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柔道屬于運動員之間進行身體的直接接觸,并且在雙方對抗的過程中在技術、力量等方面進行較量的項目。這將要求運動員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zhì),才能夠在對抗中取得勝利。因此,對柔道運動員力量方面的訓練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將對柔道運動的力量特點進行分析,并對柔道力量訓練的方法加以闡述。
關鍵詞:柔道運動員;力量特點;力量訓練
柔道屬于力的體現(xiàn),在前輩的研究中早已將柔道與力量同等看待,這將要求運動員應具備較強的爆發(fā)力、靈敏性以及意志力,才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隨著柔道運動的發(fā)展,在競賽規(guī)則方面也不斷的發(fā)生改變,使比賽的對抗性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也使得力量在訓練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一、柔道運動的力量特點
(一)多元性及全面性
柔道運動員在對抗的過程中,戰(zhàn)況多變、技術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隨時對各方面的阻力進行靈活應對,這時需要集合相應的肌肉投入到搏斗當中,有時甚至需要全身肌群參加戰(zhàn)斗,因此柔道運動具有較強的全面性。同時,運動員在對抗過程中,應做到控制與反控制、壓制與反壓制相結(jié)合,使得全身肌肉收縮都能夠體現(xiàn)出向心和離心、等長等張的特點。
(二)與其他因素相融合
柔道運動并不是單純依靠力量的大小進行的,而是速度、技巧、意志力等因素的綜合體現(xiàn),并且力量能夠與其他因素之間相互融合和補償,進而達到最佳效果。換句話說,運動員可以依靠較大的力量來彌補自身在技巧、速度等方面的缺陷,同時在力量對比為弱勢的情況下,可以利用靈活的技巧以及較快的反應速度來取得勝利。但是最為理想的模式還是能夠集力量、速度、技巧等于一身。
(三)較強的爆發(fā)力
在柔道運動中,通常是運動員雙方直接接觸并且相互對持,等待時機,當對手出現(xiàn)某一失誤時突然出擊將其制服。在進行比賽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控制、反控制等使對手處于失重的狀態(tài),并且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運用力量展現(xiàn)出較強的爆發(fā)力,這將能夠使運動員在雙方相持的狀態(tài)下,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同樣也是柔道力量訓練中的主要特點之一[1]。
二、柔道力量訓練的方法
目前,隨著柔道運動的發(fā)展,比賽規(guī)則的不斷完善,對運動員進行力量方面的訓練顯得十分必要,主要可以通過器械練習以及雙人練習等方式進行訓練。由于不同的訓練方式得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選擇訓練方式時應從實際出發(fā),并且與生理、生化等原理相結(jié)合,考慮到運動員個人特點,科學合理的安排和使用,以此來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其中,柔道力量訓練方式主要包括幾下幾種。
(一)超等長力量訓練
此項訓練為柔道運動中專業(yè)力量訓練之一,主要是肌肉被迫進行離心收縮,并且立即轉(zhuǎn)為向心收縮的練習。在實際訓練中,通過器械或者雙人練習都能夠?qū)崿F(xiàn)。例如,引體向上訓練。通常的引體向上主要是鍛煉肱二頭肌的向心力,以快上慢下的方式進行,則能夠在慢下的過程中,使肌肉被迫進行離心收縮,然后立即引體作向心收縮運動,這樣做能夠使專項爆發(fā)力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再如,利用雙人練習的形式進行,兩名運動員互插抱腰,全力向后接,當聽到口令聲時,突然收縮,進而得到發(fā)展專項爆發(fā)力的要求。
(二)等張力量訓練
通過此項訓練能夠使肌肉保持勻速運動,對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以及運動速度進行有效的控制,使動作運動轉(zhuǎn)變?yōu)閷沟淖枇?,使運動員的專項絕對力量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同時,也能夠使對抗肌群的協(xié)調(diào)性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例如,引力向上動作中,利用慢上慢下的方式,使肱二頭肌以及其他相關肌群都持續(xù)進行向心以及離心的運動,這樣做能夠?qū)∪簩挂约跋喑值哪芰Ξa(chǎn)生極大的發(fā)展作用。
(三)循環(huán)力量訓練
此種訓練方式是指在正常的訓練課中,同時進行各種力量練習,以循環(huán)作業(yè)的方式實施力量訓練,與其他訓練方式相比較來看,此種方式能夠更加突顯出柔道專項的特點,與比賽形式更加貼合,所取得的訓練效果也更加明顯。循環(huán)力量訓練法主要包括兩種形式。第一,純力量訓練法,此種方式為力量練習組合成的循環(huán)訓練,主要目的在于使運動員力量集聚性提升,通常適用于準備期中。具體實施的方法為:選擇6到10項力量練習當中,以每個練習的時間為單位,定量定次的進行循環(huán)訓練。第二,綜合循環(huán)法。此種方式是將力量、技術以及意志力等練習形式綜合起來形成的循環(huán)訓練,通常以時間為單位,練習時間被控制在5到8分鐘,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每項練習,運動員在練習的過程中心率應達到34~36次/10秒,與比賽時的訓練強度更為貼近,因此多應用到比賽期中??傊?,循環(huán)訓練方式的實施應考慮到訓練時期、現(xiàn)有器材以及運動員自身情況等因素,并且結(jié)合項目力量的特點綜合分析后使用[2]。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柔道訓練中力量訓練的地位越來越高,擁有良好的力量訓練相當于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日常訓練中,應加強對力量訓練的重視力度,在選擇訓練方式時應從實際出發(fā),并且與生理、生化等原理相結(jié)合,考慮到運動員個人特點,科學合理的安排和使用,以此來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毛潞蘋,王超男,杜習樂.淺析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方法與手段[J].商場現(xiàn)代化,2012(24):152.
[2]張文杰.我國男子柔道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方法與特點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作者單位:南京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