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重新理解孔子

      2017-05-22 16:22:15徐兆壽
      飛天 2017年5期
      關鍵詞:易經論語孔子

      徐兆壽

      1

      如果有人問我,你現(xiàn)在最不愿去的地方有哪些,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醫(yī)院。那是面對死亡的地方。我有好多年沒有去體檢。很多人都說,體檢會提前預防疾病。但我以為,體檢的最大問題也在這里。我們對生命總是不夠尊重,我說的是生命的意義。體檢還會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即讓人時時對死亡產生恐懼。我有一個朋友,本來很健康,如果不去體檢,他也許能躲過死亡,但是他去體檢后發(fā)現(xiàn)自己得了肝病,幾天內就消瘦成皮包骨頭,很快就死了?,F(xiàn)在很多人都批評醫(yī)生醫(yī)德喪盡,為了掙錢,一個小病都被說成大病。我在想,生命的意義不在于活著,而在于如何活著,甚至說是如何死亡。假如生命的大限來臨,檢驗有什么意義呢?這使我常常想到《易經》。深懂《易經》的人對生命有另一種看法,就知道生命的節(jié)制與中庸之道,知道陰陽調節(jié)的道理,且往往對生死是有預知的人。古人說,懂得《易經》的人是可以與鬼神打交道的人。此說在今天當然有很多人不信,因為大家都接受了科學世界觀,但還有很多人會信。世界是多樣的,體驗也完全不同,我們應當相互尊重各自的信仰。

      但現(xiàn)在醫(yī)院的信仰在科學、在實驗室,所以最大的問題還不在上述所講的問題,而是把生命當機器,把人當工業(yè)流水線上的產品,當藥品檢驗的實驗品。一個小感冒,但你一進醫(yī)院,醫(yī)院首先讓你進行尿檢、血檢,然后根據(jù)這些開一大堆藥。那么,大一些的病呢,首先是進行各項檢查,然后再確定得了什么病。若是頭痛,就開一大堆治頭痛的藥,若是腳痛,就開一大堆治腳的藥。我看這樣的醫(yī)生人人都能做了。他們不是在判斷和治病,而是靠機器和藥品說明書。大部分可能治好了,但很多疑難雜癥是越治越惡化。比如化療。

      有很多老中醫(yī)告訴我,在中醫(yī)上看沒有什么病是治不好的,主要在于陰陽平衡,但是,有一個中醫(yī)也告訴我,中醫(yī)還在于治心,叫人調節(jié)心理、面對生命,所以中醫(yī)是一種古老的面對生命和死亡的哲學。若真是生命的大限來臨,也不必恐懼。在他的影響下,有一段時間,我曾經癡迷于中醫(yī)哲學。

      還有一件事使我對現(xiàn)代醫(yī)院產生巨大的疑問,而對古老的中國醫(yī)術產生悲鳴。我母親去年8月31日來蘭州,第二天不慎從樓梯上摔了下來,左腿從膝蓋上面整體摔斷了。趕緊到醫(yī)院去,就說要手術,便托人找了蘭州最好的醫(yī)生。但我母親不想做手術。她說百年之后還得把手術時放在腿里的六根鋼板取掉,還得做手術。她對這一點非常在乎。另外,她所見的在老家做過這樣手術的人大多后來都站不起來了。我一時不知怎么辦。本來是想請母親來幫我們做做飯,順便也是把她接到蘭州過冬天。老家鄉(xiāng)下的冬天太冷了。誰知發(fā)生這樣的事!我非常后悔,但已經來不及了。正好在手術的前一天夜里,我們要給剛剛獲得魯迅文學獎的葉舟祝賀。是寫過《夾邊溝紀事》的楊顯惠老師提出來的,他是在前一周聯(lián)系我的,問我周五有沒有事,我說周五已經有安排了,他便問我下周二有沒有時間,我說有。這件事就這樣因為我的時間而確定,誰知周六母親來周日晚上就出了事。周三早上要做手術,我便不想去了。但我愛人說,你去一下吧,早點來醫(yī)院就行了。我呆在醫(yī)院確實也沒什么事,便去了。

      使我驚奇的是,那天晚上似乎帶著某種玄機。除了給葉舟祝賀之外,仿佛就是專門給我設的一個關于手術的辯論會。我一說起我母親的事,大家便都有話要說,原來在座的十二個人中有十個人家里都面對過這樣的病,一半的人主張做手術,另一半主張不做手術。正好我旁邊的一位朋友說,我給你介紹一位民間捏骨的人,你先去看看,若是能捏上,就不用做手術了。他幫我聯(lián)系,一時還聯(lián)系不上。那時我有一位朋友在那個民間奇人的縣里做縣委書記,便讓那位朋友聯(lián)系。十分鐘后就聯(lián)系上了。說好第二天一早就去。第二天早上六點多,我就到醫(yī)院把母親“偷”出來了,我想在八點前就可以決定是否要手術。一個小時后,我們到了皋蘭縣鄉(xiāng)下那位民間奇人的家時,出來一位老太太,說已經七十二歲了。她沒讓我母親下車,捏了捏我母親的腿,然后輕松地說,不要緊,捏上就好了。然后,她用力地捏了幾下,再用繃帶綁好,說,好了,緩著就行了。我疑惑地說,真的沒事?她又看了看我們帶去的片子說,沒事,一周后我們再聯(lián)系。我們的驚異程度可想而知。我們再未去醫(yī)院。半年后,母親扔掉了一個拐杖。九個月后,母親扔掉了另一個拐杖。一年后的今天,她說除了覺得那條腿有時很困之外,基本上好了。

      那件事使我對現(xiàn)代醫(yī)院充滿了不屑,同時對古老的中國民間醫(yī)術又充滿了向往。我后來把那位老太太接到蘭州來過幾次,她治好了很多人多年未愈的骨科方面的疾病。只那么輕輕一下,就好了。她說她是七歲開始跟著母親學醫(yī),十三歲開始行醫(yī),至今已經六十年了,所以對人體骨骼了如指掌。誰有什么病,她一看就知道了,都不用去問。常常是她說出別人的病,把別人嚇一跳。我說為什么把這樣的手藝沒發(fā)揚光大呢?她說,他們家是世代單傳,傳女不傳男。但到她這一代,她就把醫(yī)術傳給了兒子和女兒,算是已經開放多了。我在想,為何不傳給更多的人呢?這大概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守舊思想吧。

      中國人的這種醫(yī)術與西方的醫(yī)術似乎有相同之處,都是外科方面的手術,但是,此手術非彼手術。它于波瀾不驚中平復了病人巨大的哀痛,于無形中平復了一場巨大的“干戈之戰(zhàn)”。它最重要的還在于追求自然、恢復自然的醫(yī)學理念。中醫(yī)講究不動刀劍,不見鮮血,不開傷口。它在恢復人體的原初狀態(tài)后讓人體骨骼自然治愈。不傷元氣,化干戈于無形,這是西方藥學無法達到的境界。

      還有一點使我很感慨。她治病收費很少。給我母親看病,我第一次去的時候,特意到自動取款機上取了五千元,還生怕不夠,又取了五千。結果,她只收了我?guī)サ囊恍┒Y物,說那些東西已經值好幾百了,說什么都不收錢了。第二次是我把她接到我家里來給母親復查,她只收了兩百元。我請她吃飯,她也只吃牛肉面,于是,出于禮貌,我給她在一家豪華牛肉面館要了豪華套餐。她將兩碗面、一份肉、一個雞蛋、一個小菜和我未吃完的一個雞蛋、一個小菜全都吃完了。一個七十二歲的老太太,竟然如此能吃,使我大吃一驚。但她說,太浪費了,太浪費了!第三次我去接她,給她帶了好多禮物,她說,行了,行了,人不能貪,下次可不能這樣了!一路上,她告訴我她母親給她講的醫(yī)道。那一次,我算是知道了古人的醫(yī)道。仔細想想,我在醫(yī)院還未給母親做手術就已經花去近五千元,如果再手術直到出院,恐怕得在一萬五千元左右。如此懸殊,那些窮人怎么還能看得起病呢?

      母親告訴我,她回到老家武威后,也讓我父親打聽過一些民間捏骨的人,都是奇人。有兩個去給我母親復診過,說的話與皋蘭老太太的話一樣。都說很快就好了。但這些人一般都生活在鄉(xiāng)下,且堅守著古人傳下來的醫(yī)道。后來我還從其他的渠道知道在蘭州和西安城里也有這樣的高人,但他們的收費往往要遠高于鄉(xiāng)下的醫(yī)者。醫(yī)術是在發(fā)揚,但醫(yī)道似乎在消亡。

      2

      在我癡迷于中醫(yī)的那段時間,我曾研究過《易經》,但根本無法入門。那時我二十六七歲。四十多歲時,因為講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原因,不得不講授《易經》,才又一次去研究《易經》,還是不能入門。再后來,我還向一位民間高人拜習過幾次,并向其討要過一些關于《易經》和占卜方面的書,還是很難得要領。四十五歲時,翻開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談》,僅僅一夜,過去的很多問題似乎通了。但也深深贊同南懷瑾先生的觀點,一定要研究,但不要用其占卜,要相信那句儒家的理念:善易者不占。近兩年來,漸漸能悟出一些道理來,越發(fā)覺得《易經》之廣大深邃,而我僅僅是窺見了一點光明而已。想到孔子五十才學《易》,也感覺不晚。今后的最大學問,恐怕就是這部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了。

      作為一個了不起的文學青年,孔子給后世留下了不少著作。雖然,孔子說他述而不作,但我覺得此話不能當真。在孔子之前,私人是不允許寫作的。寫作屬于國家的大事。但孔子之時,國家學術崩潰,學術下移至民間,于是,諸子紛起,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私人寫作由此始焉。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講過,在孔子之前,周公、管子也曾著述,但都代表的是國家。只有在孔子之時,才有了個人學說。正是在這個意義,老子是第一個私人寫作者,而孔子便是第二個私人寫作者。

      首先要說的是《易經》?!兑捉洝窇斒强鬃幼詈缶幾臅?。至今我們很難對那些文言、系辭、序、彖、象、說卦、雜卦等的作者進行定論,有人說,《文言》乃文王所做,《象辭》乃周公所定,而系辭乃孔子所作。這些都是一些學者的說法。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碑斎?,也有人把序也作為一部作品來看,顯然不合理。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這些文章都是經孔子刪減或補充過的。這是孔子的特點。他既然已經“序《書傳》”、編《禮記》,已經從一千多首詩刪減為三百零五篇,也可將魯史刪減或改寫為《春秋》,又怎么可能對六藝之首的《易經》輕易放過?這是他晚年最大的事情。雖然他說如果再給他幾年時間就可以完全把《易經》修改得“彬彬矣”,但是,這并非說明他沒有對《易經》進行編撰。大量的資料恰恰表明,在孔子之前,有關《易經》的書籍很多,但是不是符合《周易》,即符合周文王和周公的義理,就不得而知了。他要做的便是把所有有關《易經》的內容編撰起來,成為一部完善的經、傳合一的《易經》。

      我們看《三國演義》,會發(fā)現(xiàn)諸葛亮有神力,能知天文地理,還能善用風水。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他有一部《易經》在起作用。民間傳說諸葛亮發(fā)明推背圖,如果有,也出自《易經》。我觀《閱微草堂筆記》,發(fā)現(xiàn)大學士紀曉嵐除了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皆通外,既善于卜卦,又善于開藥方,真是了不起的大學士,而這一切的基礎仍然在于六經之首的《易經》在身。我還看到魯迅的老師章太炎先生在黃侃病了的時候,竟然能在了解病情后即開藥方,然后再送黃侃處。皆為《易經》矣!魯迅則沒有這樣的能力,蓋因魯迅尚未研討《易經》便東渡日本,向東洋取經。

      在我的視野里,也許章太炎是一個分界線。從此以后,新式的知識分子便與《易經》和整個傳承了兩千五百年的六藝斷裂了?!兑捉洝吩俅瘟髦撩耖g。后來,它就成了迷信,與我們這些在七八十年代成長起來的文化人沒有任何關系了。我常常在想,我們還算是知識分子嗎?我們對天文、地理、人命還知道多少?我們對人世間那些未知的領域還能探究嗎?

      3

      很多人都說,不讀孔子、老子,就不懂中國。其實,真實的情況是,不懂《易經》,我們不但不懂中國,而且我們幾乎一無所知。對于這個世界來說,我們知道的事情其實很少很少,而未知的事情占了絕大多數(shù)。我們對一小時候之后將要發(fā)生什么無法確定,對明天一無所知,我們對最好的朋友也知之甚少。我們對世界的本質一無所知。但我們總是以為,我們知道一切。

      然而,我并不贊同知識分子拿《易經》來進行算命或行事。如果說孔子之前的《易經》就是用來占卜的,就是用來趨利避害的,屬于數(shù)術一類的話,那么孔子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在這樣無常的命運流轉中確定了可以不變的內容,那就是君子、仁義、禮樂思想。他認為,君子無論在怎樣的命運面前都不可盲目地趨利避害,而是要堅守正道、勇于進取、積極樂觀,這樣就可以達到君子的目的。比如某人要謀件大事,卜得一卦為“風天小畜”卦。其意思是目前只是稍有積蓄,還不能達到目的。如果是急功近利的話,那么謀事者有可能采取幾種行為,一種是不相信卦象,開始采取極端的不正當行為,從而想達到目的;一種是覺得無望,便放棄了這件事;第三種是知道此卦的結果,但同時也對卦辭中圣人的勸導認真聽取,采取積極而節(jié)制的方式,繼續(xù)努力、堅守正道,相信有一天會達到目的。

      顯然,前兩種方式就是算命,是功利性的、世俗性的,是《易經》在術算方面的功用,而第三種方式就是孔子所提倡的方式,有了理性、有了信仰。用這種簡單的方式來說明孔子編撰《易經》的不同,可能很多人不大認同,但我就是這樣理解的。也正是這樣,到荀子的時候,他才說:“善用易者不占?!币馑际牵兑捉洝返乃枷刖褪翘斓厝诵牡牡览?,只要對天地人心有理性的把握、有正確的認識,還需要占卜嗎?知道《易經》之理后,便對自己要謀的這件事從各個方面進行大致的分析后就可以作出判斷。其實成功與否不是君子所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即使達成功名,但君子若覺得德不配位,仍然會覺得這是不利之事,應當堅決地回避。

      我想,大概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反過來判斷孔子是否對《易經》的十翼進行過編撰了。顯然是的?!兑捉洝分写罅康摹白釉弧?、“君子”、“仁義”、“大人”等詞匯的運用,恐怕是只有孔門能做的事了,絕對不是道家的手法。

      但是,孔子為何說“假我數(shù)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我想,也是這個原因。很多人認為,孔子對《易經》還沒有吃透,沒有挖清楚,也就是說孔子不會用《易經》。的確,我們在《論語》和《史記·孔子世家》中幾乎沒有看到過孔子占卜的例子,而且《史記·孔子世家》中只說孔子“晚年喜易,韋編三絕”,似乎也說明孔子到晚年才在學習《易經》。

      《論語》是孔子在各個不同時期的言論,也是孔子思想的主要佐證者。從《論語》中的確能看出,孔子是到晚年才真正開始治學于《易經》,但是,這也無法說明孔子不大懂《易經》。南懷瑾先生認為,《易經》是孔子傳下來的,僅憑這一點就很不了起。他說,孔子著了《系傳》等十翼,然后傳與商瞿。后來,子夏在河西講《易經》,大家都認為他只是得到易理而已,數(shù)術未曾得真?zhèn)?。歷史上有記載,商瞿四十歲還沒有兒子,他的母親很難過,就問孔子??鬃诱f,你不要難過,他在四十歲后會有三個兒子,結果真如孔子所說,商瞿四十歲后有了三個兒子。這個事情說明孔子不是不會用《易經》,而是他不輕易使用而已。商瞿又傳至后人,到了漢朝時就變成了京房系統(tǒng)。但是,后人認為,到了京房時,《易經》多轉向數(shù)術方面了,且大不如孔子時期。也就是說,孔子對《易經》的研究不但有數(shù)術方面的,還有易理方面的,是統(tǒng)一的。

      但即使這樣,我們還是不能解釋《史記·孔子世家》中孔子的遺憾。

      我們還是從“彬彬”一詞著手。如果說孔子不修《易經》,何來“彬彬”之說呢?正是因為他要修正過去人們對《易經》的種種不合適的解釋,而使得《易經》所有的解釋都達到文質彬彬,但是,他研究得太晚了,還沒能達到這個目的就去世了。

      那么,孔子想使那些對《易經》的種種解釋達到怎樣的地步就是“彬彬”了呢?顯然是要把他的仁義禮樂思想完全地融合在其中,同時,他也可能要用過去的經驗來驗證《易經》的各種爻辭和卦象。所以,爻辭中是歷史,但是這個歷史是一種動態(tài)的歷史,這個動態(tài)則正是孔子要說明的地方。如果是靜態(tài),那就只有結果,就是完全功利性的,但如果是動態(tài),則就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完全按照功利的目的而行事,這也是順乎道,但是一種無意識的順從,終究還是一種功利主義的行為;另一種則是行圣人之道,走正路、守正道,既不拘于法理的教條,要善于變通,又要在變通時不可妄為。這也就是《系辭》中所說的:“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廣業(yè)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p>

      這大概就是孔子要解決的事情,而這也是天底下最難的事。他要與上天達成一致,陰通鬼神,陽合人間禮法,既不盲目地行動,要聽上天的安排,但同時也可按君子之道進行自身的堅守。甚至可以說,孔子想將《易經》的數(shù)術與易理統(tǒng)一起來,要取得上天與鬼神的統(tǒng)一,為人間甚至三界重新確定大道。

      我以為,在這一點上,自古以來,沒有人超越過孔子。自孔子之后,當然更沒有人了。至于釋迦牟尼、耶穌是用宗教的方式直接為人間確定儀規(guī),那是神的方式,不是人的方式。而孔子是人的方式,以人的正見,想為三界確定儀規(guī),的確是太不可思議了!

      每讀《系辭》,都覺得那些精美之言語非《論語》之修辭可比,必當出于夫子。而老子之《道德》和夫子之《系辭》,可算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哲學篇章了。

      4

      其次要談談《春秋》。這是孔子真正的創(chuàng)作。據(jù)說,孔子所作《春秋》不過一萬八千多字,留至后世的是一萬五千多字。是《道德經》的三倍。沒有《莊子》的篇幅。但就是這一萬多字,完成了孔子關于仁義、禮樂的大追求。

      他為什么要作這樣一部書?這不是與他述而不作的精神相違背嗎?我們不能摳著字眼去理解孔子。孔子被迫流浪六國之間時,他就在想:“不行了,不行了,君子痛恨活了一輩子而名聲不被人們稱道。我的主張不能實行了,我用什么將自己顯現(xiàn)給后人呢?”看到這兒,我笑了。司馬遷寫得太好了。他把孔夫子寫活了。

      如果說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放在立德和功名上,那么這一次,他不得已便要立言了。他把魯國的歷史編撰成一萬八千多字的《春秋》,在陳述事實的基礎上,該贊揚的贊揚,該貶低的貶低,把那些諸侯臣子僭越與作亂的事情全都一一責罵。好個愛憎分明的孔子!按司馬遷的推測,《春秋》作于孔子困厄之時,也就是五十六歲之后。那么,孔子是否把他對亂臣賊子們的恨也帶進史書了呢?顯然是,否則他如何實現(xiàn)他的禮制理想?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孔子才說:“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币舱且驗檫@個原因,后世對《春秋》是否史書充滿了懷疑,實證主義者胡適就認為,《春秋》一書,只可當作孔門正名主義的參考書看,卻不可當作一部模范的史書看。因為歷史的宗旨在于“說真話,記實事”?!洞呵铩返淖谥?,不在記實事,只在寫個人心中對實事的評判。徐復觀也說,孔子修《春秋》的動機、目的,不在今日所謂“史學”,而是以史的審判代替神的審判的莊嚴使命??梢哉f,這是史學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經而不是史。

      徐復觀之言誠哉。如果我們把孔子降格為一位史學家,圣人之教何在?他必然是要在歷史的記述中陳述自己的大道。胡適之類者豈能知之!如果說真實,這才是真正的真實。非表相之真實,乃心中正義之真實。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孔子是一位文學家,而非簡單的史家。胡適者流是從西學中借來學術之分類法,將中國古代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tǒng)硬是要割裂開來。

      新文化運動以來,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現(xiàn)實主義的傳統(tǒng)成為中國文學之主流,但為何我們一直在學習俄羅斯文學傳統(tǒng),卻未曾向《春秋》學習呢?《春秋》是孔子作為一位知識分子對歷史和社會進行批判的杰作,他不是虛無主義,他的每一句批判都是指向仁義、禮樂,歸于大道。然而,孔子的這種批判精神并未在后世得到良好的繼承。人們只記得其“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只記得中庸之道。人們只記得從《論語》中得到一些順從天命的只言片語,卻看不到《論語》中的批判精神。于丹講孔子,也是只講“順從”,從不談批判,這大概也是那么多的人對其譴責的原因吧。

      然而,今之文學青年,多沒有高遠之理想,追求的都是修辭之美飾,接輿之狂行,對待道德口誅筆伐,對待功名利己至上,而對待大道虛無彷徨,所以,批判無意義,這哪里是孔子之傳人?分明是接輿之再傳弟子。事實上,連接輿都難以連為一氣,不知其何教也。

      5

      世人都說,孔子是世俗的尊者,因為他是人倫的創(chuàng)立者,但他很少提到天道。然而,老子和莊子就不一樣,時刻都在面對道、談論道,尤其老子面對的是天道。換個說法,就是老子是有形而上學思想的圣人,而孔子是沒有的。人們說,孔子是實用主義者。

      此話謬矣。但這些觀念大概也被黑格爾聽到,所以在看了《論語》一書后便斷言,孔子只不過是一位作家,還不是哲學家。即使到了他的學生輩的雅斯貝爾斯時,這些觀念仍然在起作用。雖然雅斯貝爾斯將孔子抬到全人類歷史上十多位哲學家行列,且“封”他為人性道德范式的創(chuàng)立者。但是,他與我們今天的很多讀書人一樣,他提出的立論基本上還是限于《論語》一書。他似乎不知道孔子還有其他什么著作。所以,在我看來,他也與今天的很多研究孔子的人一樣,都屬于盲人摸象,只是摸著了孔子的頭部以下的部分。

      今天的學者,大凡研究孔子的,也限于此窠臼,所以研究無新意,難以觸及孔子之靈魂。我此前也是持這樣的態(tài)度,認為孔子要比老子低一些,因為老子不僅看地上,還在看天上,而孔子只是看人而已。但是,等我后來擔任了傳媒學院院長、提出把孔子的六藝演變?yōu)槲覀兊膫髅搅嚂r,在我一點點將六藝進行一番解釋并開始編寫教材時,我突然間明白了一個道理,即孔子的思想藏在六藝中,絕不僅僅是一部《論語》。

      孔子是一位編輯家,雖在中國歷史上算不得第一位,但也是靠前幾位的。但凡做編輯,又要拿它來做教材,所以就會修改、補充,使之成為一個有系統(tǒng)思想的教材?!对姟贰稌贰抖Y》《樂》就是他四十歲之前的教材。

      《論語》是他的學生們的日志或者課堂筆記,雖有孔子的話語,但不能構成全貌,所以,從一部《論語》而看孔子,就是碎片狀的、不成體系的。但是,如果我們從六藝的角度來理解孔子,則就大不同了。

      《周易》便成了他的形而上學,不僅僅通天地、通鬼神,還要通人倫,三界無不遵從;《春秋》便成了他的史學,褒貶都有,與我們今天接觸的新聞或歷史要零敘事(也稱客觀敘事)不同,它獎善罰惡,態(tài)度鮮明,后世儒家的史學觀便是從他開始的;從一千多首詩選編成的《詩經》則代表了他的詩學,“思無邪”成為他的最高美學,猶如我們說古羅馬的雕塑是“單純的美”一樣,“不學詩,無以言”則成為詩學入世的法門;《尚書》則是他的政治學;《禮記》便是他的禮學,人要如何去做兒子、臣子、父母、人父、人妻等,都有規(guī)則可遁;《樂經》則是他的藝術學,樂能正心,樂也能擾亂人心,所以樂也是有法則可遁的。

      如果我們這樣去理解孔子,則孔子就是一個具有系統(tǒng)思想的大哲人。那么,孔子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素王”就貼切了,一切榮譽加在他身上也就不失重了。

      也唯有如此理解,孔子才能回到其本位。

      我讀《論語》,必然想到《春秋》,也必然一定要讀《史記·孔子世家》,然后才發(fā)現(xiàn),即使如此也只是懂得一半孔子,然后讀《詩》《禮》《書》,懂得其全貌。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丟了《易經》就等于丟了魂魄,于是研究《易經》,方知世人都誤解了孔子,我也誤解了半輩子。嗚呼!圣人都如此,何況我等無名之輩。

      想到此處,不覺仰天長笑。至于《詩》《書》《禮》《樂》,乃至《論語》者,還有談的必要嗎?

      猜你喜歡
      易經論語孔子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孔子的一生
      如何讀懂《論語》?
      孔子的一生
      《易經·序卦》探微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6:36
      簡析《易經》文化與太極拳
      運動(2016年6期)2016-12-01 06:34:02
      《易經》不是用來算命的
      福建人(2016年7期)2016-09-13 08:22:09
      《論語·為政第二》
      《易經》里的《天演論》
      孔子在哪兒
      镇远县| 临沂市| 霍林郭勒市| 泾阳县| 邳州市| 西宁市| 湖南省| 贵阳市| 兰坪| 万盛区| 承德县| 华坪县| 平度市| 永泰县| 孟州市| 天祝| 邹城市| 延川县| 苍梧县| 嘉善县| 红原县| 永善县| 清苑县| 安国市| 潮安县| 夏津县| 晋江市| 南康市| 宣化县| 合阳县| 黔江区| 新蔡县| 和平县| 新乡县| 扎赉特旗| 新乡市| 江都市| 类乌齐县| 曲靖市| 安义县|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