語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譯等基本的能力,同時還涉及商務的溝通以及文化的交流能力。而這些能力在當前的商務英語教學中卻存在嚴重的偏頗現象,在部分商務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設置中以詞匯、語法以及相關文獻翻譯為重點,沒有考慮到商務英語價值和意義在于商務場景中的實際應用,沒有認識到商務英語教學的重點目標。
(三)教學內容:偏重理論缺乏實踐性
高校商務英語的教材編寫多數都是對原版資料的摘抄,這些資料對于沒有商務英語基礎或者商務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且難以提煉出對提高能力有利的內容。這些資料中的教學內容多數偏重理論,實踐性的內容顯得不足。教材內容更新較慢,與時代脫軌,嚴重影響學生商務英語學習的時效性及有用性。此外,在課后習題的設計中,缺乏對實踐性的重視,一般都是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詞匯以及語法題目的簡單羅列,不符合當代教學理論中交際任務活動的要求。[3]
(四)課堂教學模式:單向傳輸導致“啞巴英語”
目前高校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為以講授、練習和輸出為主的模式,這種模式的教學是一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扮演著主導課程、規(guī)定教學步驟的掌控者角色,這本身并無問題,關鍵在于“度”。如果只憑教師單向輸出,學生很少,甚至無法參與到課程活動中,單純以“聽眾”的身份出席,無疑,這種商務英語教學,對學生而言收獲甚微,并不成功,最終學生學到的只是“啞巴英語”。商務活動中,需要學生具有流利的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而“啞巴英語”讓學生缺乏鍛煉,幾乎沒有獨立思考的機會,顯然無法適應要求。
三、ESP商務英語教學改革路徑分析
(一)明確商務英語學習目標
在ESP商務英語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明確商務英語學習的目標,認識到商務英語教學不是簡單對英語語言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而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金融、營銷、貿易等商務活動中的溝通和交流能力,是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ESP商務英語教學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在國際商務中所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應該比一般英語培養(yǎng)下的人才更強。這是因為ESP商務英語教學是以特定的商務環(huán)境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能夠勝任商務交易活動為目標的教學活動,所以在ESP商務英語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掌握商務環(huán)境下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相關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快速反應能力。因此,在ESP商務英語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實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
(二)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
根據學生和用人單位的需要,高校的商務英語教學必須以實用、適度為原則,教學的內容需要符合當代商務相關事宜的要求,以市場的需求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將國際商務活動作為英語教學的內驅動力,以教學任務的模塊為商務英語教學開展的核心,通過跨文化知識的補充以及國際商務相關崗位的實習、商務場景的模擬等活動,將教學活動立體地展現給學生。比如,在課堂中應涉及商務活動中的商務信函寫作,介紹商務對象國家的文化風俗,以及商務交流中的基本國際通用禮儀等。這種課程內容的設置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與其未來的工作有效地結合,并保證所學內容的難度適宜,體現教學中學以致用的原則。
同時,商務英語教學內容的設置不能是封閉的、靜態(tài)的,而是要保持其動態(tài)性和開放性。教師根據當前的經濟發(fā)展、行業(yè)發(fā)展現狀以及職業(yè)的特征,及時地對當代國內外商務貿易中的動態(tài)以及趨勢等內容在教學內容中予以補充,保證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傳授教材中的內容,同時還要注重為學生推薦相關的報刊以及網絡資源,從而實現學生課堂學習的向外延伸,養(yǎng)成勤讀書、勤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此外,教師要為學生強調語言使用的標準化和職業(yè)化,使學生的語言更為規(guī)范,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將來崗位的要求和達到職業(yè)的標準,真正做到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踐。
(三)完善商務英語教學手段
ESP商務英語教學中任務型的語言教學模式是比較常見的,這種教學方式是以為學生設置語言應用任務來實現教學目標,在具體的教學中,學生不需要對語言項目進行逐一的學習,而是通過完成各種交際任務,從而實現學習的目的。[4]教師在為學生設置學習任務時,需要結合商務英語學習結構特征以及學生的能力設置,而且設置的任務要具有整體性,不能分散。
ESP商務英語教學對實踐性和真實性的要求比較高,在任務的設置中必須保證任務的真實性和實踐性。因此,教師在任務的設置中還需要了解學生所學專業(yè)未來需要面對的商務交際問題,比如商業(yè)談判如何進行、客戶關系的建立等,并將這些內容設置在教學任務中,從而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能夠游刃有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為了適應社會人才需求而紛紛轉型的背景下,原有的商務英語教學模式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需求。因此,商務英語任課教師需要認識商務英語教學的原則,了解當代商務英語教學現狀,并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積極探索ESP商務英語教學的改革路徑,從而提高學生的商務英語學習效果,使其在未來的商務實踐中具備應對能力,成為適應當代社會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英波,麻秀麗,張曉松等.多元智力理論指導下的理工科院校學生ESP商務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研究[J].經濟師,2015(11):237-239+240.
[2]龔穎芬.職業(yè)教育視域下的ESP商務英語課程群體系探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125-127.
[3]譚純艷.ESP商務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考試周刊,2010(7):100.
[4]藍嵐.基于ESP理論的商務英語實訓教學探討——以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外語系為例[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9):94-95.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