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潔文
摘 要:闡述了盲生在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盲生作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關(guān)鍵詞:盲生;作文;問題;策略
提起作文,不光是學生害怕,更是讓教師頭疼,而盲校的學生由于視覺缺陷,他們接觸外界事物少,對周圍的事物不是很了解,大多只能通過別人的描述了解事物的特點,寫作文不知道從何寫起,就算寫出來了也存在非常簡單、內(nèi)容空洞不具體、記流水賬、語言使用不規(guī)范等問題,筆者長期在盲校語文教學一線,對盲生作文教學有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指導好了,盲生也能寫出很好的文章來。
一、盲生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簡析
(一)寫作內(nèi)容素材匱乏,要么簡單空洞,要么夸夸其談,不知道該“寫什么”
要求寫兩頁盲文紙的,學生往往一頁紙就完事了。寫出來的文章也非常簡單;而有些盲生則相反,洋洋灑灑幾頁紙,但如果你看下去,會覺得他們夸夸其談,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如作文《學本領(lǐng)》,盲生寫學做飯,他們會寫成“我看見媽媽上班很辛苦,讓媽媽教我做飯。媽媽先讓我量米,然后洗米,洗完米后加水,按下按鈕,不久后,飯就熟了,我學會了做飯?!边@樣寫出來的文章是提綱式的,非常簡單。如作文《真情》,學生A寫了滿滿五頁紙,文章的中心是寫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但是看A同學寫的滿滿五頁紙都是講述和同學見面聊武俠小說的內(nèi)容,這樣雖然字數(shù)很多,但是卻偏離了中心。
(二)寫作方法枯燥干癟,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寫”
盲生由于視力缺陷,對周圍事物只能通過有限的感官去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如“五顏六色的鮮花,一望無際的草原”,他們沒有那種視覺的沖擊力,感受沒有那么深刻,用詞不夠優(yōu)美。部分盲生在寫作時口語化傾向嚴重,特別是方言區(qū)的學生,如“暑假作文我沒做完?!薄拔业耐繟,今年十歲,他大過我。”
(三)寫作詞語積累不夠豐富,使用單一用詞或連接轉(zhuǎn)承詞語匱乏
視力正常的孩子只要用眼睛一掃基本就知道重復在哪里,錯誤在哪里,而盲生由于視力缺陷,只能靠手來摸讀課文,檢查起來非常不方便,長的文段他就會記不清楚之前寫的,所以會出現(xiàn)用詞重復的現(xiàn)象,有時候一個稍長的句子,或者是一個段落,會出現(xiàn)很多個“我們”。此外,盲生寫作喜歡用“然后……然后……然后……”等這些詞語來連接。如前面所說的《學本領(lǐng)》,學生B會寫成“我把要洗的衣服放進桶里,然后加上水泡過衣服,然后加上洗衣粉,把臟的地方搓一搓,然后把衣服過水,過清后,然后擰干,再把衣服掛起來曬?!边@段話,一共用了三個“然后”,給人的感覺重復啰嗦,這是連接詞語的匱乏,他們不懂得其實可以換一個說法“然后……接著……最后”。
(四)盲生的閱讀量太少,語言輸入和習得方面較差
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閱讀是土壤,寫作是花兒。”要想花兒開得燦爛,需要沃土。閱讀能豐富學生的學識,開闊視野。如果閱讀量大,有機會閱讀各種各樣的作品,腦袋里有關(guān)于好文章的圖式,自然就會知道什么文章寫出來才是好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天天去逛市場的人,自然知道哪里有性價比高的食材。但一直以來,適合盲生閱讀的書籍比較少,盲生的閱讀量不夠,這就可能對應(yīng)該寫出什么樣的文章心里沒概念,自然就寫不出好文章。
二、盲生作文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一)善用口語交際和閱讀教學策略教盲生寫作文
1.閱讀教學引領(lǐng)作文教學
首先,課本中的每篇課文都是經(jīng)過專家精挑細選的,都是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優(yōu)秀的范文。范文的內(nèi)容都是圍繞本單元中心展開的,本單元的習作也是這方面的內(nèi)容。所以教師在教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注意與寫作結(jié)合。教師在教學課文時,對一些生動優(yōu)美的詞語和簡潔凝練的語句可以讓學生反復品味,并教會他們可以怎樣將這些富有感染力的語句靈活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荷花》中“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如《爬山虎的腳》“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边@些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方法,學生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作文是寫植物的,就可以學習《荷花》的這些比喻和排比的寫法。
其次,要指導學生學會范文謀篇布局。剛學寫作文的盲生不知道從哪里入手,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寫,第一段寫什么,第二段寫什么,怎樣結(jié)尾。本單元學習的范文就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樣本。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要注意這些,要給學生詳細講解文章的框架結(jié)構(gòu),當然講的時候要盡量用適合小學生的語言,可以邊結(jié)合課文邊講解。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它們的結(jié)構(gòu)是典型的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但它們之間也有些不同,《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按照地點的轉(zhuǎn)換來分述西沙群島的富饒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是按照時間的不同來分述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的。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講得透徹了,著重強調(diào)了這些結(jié)構(gòu),那么,在這冊書第六單元的作文,介紹自己去過的一處地方,盲生就可以按照這個框架來寫,這樣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2.口語交際輔助作文教學
每一冊的每一個單元都有口語交際,這個口語交際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它是寫作的前奏,利用好了,事半功倍。先讓學生學會聆聽,然后有開口說的欲望,最后經(jīng)過思維的內(nèi)化,進一步加工,把要說的寫下來。可以指導學生先從簡單的介紹自己、同學、家人開始練習說話。教師要進行引導,讓學生把話說清楚,說明白。在這個基礎(chǔ)上,可以引導學生:“花兒是什么顏色的呀?”“小鳥在樹上怎樣???”“月亮是怎樣的呢?”等,讓學生加上一些形容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句子、段落、篇章豐滿起來。然后再讓學生按照指導大聲地、有聲有色地說出來,說好了,寫下來就水到渠成了。
(二)引導盲生善于挖掘?qū)懽髟慈?/p>
1.指導盲生巧觀察、善感受
盲生由于視力缺陷,生活圈子狹窄,教師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機會指導學生觀察,為寫作做好儲備。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事、物,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qū)懽鞯念}材。如每學期一次的春游、秋游,都是學生外出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的好機會,教師可以在出發(fā)前給學生說說這次出游的目的地,會遇到些什么,有什么要求,讓學生有所準備,然后帶著問題去觀察,也要給帶領(lǐng)的家長和志愿者布置任務(wù),要求他們給盲生講解,引導盲生觸摸、傾聽、感受甚至是品嘗,讓他們有第一手的感官感受,那么寫起作文來就不會言而無物、空洞、干巴巴。
2.啟發(fā)盲生處處留心生活事物,化平凡瑣碎為寫作素材
又如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要求寫一處景物,這對盲生是一個難點,盲生眼睛看不見,大多數(shù)家庭都很少帶孩子外出游玩,就算是外出了,家長也不是很懂得怎樣給孩子講解,往往玩了回來都不知道玩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景物。有鑒于此,教師可以想辦法挖掘?qū)懽鞯念}材,指導盲生寫作。寫景物的可以寫學校的一條美麗的跑道或者是學校植物園,這些地方都是盲生非常熟悉的地方,不要認為沒什么好寫的,可以指導盲生按一定空間、時間順序來寫,因為這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學生寫作的欲望也就非常強,他們也寫出了“春天,植物園里的小草悄悄地從土里探出頭來”“跑道兩邊種著一排高大的白蘭樹,白蘭花發(fā)出陣陣清香,引來了許多蜜蜂和蝴蝶”這樣優(yōu)美的句子。還有寫解說詞、演講稿、建議書等都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題材:可以寫參觀學校的解說詞,可以寫國旗下講話的演講稿,可以寫建議同學們不要浪費學校水電的建議書……
(三)指導盲生勤學苦練寫作基本功
1.勤練筆、勤積累作文好材料
讓學生設(shè)立好詞好句本,把一些好詞好句摘抄下來。摘抄的時候要指導學生分門分類,外貌、景物、天氣等,等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借鑒。要重視小練筆,小練筆可以是課文的一個續(xù)寫,如《小攝影師》,后來那個小男孩怎樣了?《窮人》那兩個孩子怎樣了,這樣的小練筆既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悟所學的文本,也可以解決學生無材料可寫的困難。通過這種有效的基礎(chǔ)訓練,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寫作要求后,走向生活、觀察生活、反映生活就變得容易了,也為大作文積累了材料和方法。也可以教師規(guī)定,給學生明確而具體的要求,按照必要的訓練程序進行。也就是一個階段圍繞一個訓練目標進行。按照規(guī)定的寫作訓練要求,落實必要的訓練項目。如規(guī)定寫《笑》這個題目,可以寫大笑、微笑、又哭又笑等,通過這個小練筆讓學生知道,原來笑的種類這么多,用在不同的地方笑也不同。小練筆可以以日記的形式、周記的形式,或者一些突發(fā)的事情。
抄寫課文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在寫作文的時候,很多學生都不大會運用標點符號,課本中的范文是很好的示范作用,可以讓學生多抄抄書,起到熟能生巧的作用。
2.嚴要求、高標準苦練作文基本功
語文講究的是積累,寫作文不可能說一兩天就會有突破,盲生尤為如此,這就需要教師平時做有心人。在教學中,在學生的作業(yè)中,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的訓練,說話要說通順,要注意詞序,特別是方言區(qū)的孩子,普通話不標準,表達時還是用方言直接翻譯過來,如:“洗澡”說成“沖涼”“我先走了”說成“我走先了”,這些都是不規(guī)范的,教師在聽到、看到學生這樣說、這樣寫的時候,就應(yīng)該及時糾正,避免出現(xiàn)在作文中。
(四)多元化作文批改方式激勵盲生寫美文佳作
傳統(tǒng)的方法是學生負責寫,把批改的任務(wù)交給了老師,這樣學生處在一種被動的局面,積極性也不高,可以采用師生共同批改的方法。學生寫完的作文,第一次采取宏觀批改法,可以在全班讀,讓師生一起傾聽,主要是看寫作的步驟正確與否,先不摳太細的東西,老師的意見以建設(shè)性、鼓勵性為主,其他學生也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學生學習到了老師鑒賞作文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鑒賞能力,也對整篇文章的框架結(jié)構(gòu)有了進一步的、深層次的了解,知道應(yīng)該怎樣寫,對自己的文章有所反思,這樣不用老師多說,學生也會茅塞頓開,會自己修改了。在第二次寫后,可采取面批的方法,面批時可以配合上錄音。這次的修改是一些細節(jié)上的修改,由于盲生的視力障礙,看不見教師在紙上的修改符號,口頭說,學生聽,會容易遺忘,所以,可以加上錄音,讓學生回放來聽。這樣的修改可以反復兩到三次。文章修改好后,在全班宣讀寫得好的文章,樹立學生的成功感??梢詫?yōu)秀作文編選成冊,一來可以作為復習的重要資料;二來可以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
總之,教師應(yīng)該充分調(diào)動盲生寫作的積極性,并注意盲生的特點,勇于探索,這樣就能不斷開拓和豐富作文教學的形式,使學生想象的翅膀更加豐滿,興趣更加濃厚,使我們的作文教學真正面向每一個盲生,這樣每個盲生都能寫出好的作文來!
參考文獻:
徐雁冰.廣東方言對學生交流與寫作的影響[J].新課程,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