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志高
摘 要:所謂教學就是在教導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秉承“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處于成長關鍵期,而且由于在小學學習中過分的依賴于教師的幫助和指導,所以根本沒有獨立學習的能力。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用注重對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教學方法
當前教育教學領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已經(jīng)將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突破,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如何自主學習。由于目前很多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父母習慣于對孩子的一切包辦,這在到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缺乏獨立性,在學習上也是如此,所以需要教師時刻監(jiān)督才能夠較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并且這一學習心理也會無形的給他們增加學習的負擔,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質(zhì)量較差,所以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xiàn)狀,就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一、初中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1)有效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教會學生教材知識內(nèi)容,不如讓學生知道怎樣會學習,這樣他們就會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能夠按照自己的方法合理解決,讓學生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從而激發(fā)起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來講非常有利。
(2)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新精神 學生通過掌握學習的方法,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就不再對教師所教導的問題被動的接受,會通過自己的動腦思考完成對知識的學習,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在積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增強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學生通過掌握了如何學習的方法之后,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地去探索、去研究,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學習非常有益。而且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還能夠發(fā)現(xiàn)很多教材上接觸不到的知識,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終身學習的思想。
二、初中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1)充分發(fā)揮問題教學法的作用 曾經(jīng)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提到:如果想要做一份工作或一件事情能取得理想的成果,那么首先要對其充滿興趣。這也就是說只有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才能夠?qū)W有所成,才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內(nèi)容。以往有很多的因為擁有了興趣才主動在某個知識領域不斷探索和研究,實現(xiàn)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墒悄壳昂芏鄬W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存在著學習壓力,在學習中感受不到快樂,也不能形成自主學習習慣。依據(jù)傳統(tǒng)教學實踐,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善于創(chuàng)設某種教學情境,設計一些啟發(fā)性問題,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在學習中可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提高學習效率。
(2)重視實踐教學,與學生之間建立和諧關系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多是將教材的知識單純的傳授給學生,根本沒有給學生親身體會的機會,學生只能夠被動的接受,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非常不利,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受到了限制。所以,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利用各種實踐活動創(chuàng)建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學習,這樣,學生才愿意親近自己的教師,才會勇于表現(xiàn)自己,才能逐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3)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為了能夠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教師可以從教導學生學會預習、復習和利用工具書學習等技能實現(xiàn)。只有具備了以上幾種技能學生才能夠在學習中借助各種資源獨立的完成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從而增強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
(4)不斷豐富課堂活動,對學生自主學習空間進行擴展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時學生學習的空間只是限制在課堂上,直接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豐富課堂活動,讓學生有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增強和提升。
(5)教導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太過單一的學習方式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的情況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對一個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如在學習古詩文時教師可以先做文章作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講解,然后引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對坐著的寫作意圖進行分析。學生也可根據(jù)自己預習得到的資源,然后小組內(nèi)選出一個代表在課堂上講解。一旦學生將這些學習方法轉化為自己的學習習慣,那么就形成了自主學習能力。
(6)給與學生適當?shù)脑u價,肯定學生學習的成果①教師可以采取競爭手段,通過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讓學生積極、愉快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②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想,提倡積極評價。初中生喜歡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親身體驗成功的樂趣。在實際教學當中,學生如果產(chǎn)生一些不符實際的想法,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應該對其鼓勵,這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幫助學生形成自信的品格,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③針對不同的學生應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取得成功,教師就需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用不同的評價手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強調(diào)學生的互動,這樣容易導致優(yōu)秀學生脫穎而出,而抑制學困生的發(fā)展,而應該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孫曉娟.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5(19).①
[2]曾德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初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8).
[3]秦延軍.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J].學周刊,2014(17).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蒲川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