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豐城中學 杜翃宇
方寸之地
——讀《項脊軒志》有感
○ 江西省豐城中學 杜翃宇
總有一塊方寸之地,永遠等候著你,給你疲憊困頓的心一處安放之地。也許它是一塊田塍,童稚之時你與小伙伴躺在上邊兒數(shù)星星,看月亮;也許它是院子里的一把藤椅,冬日暖陽下,祖母舒展眉眼,安詳沉靜,如觀音一般坐于其上。
是的,只有在這些地方,你才能做一夜安心的夢,才能感受到大地的踏實。而那些聚光燈照射下的地方,太盛大,太奢華,太多人簇擁,嘈雜而喧囂,不容你靜靜地安睡。
項脊軒,“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然而正是這樣一間簡陋狹小的屋子,收藏了作者歸有光無數(shù)珍貴的回憶。
他時而愜意地高聲吟唱,時而靜靜地獨自端坐。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走到它跟前它也不離開。
他關著窗戶住在軒內,時間長了,都能夠根據(jù)腳步聲來辨別人們的身份。
小小的項脊軒,有祖母的疼愛與期盼,有母親的喃喃叮嚀,還有與妻子共處時的美好回憶。
然而,最讓人感動的一句為“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細碎的光陰用文火烹調出一鍋醇濃的溫情,溫情滋潤了方寸之地中的土壤,培育了一棵枇杷樹,為飽受相思之苦的作者清熱止咳。
現(xiàn)如今,倉促的生活擠壓著我們的生活空間。很少再有人倚坐窗前,靜靜地等待時間的流逝。在忙碌的生活里,我們往往容易忘記幸福的滋味,只有不經(jīng)意間看見那樣一棵樹,才會猛然驚覺——原來自己對于過去的人和事已愛得如此深沉!
你,就站在那方寸之地上,看著那,或是不由自主地勾起嘴角,沉醉往事的美好回憶中;或是靜默,駐足,凝望,心頭涌起一股不可名狀的滋味;又或是心中的那根弦一陣顫動,悲嘆“往者不可諫”的你不能自已地蹲地痛哭。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往事難追,匆匆的歲月里,只有這方寸之地寄托著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深沉的愛。
艾青曾在 《我愛這土地》中說道:“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那首詩表現(xiàn)的是艾青心中對祖國的大愛。而這篇《方寸之地》,則是作者對個人情感的抒發(fā)。土地、家鄉(xiāng)、老屋……每每談起這些,我們心中似乎總有說不完道不盡的話語。當然,生活中還有其他許許多多隱匿著我們情感的事物,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們可以慢慢體會。 (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