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儒
摘 要:書法是陶冶小學生的情操,使小學生的個性趨于平和、穩(wěn)重,提高小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學科。學好書法,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在應對文化課學習任務時更加得心應手,還可以培養(yǎng)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應該要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對小學書法中的教學手段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書法;教學方法;激發(fā)興趣;精講多練;現代信息技術
書法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視覺藝術,“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幾乎是大部分小學書法教學的口號之一。在小學階段開展有效的書法教學,糾正小學生在寫字時的不良習慣,使他們寫的一手好字,能夠促進小學生寫字技能的提高。然而,寫好字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練成的,它需要學生的不斷練習、改正、再練習才能夠完成,這就讓很多自制力較差、對書法不感興趣的學生感到十分枯燥,使得書法教學效率比較低下。因此,教師必須制訂出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的書法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小學書法教學更快地進入正軌,也讓小學生的書法練習事半功倍。下面,筆者從激發(fā)小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堅持精講多練、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三個方面,討論小學書法的具體教學方法。
一、激發(fā)小學生對書法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驅使下,小學生的思維才能處于活躍狀態(tài),才有可能真正實現高效。小學生的個性十分單純,他們對一件事物的認知直接決定著他們是否會選擇主動從事某項活動。因此,激發(fā)小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是書法教師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比如,為了讓小學生在書法練習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且對學好書法有持之以恒的決心,我為他們講述了王羲之與他的兒子之間的故事:在王獻之小時候,有一段時間,他不想再練書法,想走一條捷徑。于是,他去問了自己的父親王羲之學好書法的訣竅。王羲之告訴他,如果能把后院的十八口缸里面的水都用來磨墨,就能學好書法了。在講完這個故事之后,我讓學生談一談他們聽完故事的感受。有個學生說:“學好書法只能勤加練習?!庇纱?,我再引入書法教學,這個時候,學生都明白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所以學起來十分認真。
二、堅持精講多練
事實證明,要想學好字,就必須讓小學生多加練習。一直以來,小學書法教學總是教師在講臺上不停地講解漢字的寫作要點,然后教師進行示范,學生被動聽講。這就讓很多小學生在聽課時容易出現“走神”的問題,他們對教師所講述的書法知識也一知半解,并不能真正學好書法?!叭颍忠殹?,單純靠教師的講解是無法提高小學生書法水平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只需將寫字姿勢、執(zhí)筆手勢等重點知識為學生做好簡單的講解與示范,然后讓學生進行臨摹,多讓小學生主動練習。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在班級內進行巡視,逐個糾正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如果出現某一問題的學生人數較多,教師便可中斷小學生的練習過程,在全班范圍內講解某一書法技巧。例如,在指導學生練習“中”字時,我為學生在黑板上演示如何起筆、行筆、收筆之后,便直接讓學生在紙上進行練習。然后,我在班級巡視,檢查學生的寫字過程。在巡視中,我發(fā)現有一個學生下筆無力,寫出來的字歪歪斜斜。于是,我握住他的手,一筆一劃地教給他,指導他運筆的力度、快慢。
三、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很多書法大家的優(yōu)秀作品都被保留下來。然而,由于時空限制,在課堂上將這些書法大家的真實作品呈現在課堂上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個時候,教師便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投影儀等讓小學生觀看優(yōu)美的書法作品。這不僅可以讓小學生了解書法作品中的意蘊,還可以讓小學生感受到書法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書法寫作中的每一個步驟呈現給學生,使他們真切地品味運筆技巧。在書法課上,我經常在網絡上收集一些有名的字帖,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伯虎的《落花詩帖》等照片,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字體進行書法練習。每當學生看到這些字帖時,都表現得十分震驚與新奇,學習的熱情十分高漲。另外,我還會經常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的成果,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
總而言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來豐富書法教學課堂。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小學生對書法學習的興趣,只有在這一內在動機的驅使下,才能夠讓小學生主動參與書法教學;教師要堅持精講多練,讓小學生成為書法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突破時空限制與教學難點,更好地傳播我國優(yōu)秀的書法文化。
參考文獻:
[1]葉和明.讓學生體悟筆下的舞蹈:關于小學書法教學方法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
[2]趙劍峰.小學書法教學法略議[J].青少年書法,2012(13).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