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能夠長時間集中,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運用肢體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語文學科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至關(guān)重要,教師更需要注重肢體語言的合理運用,從而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肢體語言;語文教學;互動教學
所謂肢體語言,通俗而言就是運用身體的動作來傳遞信息。肢體語言十分豐富,可以包含體態(tài)和無聲兩種語言,具體表現(xiàn)為人的眼神交流、表情的變化、手勢的組合以及動作的變化。筆者研究大量的資料文獻發(fā)現(xiàn):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如果能夠?qū)⑽淖中畔⒑椭w動作語言相結(jié)合,就能夠幫助接受者更好地理解相關(guān)文獻。而如果僅僅是進行語言的傳遞,接受者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理解所有信息的概率。由此可見,肢體語言在信息傳遞中扮演的角色至關(guān)重要。筆者依據(jù)多年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肢體語言的運用闡述一些看法,希望能夠?qū)V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運用眼神交流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神可以察覺到一個人的很多信息,也能夠通過眼神交流傳遞很多信息。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上課鈴聲沒有很明確的概念,通常打鈴之后還意猶未盡,依舊停留在自我世界中。此時教師需要通過眼神掃視整個班級,讓學生意識到這是上課時間,而上課時間是不能夠和下課時一樣嘻嘻哈哈的。通過眼神來傳遞這樣的信息,可以有效避免學生認為教師十分嚴格,從而有助于學生自然地從下課狀態(tài)過渡到上課狀態(tài)。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善于運用眼神來肯定和鼓勵學生。
例如,筆者通常在上課過程中,面對認真聽課的學生和勇于回答問題的學生會投入肯定的眼神,從而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到教師是注意到他的,他的積極努力是被我看到的,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起到良性循環(huán)的效果。
二、在教學過程中善于運用表情來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表情交流在肢體語言中最為直接,并且內(nèi)容最為豐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切記多用表情交流,進行教學信息的傳遞,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相關(guān)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率。當學生能夠準確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時,教師應當表現(xiàn)出十分高興滿意的表情,從而給學生傳遞教師就希望能夠得到這樣的教學效果。當學生表現(xiàn)不佳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能夠使用厭惡的表情,這樣會嚴重打擊學生的求知欲,讓厭學的學生更加厭學。此時教師應當表現(xiàn)出關(guān)切的表情,告知學生,教師希望能夠幫助學生走出當前的困境,由此,學生就能夠逐漸化被動為主動地進行學習。
例如,筆者在講述有關(guān)《觸摸春天》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進入到文中所表現(xiàn)的世界中,筆者首先在配樂中進行文中朗讀,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章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此時學生會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同時會呈現(xiàn)不一樣的表情,筆者讓學生保持相應的表情感受題材,用不了多久,學生就能夠感受到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筆者運用和語言相切合的表情帶領(lǐng)學生在此朗讀相應的文章,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保證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語文功底。
三、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手勢進行互動語言教學
手勢教學和語文教學相結(jié)合,可以產(chǎn)生別樣的火花,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能夠認真?zhèn)湔n,充分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并能夠在腦海中進行課演,了解到在何時使用何種手勢最佳。合理地運用手勢進行語文互動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此同時,也能夠增強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感染力。
例如,筆者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每當提出一個問題希望學生進行解答的時候,不是口頭說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而是帶頭做出舉手的手勢,此時學生就會知道筆者的意圖而舉手回答相應的問題。在選擇某一位學生回答相應的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不適用口頭說話的方式,而是使用走到這位同學面前拉起她的手,帶她走到講臺上進行解答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熱情,從而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更為積極地回答問題。當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不要批評,而是摸一下學生的頭,告訴學生,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夠回答出這個問題。通過此類手勢教學,學生能夠產(chǎn)生強大的學習動力,自然就能夠?qū)⒄Z文學科學習好。
四、善于將姿態(tài)教學和語文教學緊密結(jié)合
小學階段的學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模仿,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姿態(tài)的使用就十分重要。教師要能夠了解到,自己的舉止不僅是自己涵養(yǎng)的體現(xiàn),更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例如,筆者在講述《一面五星紅旗》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時,筆者首先在黑板上畫一面五星紅旗,并對著五星紅旗莊嚴地敬禮。此時學生不知道筆者為什么要這么做,在學生好奇心很重的時候,筆者立馬進行解答,告訴學生五星紅旗的由來,從而讓學生意識到原來五星紅旗如此莊嚴。此后學生在對待五星紅旗的時候就會十分重視,也能夠在內(nèi)心形成愛國的情懷。學生在上完這節(jié)課之后,每次遇見五星紅旗的時候都會鄭重地敬禮。由此可見,教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學生會以教師為模仿對象,進行一切行為的模仿。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肢體語言互動教學,對于學生的能力提升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幫助。教師務必要深入了解教學內(nèi)容,選擇最佳的肢體語言配合教學,幫助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基礎,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永紅.運用感覺統(tǒng)合療法開發(fā)中度智殘兒童學習能力的研究[J].粵港澳弱智人士康復服務研討會,2001.
[2]張愛芬.中重度弱智學生體育康復課模式探求[J].粵港澳弱智人士康復服務研討會,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