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修貴
摘 要:《李娃傳》情節(jié)委婉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成為唐傳奇的精品。小說中對既是官僚又是普通父親的滎陽公雖著墨不多,但形象也很鮮明,“刻畫得非常真實而又生動”。在其子遂己愿時表現(xiàn)出慈愛和欣喜,在違己愿時表現(xiàn)出冷酷兇殘,受世人鞭撻;在得知李娃助兒功成名就后又沖破世俗偏見的藩籬,做主與兒成婚,表現(xiàn)出難得的開明。
關(guān)鍵詞:李娃傳 滎陽公 形象 內(nèi)涵
唐傳奇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成熟,正如魯迅所說:“小說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保ā吨袊≌f史略》)唐傳奇以中唐四篇愛情婚姻題材的傳奇為代表,其中收入《太平廣記》484卷的《李娃傳》堪稱唐傳奇中的精品?!扒楣?jié)復雜,富于戲劇性,波瀾曲折,布局謹嚴,表現(xiàn)了很高的小說技巧。其中幾個主要人物的形象,刻畫得非常真實而又生動。……這是一篇富于時代精神和批判意義而又具有較高藝術(shù)成就的作品?!保▌⒋蠼堋吨袊膶W發(fā)展史》)這十分準確精湛地闡明了《李娃傳》在唐傳奇中的文學地位和成就。
《李娃傳》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相較于同類傳奇尤為成功,不管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如李娃的多情練達,滎陽生的癡情懦弱,老鴇的世故狡詐,“長髯者”的自得滿滿等,無不扣人心弦,其流動的形象無不嵌印在欣賞者的腦海。學者對主要人物如李娃研究著述頗豐,而對次要人物研究甚少。本文試就《李娃傳》中除李娃滎陽生外,態(tài)度變化最大的滎陽公的形象及內(nèi)涵作一初步探討。
文學即人學,以描寫社會生活的主體和“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的人為己任,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以前學者在論及滎陽公時,從“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論及的多,而從人的自然特性論及的少,因而多是鞭撻,這未嘗不可。但也應看到文學形象的豐富多樣性,往往優(yōu)秀人物有不足,落后人物有些許優(yōu)點。滎陽公在《李娃傳》中主要就是一反面人物,其貪圖名利當然應受到人們的譏諷和鞭撻。但滎陽公雖是官僚(常州刺史),但在小說中主要是以父親形象出現(xiàn)的。這個人物既具有唐代官僚士大夫式父親的獨特心理,又兼具被儒學熏染的封建時代的父親的共同特點,是獨特的自然個性與社會屬性的統(tǒng)一。滎陽公在《李娃傳》中只出現(xiàn)了三次,每次出現(xiàn)雖著墨不多,卻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關(guān)鍵所在,性格特征也“刻畫得非常真實而又生動”。
一、舐犢之情的慈愛父親
《李娃傳》以史家筆法介紹常州刺史滎陽公家族?!皶r望甚崇,家徒甚殷”。家庭經(jīng)濟殷實,社會地位極高、家族影響甚大。接著介紹父子情況。滎陽公在“知命之年”育一子,更為重要的是“始弱冠”“雋朗有詞藻,迥然不群,深為時輩推伏”。年輕英俊,聰明伶俐又才學出眾,這怎能不讓做父親的高興和自豪呢?然后是敘述和語言描寫:“其父愛而器之,曰:‘此吾家千里駒也。”從中可見無論是作為官僚還是普通人之父的滎陽公對兒子的那種舐犢之情般的疼愛,話語中對兒子寄予厚望,想象兒子即將金榜題名,為自己家族博取榮光而光宗耀祖的美好前景,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喜悅、驕傲甚而炫耀之情表露無遺。
滎陽生赴京趕考,父子倆都認為考取功名易如反掌。滎陽公認為其子將“一戰(zhàn)而霸”,為使滎陽生衣食無憂,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名次,“盛其服玩車馬之飾”,付給滎陽生“二載之用,且豐爾之給”。從中可見滎陽公對兒子的疼愛,也可見出對兒子寄予的厚望。正是因為滎陽公對兒子的疼愛甚而溺愛,使滎陽生被驕寵著長大,過著鐘鳴鼎食、鮮衣寶馬、“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生活,養(yǎng)成純樸、柔弱且缺少主見的性格,不諳世事,為后文曲折遭遇埋下伏筆。
從這里,我們見到官僚滎陽公具有受儒學熏染的封建社會普通父親均有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見到滎陽公對兒子的疼愛;更見到身為名門望族的滎陽公因兒子才貌雙全而后能光宗耀祖的喜悅、驕傲和炫耀心理。
二、封建衛(wèi)道的冷酷父親
滎陽公在《李娃傳》中第二次出現(xiàn)頗具戲劇性。
滎陽生赴長安應試,一次偶遇愛上“妖姿要妙,絕代未有”的京城名妓李娃,便將科舉應試拋諸九霄云外,“屏跡戢身”,與之“狎戲游宴”。歲余資財散盡,李娃在鴇母誘使下合伙上演“倒宅計”金蟬脫殼,甩掉公子,滎陽生怨懣染重疾,寄身于兇肆,淪為挽歌郎,在轟動京城的挽歌賽中,被隨其父進京的“生乳母婿”認出,遂將此事告之滎陽公,“生父驚而詰之”。為什么呢?因滎陽生到京城后就與親朋斷絕音信,其父認為他兒子“多財為盜所害”,已不在人世,在這里出現(xiàn)豈不怪哉?滎陽公感到驚訝,繼而是悲傷,這表現(xiàn)出一個有正常情感的父親對兒子無限思念的真實情感。后“生乳母婿”找到滎陽生,“遂載以歸”。按常理,這將是一場精彩難忘的父子相見,滎陽生的厄運馬上就要到頭了。然而結(jié)果大大出乎人們意料:
“至其室,父責曰:‘志行若此,污辱吾門,何施面目,復相見也?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園東,去其衣服。以馬鞭鞭之數(shù)百。生不勝其苦而斃,父棄之而去?!?/p>
短短幾句語言和動作描寫,言簡意賅。在滎陽生被騙精神遭受打擊,正需安慰和幫助時,滎陽公面對淪為挽歌者的愛子,怒火中燒,沒有些許安慰,責罵其“污辱吾門”,繼而是扒光衣服用馬鞭毒打幾百鞭,棄之荒野,不管其死活,殘忍至極。由此看出滎陽公對不務(wù)正業(yè)的兒子的失望和憤怒,由此看出滎陽公關(guān)心自家門楣比兒子性命還重要。平心而論,兒子“誤入歧途”,身為父親的滎陽公責罵幾句,甚而抽打幾下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至于如此心狠手辣。為什么會由疼愛變得這樣殘忍冷酷呢?這就跟滎陽公由愛生恨、重視功名富貴和社會重視門第觀念有直接的關(guān)系。
唐時的人大都以“擢進士第”為榮。滎陽公把兒子當成了光耀門庭、博取臉面的資本與工具。在滎陽公看來,一人及第與否,不僅與自身仕途密切相關(guān),還往往關(guān)系到整個家族的榮辱,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寄予厚望的兒子偏離了自己設(shè)想的仕途軌道,便惱羞成怒,嚴懲不貸,顯現(xiàn)出冷酷和兇殘。同時這也是捍衛(wèi)與維護封建統(tǒng)治制度的需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封建衛(wèi)道者。
三、貪圖名利的勢利父親
滎陽生遭父毒打大難不死,但致他陷入更悲慘的境地,不得不“被布裘,裘有百結(jié),襤褸如懸鶉。持一破甌巡于閭里,以乞食為事?!贝俅闻c李娃相見時,已“枯瘠疥癘,殆非人狀”。 李娃看到滎陽生潦倒困苦的慘狀,深受感觸。后得李娃無私資助,“卒歲”為其悉心調(diào)理身體,多年督促他刻苦攻讀,最后滎陽生“應直言極諫策科,名第一,授成都府參軍”,功成名就。在赴任途中的劍門,與赴任成都尹的父親巧遇。這大大出乎父子的意料。
“父不敢認,見其祖父官諱,方大驚,命登階,撫背慟哭移時。曰:‘吾與爾父子如初?!?/p>
滎陽公想拉近與兒子的心理距離的言行同兒子落難時的殘忍冷酷形成鮮明對比,令人唏噓和感嘆??既」γ?,既符合封建倫理道德觀,也符合滎陽公及家族的現(xiàn)實需要,所以滎陽公這樣心狠手辣之人,一旦看到兒子功成名就,能光耀門庭,便一改前態(tài),重新?lián)Q上慈父的溫和面孔,裝模作樣“撫背慟哭”,并厚顏無恥地說“吾與爾父子如初”,全忘自己以往的殘忍冷酷。這些動作和語言描寫活活畫出一位貪名圖利的勢利父親的嘴臉。軟弱的滎陽生對父親也毫無怨恨之心,很快就如其父所愿“父子如初”了,重又回到“父慈子孝”的封建綱常倫理之中。
可見滎陽公認兒子的標準不是常人基于血緣,而是符合自己為兒子設(shè)想的仕途軌道,是能金榜題名而光宗耀祖,顯現(xiàn)出極強的功利性。同時也體現(xiàn)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價值觀。作者通過嘲諷滎陽公的嘴臉,進而鞭撻重視功名富貴、門閥等第的封建落后觀念。
四、深明道義的開明父親
“有情人終成眷屬”在《李娃傳》中得以體現(xiàn),這既有男女雙方的執(zhí)著,也與其父的開明分不開。由此開創(chuàng)了我國古代小說、戲劇的“大團圓”結(jié)局模式。
如前所述,滎陽生遭父毒打,窮困潦倒淪為乞丐,李娃見后深受感觸,說服鴇母,用自己的積蓄為自己贖身,并無私資助滎陽生多年才使其“授成都府參軍”,使他重新恢復了榮耀。在完成靈魂的自贖后,善良、高尚的李娃清醒地認識到她與滎陽生階層的不協(xié)地位的懸殊,認識到現(xiàn)實的殘酷,盡管不愿但仍主動請求離去,希望滎陽生“結(jié)媛鼎族”。滎陽生不像《鶯鶯傳》中的張生、《霍小玉傳》中的李益始亂終棄,而是自始至終深愛著李娃,在李娃表白離開之時,滎陽生哭著威脅說:“子若棄我,當自剄以就死?!崩钔迗詻Q推辭不從,“生勤請彌懇。”表現(xiàn)出滎陽生的執(zhí)著和專一。后李娃提出一個折中辦法,“送子涉江,至于劍門,當令我回?!睖铌柹尤淮饝?,這又顯露出他懦弱和毫無主見的性格,與李娃的堅決果斷形成鮮明對比。
滎陽生后赴任在劍門巧遇他的父親,其父大為驚奇: “因詰其由,……大奇之,詰娃安在。曰:‘送某至此,當令復還。父曰:‘不可?!敉抻趧﹂T,筑別館以處之。明日,命媒氏通二姓之好,備六禮以迎之?!?/p>
不知是拗不過李娃的堅持離去,還是害怕其父的威勢擔心提婚事遭到斷然拒絕,滎陽生居然沒有片言只語的爭取,而只平淡地敘說“送某至此,當令復還。”再一次表現(xiàn)其猶豫和懦弱。而滎陽公得知李娃多年無私奉獻資助,其子才有今天的榮耀,在得知李娃即將離去時,果斷地決定“不可”, 力主他們的婚事,并作出周密安排,“備六禮”明媒正娶,才使這對有情人“遂如秦晉之偶”。否則李娃可能也難逃“杜十娘”般被棄的命運。
滎陽公在門第階級觀念深重的唐代作此決定實屬不易。唐代雖然社會風氣較為開放,等級制度始終根深蒂固存在,婚配制度仍舊講究門當戶對。滎陽公這樣的顯赫高門大族,在唐代以“擢進士第”為榮、以“娶五姓女”為貴且重視門閥等級的社會風氣下,不講究門當戶對,“備六禮”力主為兒子娶一個曾在風月場中謀生、身份卑賤的李娃為妻,太有點石破天驚了。從中見出滎陽公沖破世俗偏見的勇氣,也可見出其開明甚而有點深明大義了。
《李娃傳》以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栩栩如生的形象成為唐傳奇的精品。滎陽公既展現(xiàn)了普通父親慈祥疼愛心理,又展現(xiàn)了官宦父親的獨特個性,通過對比,有力地鞭撻滎陽公的冷酷兇殘和貪名圖利,也肯定了作為高門顯貴的滎陽公沖破世俗偏見的藩籬,促成“有情人終成眷屬”,表現(xiàn)出難得的開明,顯現(xiàn)出人物形象的豐富性、多樣性。
參考文獻
[1]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商務(wù)印書館,2011.
[2] 許艷煥.論賈政形象對《李娃傳》中滎陽公形的傳承與發(fā)展[J].魅力中國,2010(30):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