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蘭
摘 要:心理環(huán)境是一個無形的環(huán)境, 但卻是教學的基本條件, 極大地影響著教學的效率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對教師本身也有著巨大影響。心理環(huán)境與語言學習關系密切。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可使教學內(nèi)容在向幼兒呈現(xiàn)的過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就如何創(chuàng)建良好的幼兒英語課堂教學心理環(huán)境展開探討。
關鍵詞:幼兒英語;課堂教學;心理環(huán)境
布盧姆說:“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情感、樂趣和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的更加輕松、更加迅速。”[1] 課堂教學心理氛圍的營造比環(huán)境氛圍、活動氛圍具有更直接更深刻的意義。因此,在幼兒英語教學中,尤其要注意心理環(huán)境對教師和幼兒乃至整個課堂活動的巨大影響力。
幼兒英語課堂教學的心理環(huán)境即在幼兒英語課堂中教師與幼兒的相互作用而彼此體驗到的環(huán)境氛圍。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能夠有助于合理地利用課堂活動時間, 促進課堂活動的有效性和成功率。相反, 不良的課堂環(huán)境會耽誤課堂活動時間, 導致幼兒的行為問題。[2]如何建設良好的幼兒英語課堂教學心理環(huán)境是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一個課題。下面,筆者將從三個方面作以探討: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首先, 教師要有正確的學生觀, 應盡可能設身處地考慮幼兒的實際心理的特點和需要, 理解幼兒的行為, 關心和尊重幼兒。尊重幼兒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尊重幼兒的自尊心,尊重幼兒的個性特點, 為幼兒主體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幼兒反過來才會給教師以相應的積極情感的回報, 才會更加地熱愛教師。這樣才會形成師生關系良性循環(huán)。
其次, 教師應蘊情感于言行中。教師的教態(tài)、表情、語言及精神狀態(tài)等無一不是信息傳遞和溝通的媒介, 都會無形地影響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要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積極愉快的情緒, 教師本身必須是愉快的、親切的、對學生充滿信任和鼓勵的。同時, 教師要擺正自身位置, 用平等與公平的原則去構建“協(xié)商與合作”的教師和幼兒關系。
再次,教師的教學精神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我們常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對事業(yè)的不懈追求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飽滿的教學熱情,堅忍不拔的教學意志,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的精神,循循善誘、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等,都能升華幼兒高漲的學習激情。
二、注重方法,采取與幼兒需求相一致的教學
課堂心理環(huán)境與課堂教學有機銜接,如何組織教學不僅是決定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重要條件。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聯(lián)系幼兒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及心理特點,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達到與幼兒需求相一致。幼兒心理特點較顯的有:模仿能力強、記憶力強和好奇心強。以利用幼兒好奇心強為例,幼兒的好奇心有兩面性,一是求新好學;二是好動而缺耐力,利用求新好學的一面,因勢利導地學習英語,使其感到新奇而愿學。對待好動而缺耐力的一面,采取多變的教學形式。如做游戲、歌唱、跳舞、做操、看圖片等,配以相適應的教學內(nèi)容,邊玩邊學,引其在快樂中學英語。用彩色鉛筆或粉筆繪畫的形式,進行英文表達顏色詞匯的練習;用英文字母打牌,進行26個英文字母大寫小寫的認讀練習;用捉迷藏進行英文方位介詞的練習等等教學方式,把幼兒心理特點引導應用到學英語上來。采取邊學邊玩,形式多變的教學法,使幼兒在玩中學,樂中學。此外課堂上還可以輔以多媒體、動畫片等現(xiàn)代化手段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促使學生各種感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tài),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投入學習。這樣,幼兒在濃厚的英語環(huán)境下接觸第二語言,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重視美育在教學中的滲透
每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美。英語中更是蘊含優(yōu)美的韻律和節(jié)奏,這在英語兒歌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內(nèi)容豐富生動、語言淺顯、節(jié)奏明快的兒歌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由聽覺感知的藝術,是適合幼兒學習的一種形式。對幼兒進行英語兒歌的教學,不僅能讓幼兒通過傾聽、吟唱的形式愉快地接受英語,而且能讓幼兒在學語言的初期感受異國文化的熏陶,感受多元文化的美。以幼兒繪畫為例:畫蘋果時,幼兒自由討論怎樣畫出快樂的蘋果。此時,老師可適當將教學內(nèi)容與英文兒歌結合:Apple round, apple red. Apple juicy, apple sweet. Apple apple, I love you. Apple apple, I love to eat. 讓幼兒在英語和繪畫兩方面都有感性的認識,同時增強學習的應用性和實效性。
如今,幼兒英語教材取材廣泛,涉及音樂、美術、健康、天文、地理和體育等諸多方面,這些豐富的題材對學生學習語言是很好的外部誘因和刺激。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設計中,應重視豐富題材的運用,重視將美育滲透其中,教師將所授內(nèi)容與音樂、圖片、實物等有機結合,讓幼兒能直觀地感受美好的東西,強化外部誘因,使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喚起求知和進取的動力。這既包括大自然的美,也包括心靈的美。如在用故事法教授“we are good friends”這個句型時,可首先給幼兒播放flash 動畫英語歌曲“three butterflies”,然后教師和小朋友再分角色扮演這個故事,這就在學習單詞、句型的同時使幼兒懂得了友誼的重要性,樹立起正確的朋友觀。
總之,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能極大地提高幼兒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并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效果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而教師的課堂管理風格、教學方法、課程內(nèi)容、師生關系以及課堂學習的環(huán)境條件等等都會對幼兒英語課堂教學產(chǎn)生影響。幼兒英語教育工作者們教學中必須全方位努力,才能為幼兒英語學習創(chuàng)建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2] 陳紅燕 . 課堂管理初探——— 情境與原理教育理論與實踐 [ J ] .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2 ,( 10 ).
[3] 靳玉樂, 胡志金 . 論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特征及其建設 [ J ] . 教育改革 ,19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