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盼+劉東亮+凌文秀
摘 要:中國民航國際化深入發(fā)展,中國民航法律的大規(guī)模英譯也勢在必行。文章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官方英譯本的研究,證明了以“讀者反應論”為核心的功能對等理論可為中國民航法律的英譯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指導。該理論中的內(nèi)容對等和語言色彩對等保證了中國民航法律的譯文和原文的等效,實現(xiàn)了讀者反應的等效性。
關鍵詞:中國民航法律;英譯;功能對等;“讀者反應論”;內(nèi)容對等;語言色彩對等
一、中國民航法律英譯概況
中國民航法律體系涵蓋三個層次的法律。第一層次: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它規(guī)定了中國民航的基本法律制度;第二層次:國家總理以國務院令發(fā)布或授權中國民航局發(fā)布的27部行政法規(guī),它們明確了民用航空活動的種種規(guī)范;第三層次: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制定發(fā)布的115部現(xiàn)行有效規(guī)章。
目前,中國民航法律的英譯并不盛行。中國民航局官網(wǎng)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管理規(guī)定》有英文譯本。順應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的大趨勢,民航“十三五”也將啟動,中國民航未來勢必要開啟國際化發(fā)展的新局面。相應的,中國民航界的法律體系注定也要與國際化接軌,其英譯也就勢在必行。比如,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中包括一些與國際合作息息相關的法律(如《外國民用航空器飛行管理規(guī)則》《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yè)規(guī)定》《外國航空運輸企業(yè)航線經(jīng)營許可規(guī)定》等),隨著民航國際化新局面的開啟,有相應的英文譯本便顯得至關重要。
二、功能對等理論
翻譯是一種實踐活動,往往需要理論的指導。中國民航法律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體,具有專業(yè)、嚴謹、規(guī)范、法律效力等特性,其英譯需要精益求精。因此,找到一種翻譯理論作為支撐,對于保證其英譯質量大有裨益。在翻譯界,功能對等理論可謂公認的權威性翻譯理論。本文將從功能對等理論的視角出發(fā)討論中國民航法律的翻譯。
功能對等理論為美國翻譯家尤金·奈達所創(chuàng),該理論強調(diào) “功能”上的對等。“功能”是指語言在交際上所起到效果,翻譯中的“功能”即“讀者對文本語言(包括源語和譯入語)的理解效力”。簡言之,功能對等的核心內(nèi)容為“讀者反應論”,即譯文文本的讀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讀者理解和欣賞原文的方式來理解和欣賞譯文文本。
鑒于該本質,功能對等理論兼顧兩方面的對等:譯文較原文的內(nèi)容對等和語言色彩的對等。一方面,就內(nèi)容而言,只有譯文準確無誤再現(xiàn)原文信息,譯文讀者才能獲得與原文讀者相同的理解;另一方面,語言色彩的對等也必不可少。語言色彩是區(qū)別不同文體的重要指標,文體不同則色彩迥異,若譯文無法再現(xiàn)原文的色彩,則譯文讀者也無法體會到原文讀者對原文的感受。所以,語言色彩的等效傳遞是功能對等的另一方面。譯文和原文只有做到了內(nèi)容和色彩對等,才真正實現(xiàn)了讀者反應的等效性。
三、功能對等理論對中國民航法律英譯的指導意義
中國民航諸多法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最具權威,且有著官方英譯本,是詮釋功能對等理論指導意義的最佳例子,故此,下面選取了該法的部分條文,從內(nèi)容對等和語言色彩對等兩方面闡釋該理論對中國民航法律英譯的理論指導意義。
1. 內(nèi)容的等效傳遞
內(nèi)容對等指譯文和原文在內(nèi)容上保持高度一致,這是譯文讀者準確理解原文并且達到和原文讀者同等理解力的前提。對原文的曲解、漏譯或不適當?shù)脑鲎g都是內(nèi)容不對等。內(nèi)容對等要兼顧兩個方面:內(nèi)容的等量傳遞和等義轉換,前者側重于將原文內(nèi)容等量無遺地傳輸?shù)阶g文中,后者側重于原文內(nèi)容在譯文中的準確無誤性。
根據(jù)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譯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它從量和意義上都毫無遺漏地傳遞了原文的內(nèi)容,這種對原文忠誠使得譯文的讀者能夠面面俱到地理解原文信息,進而保證了譯文在讀者視角中的完整性。
內(nèi)容對等涵蓋兩個方面:內(nèi)容的等量傳遞和等義轉換,前者側重于將原文內(nèi)容等量無偏差地傳輸?shù)阶g文中,后者側重于原文內(nèi)容在譯文中的準確無誤性。兩者兼顧,中國民航法律的效力在譯文中便得到了等效再現(xiàn)。
(1)內(nèi)容的等量傳遞。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第五十三條為例。原文:“軍民合用機場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另行制定管理辦法?!?/p>
譯文:The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irports used by both military and civil air operations shall be separately formul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jointly.
可以看出,原文中的內(nèi)容元素均在譯文中呈現(xiàn)了出來:“軍民合用機場”“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管理辦法”“由”“另行”“制定”在譯文中分別對應“airports used by both military and civil air operations”“the State Council”“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the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by”“separately”“formu-late”。此外,值的一提的是,原句中頓號的含義是指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共同”制定管理辦法,因此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的意義,而譯文將其翻譯成“jointly”,毫無遺漏、準確地再現(xiàn)了原文細節(jié)。
(2)內(nèi)容的等義轉換。內(nèi)容的等義轉換是指譯文與原文內(nèi)容在意義上等效。下面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關于民用航空器租賃中的第二十七條為例。
原文:“民用航空器的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對供貨方和民用航空器的選擇,購得民用航空器,出租給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定期交納租金。”
譯文: The financing lease of civil aircraft means that the lessor acquires a civil aircraft pursuant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lessee with respect to supplier and civil aircraft, and leases it to the lessee, who shall pay rental periodically.
譯文將原文中的“購得”一詞翻譯成了“acquire”,而非“buy”或“purchase”。在法律上,“acquire”意指“通過購買獲得某物的所有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二十八條“融資租賃期間,出租人依法享有民用航空器所有權”,不難看出,出租人是航空器法定所有人,擁有航空器所有權。那么,這種情況下,用“acquire”更為精確,是對原文中“購得”一詞意義的最佳翻譯。
綜上所述,內(nèi)容的等量傳遞保證了譯文原文在信息量上的完好無缺,而等義轉換則保證了譯文原文在含義上的準確無偏差。兩者結合,便實現(xiàn)了中國民航法律翻譯的內(nèi)容對等。
2. 法律色彩的等效傳遞
法律文本在語言色彩上追求嚴格的規(guī)范性和連貫性,因此,其英譯也必須將該色彩復制到譯文中,進而傳遞給譯文讀者,這樣做能讓讀者感受到法律的威嚴,體會到原文讀者閱讀原文時的敬畏之心。
(1)規(guī)范性。中國民航法律是民航界的規(guī)范,法律文本的字里行間都有著高度的規(guī)范性,在英譯中準確地傳達了這種規(guī)范性,就有效傳達了原文的法律效力。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第四十八條為例。原文:“未經(jīng)機長允許,機組人員不得擅自離開民用航空器?!?/p>
譯文:No crew member shall leave the civil aircraft unless authorized by the pilot-in-command.
該譯文中,“不得擅自離開”并沒有翻譯成“shall not leave”,而是采用了“no+主語+shall”的形式。很明顯,否定詞“no”置于句首,便賦予整句話濃烈的否定色彩,原句中的不容辯駁的命令性語氣也就準確無誤地傳遞給了讀者,譯文的讀者便能像原文的讀者一樣,對這句話的警示作用了然于心。
(2)連貫性。連貫性是指句子中各元素自然順暢的銜接。中國民航法律語言雖然句式復雜,但句子各元素之間卻有著嚴格的連貫性,絕對不會出現(xiàn)搭配不當、語法不通、銜接不暢等漏洞。這種銜接性是保持法律威嚴色彩的必備前提。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的第一條為例。原文:“為了維護國家的領空主權……,制定本法。”
譯文:This Law is enacted with a view to safeguarding the national sovereignty of territorial airspace...
原文中,“制定本法”是主動語態(tài),其主語被省略,而譯文用了被動語態(tài)“This Law is enacted”。這是一種保證連貫性的譯法。眾所周知,漢語是重意合,即詞語或分句之間不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句中的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通過詞語或分句的含義表達。所以,本條文原句中的“制定本法”的主語(國家)被省略,這并不影響中文的連貫性。而英語重形合,即句中的詞語或分句之間用語言形式手段(如關聯(lián)詞)連接起來,表達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英語本身的這個特質決定了它必須保證句子中各成分的完整性和連貫性。所以,英語譯文改為被動,這樣既按照原文的做法省略了立法人,也保證了譯文句子本身的連貫性。
四、結束語
通過在功能對等理論的視角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的英譯本研究,可以看出功能對等理論對中國民航法律的翻譯具有如下的理論指導意義:
第一,在內(nèi)容對等方面,通過保證譯文的信息量和意義與原文一致,譯文的讀者便能夠接受并理解到原文讀者所能得到的同樣的信息。
第二,在語言色彩對等方面,通過使譯文完整再現(xiàn)原文的規(guī)范性和連貫性,譯文的讀者便能夠像原文讀者一樣感受到該法律權威、嚴肅的風格。
第三,風格對等和信息對等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將中國民航法律的原文的內(nèi)容和風格在譯文中得到準確重現(xiàn),達到了讀者反應的等效性。
參考文獻 :
[1] 楊萬柳.和諧視域中的中國民用航空法觀照——以民航法律體系的完善為視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24(5):27—31.
[2] 王繼慧,王憲生.讀者感受因素對譯文的影響[J].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6(3):116—117.
[3] 錢莉絢. 英語的“形合”與漢語的“意合”之比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8(2):62—65.
[4]蔡基剛.重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J].中國翻譯,2003(1):89.
[5]劉偉民.法導民航 藍天臻祥——紀念《民用航空法》實施6周年[J].中國民用航空, 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