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規(guī)
【摘要】口語交際作為一個嶄新的名詞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關注。教師們實踐著新課標有關“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積累了許多寶貴的實踐經(jīng)驗。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的口語交際教學也存在著一些低效,甚至無效的行為。如何促進口語交際有效地進行,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著名的心理學家洛克曾說過:“教導兒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據(jù)此,口語交際教學中,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聽、樂說、樂寫。且要在學生已有的聽說能力的基礎上,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 興趣 情境 練習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062-02
心理學指出:小學階段是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段。根據(jù)這一特點,新課標相應加入了“口語交際”這新內(nèi)容,還明確要求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庇纱丝梢姡谡Z交際的重要性在于服務于生活,這也是言語交際的最終訓練目的。我們要抓住這一教育的契機,及時開展口語訓練,并探索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讓每一位學生都樂于交際,善于表達。下面是我的點滴看法:
一、趣
所謂“趣”,即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其能否主動投入,成為教學成敗的關鍵。新課標提倡“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只有無拘無束,學生才會樂于去交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才會高,才會體會到交流的樂趣,才能達到好的學習效果”。為讓學生感興趣,口語交際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激起學生的內(nèi)在因素,馬克思哲學原理指出:外因是通過內(nèi)因而起作用的。只有把學生的內(nèi)在因素激發(fā)出來,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成功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才能把“要我講”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v”。只有把學生說的主動性調(diào)動起來,學生就會想說、要說、敢說。這種轉(zhuǎn)變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舉一個顯而見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已很飽了,即使你端來他愛吃的東西,他也會擺手搖頭;反之,如果他是很餓,即使你拿來的是冷飯剩菜,他也會狼吞虎咽。這就是“要他吃”和“他要吃”的區(qū)別?!耙抑v”和“我要講”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種轉(zhuǎn)變所產(chǎn)生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學習者本身的積極參與、內(nèi)化、吸收的程度是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根據(jù)成就動機理論,成功的學習經(jīng)驗會成為下一次學習的新動機,推動下一次學習的積極進行,從而使學習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由此可見,學生內(nèi)因的激發(fā),動機的激起,興趣的產(chǎn)生,觀念的轉(zhuǎn)變是順利進行口語交際的基礎。
二、境
所謂“境”,就是指要使學生產(chǎn)生說話興趣而創(chuàng)設的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因為不管是語言還是言語,都是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要說話得有客觀現(xiàn)實的“境”,人們的心理才會有所反映,才會把看到的內(nèi)容用言語或語言表達出來。所以創(chuàng)設情境是口語交際教學中一個最重要的內(nèi)容。
在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們應善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簡單易行,模糊課內(nèi)外的界限,創(chuàng)設一定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在大環(huán)境中練習口語交際。
1.運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它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極大的作用。在教學中常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進入情境的感染中,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發(fā)展思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如:在教口語交際《春天的發(fā)現(xiàn)》一課,先制作課件《公園的春天》,有序地播放春天里的美麗景色,先播放公園里靜態(tài)的春天美,再播放公園里動態(tài)的春天美。學生們紛紛搶著發(fā)言,有的說:春天來了;有的說:春天來了,小草脫下了枯黃的冬裝,換上了嫩綠的地毯;有的說:桃花笑了臉,樹木吐出點點嫩芽,好像春天的音符,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有的說:花壇里的花競相開放,有玫瑰花、迎春花、杜鵑花……蘭花在風中搖起了藍色的“小鈴鐺”,牽?;ù灯鹆艘粋€個藍色的“小喇叭”,它們好像在說:春天真美!春天真美!還有的說: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呱”地放聲歌唱,小蜜蜂“嗡嗡嗡”地在花叢中辛勤地采蜜……老師作適當?shù)攸c撥,讓學生如何動靜分明、如何動靜結合地說。這樣,既容易又有趣的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高質(zhì)量的完成了。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先做后說。語言和思維是緊密聯(lián)系的,如果一個人的思維混亂,那么他的語言表達一定是雜亂無章的。為了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先做后說。
如:訓練看圖說話《課間活動》時,在訓練說話前把學生帶至操場上開展課間活動?;顒佣喾N多樣,有“跳繩”“打乒乓球”“滑滑梯”“丟沙包”“老鷹捉小雞”等等。活動完畢,把學生領進教室,引導他們進行說話訓練??梢詥枺骸巴瑢W們,剛才你們都進行了哪些活動?”同學們都紛紛舉手發(fā)言,還用了“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這個句式。把這個句式寫在黑板上,接著問:“在做這些活動時你和誰說了哪些話?能告訴大家嗎?”這樣學生一下子就炸開了,你一句,我一句說個不休,學生興趣盎然。這樣指導說話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學的效果特別好。
3.模擬生活,走進生活??谡Z交際的開設是為生活服務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現(xiàn)場操作,效果顯而易見。但由于教學時間的局限,不可能總等到發(fā)生問題后,再去學習該如何交際。因此,模擬生活的基本形式更有普遍意義。所謂模擬,是創(chuàng)設一種與現(xiàn)實生活相似的情境,讓學生在類似真實的情景下進行學習,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深刻領悟到學習口語交際的作用,在不知不覺間學習到與人交際的方法。由于模擬操作,有角色的模擬,學生會倍感親切,且樂于接受……可謂“百聞”不如“一做”。比如在組織學生對“如何進行學習交往”進行討論交流時,課前找一組學生進行表演,他們因所用語言不當導致交流失敗。然后,在此基礎上以二人小組的方式模擬剛才的情境,二人分別扮演小故事中的角色,交流有不同的意見時,該怎樣與別人商量對方才能愉快接受,再予以適當點撥,這樣一來學生對恰當進行口語交際的原因與方法會有一個很好的掌握。
三、練
“練”是指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生生間有充分的練習。法國作家莫阿羅有這樣一句名言:“學校里的同學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痹诙诵〗M或多人小組的學習中,學生可以按照訓練的要求去練習聽、練習表達技巧,大膽地向別人請教不理解的問題,學習與他人在不同意見下與別人商量的方法。從自由練說,同座互說,到四人小組,甚至全班交流,在練說中相互啟發(fā),從而知道話該怎么說,從而提高口語交際的質(zhì)量。如在指導閱讀《中華龍》一文時,可以首先向?qū)W生講了關于龍傳說、故事、歌曲等,學生聽后都樂了。我們要抓住時機,馬上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讓他人分享快樂,并讓小組推選一名同學上臺說,讓更多的人分享。他們都津津有味地說著跟龍有關的東西:有關龍的成語及其故事、詩歌,有的還大膽地唱出有關龍的歌曲。說得來勁,聽得陶醉。在這樣不同形式訓練中,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四、用
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所以只有把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有機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讓口語交際隨時隨地進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口語交際的價值。
1.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每個人都是社會群體中的一分子,他無時無刻不處在群體當中。學習口語交際可以更好的與群體中的其他人交流,而生活中的運用又可以反過來進一步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生活是口語訓練的廣闊課堂。要做口語訓練的有心人,就不能僅局限于課堂內(nèi),在兒童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發(fā)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讓他們在廣泛的語言交際中得到鍛煉。如學生向我告狀:“××捅我”。我問:“他什么時候捅你?”(今天上語文課的時候。)“他捅你什么地方?”(脊背)。“他用什么捅你?”(鋼筆。)“他為什么捅你?”(要借我的鉛筆刀。)“請你把話連起來說清楚!”(今天上語文課的時候,××同學用鋼筆捅我的脊背,要借我的鉛筆刀。)這樣,在處理學生日常事情中,也鍛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2.前面講過“先做后說”,在“用”這環(huán)節(jié)上,還要注意“先說后寫”。學生每次作文前,以“說”為導,把“說”作為看(觀察)和寫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根據(jù)作文的要求,讓學生構思寫作內(nèi)容,擬訂寫作提綱,開展課堂討論(或分組口述,或面向全體展開),起到集思廣益,開拓思路,豐富詞匯,彌補不足的作用。從信息論觀點看,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信息多向、多層次地傳遞,及時反饋,及時調(diào)節(jié),等于補充完善了學生的腹稿,書面作文自然就會“水到渠成”。比起教師當“演員”當“導演”和單純教給學生“怎樣寫”來,效果要好得多。
口語交際教學中的“趣、境、練、用”這四個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輔相承,辯證統(tǒng)一的。趣是前提,境是保證,練是基礎,用是目的。沒有趣,就不能很好讓學生感受到境,自然也不能準確地把握住練的方向,更不用說去用了;沒有境,就引不上趣,也就練不上來;沒有練,交際能力就難以提高,當然就不敢、不懂得如何去用。因此,我們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把它們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教學課堂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
[1]《口語交際教學中的問題與思考》
[2]《“活”在口語交際中的運用》
[3]《充分用活課程資源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4]《生活情境讓口語交際與學生零距離》
[5]《多元、生活、歷練——實施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