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偉++李淦+++李奇+++蘇琳婧
教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最先進生產(chǎn)力,是新課程改革的最有效的推進器。當前,科研興教己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與此相應,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主體的教師的教育科研的能力也日益受到關注。于是,國內外關注教師教育的人們紛紛呼吁“塑造教師新形象”,要求提升教師對自己工作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梢姡處焻⑴c教育科研己成為大勢所趨。如何讓教師成為教育研究者?這是我們每一個教育管理者亟需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培養(yǎng)教師成為教育研究者應當從新入職教師開始,如何提高新入職教師教科研意識與能力?怎樣才能讓新教師更有利于創(chuàng)造的優(yōu)勢得到最充分的發(fā)揮?為此,我們就如何提升新入職教師教科研意識和能力談談幾點思考。
一、學校領導應重視教科研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青年校長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讓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樂趣,使每天上課不致成為一種枯燥而單調的義務和程序,就要引導每一個教師都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路?!蹦敲矗岣咝氯肼毥處熃逃蒲械姆e極性和實效性,作為學校領導,要認識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意義,增強教育科研管理的服務意識,幫助新入職教師消除神秘感,為新入職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創(chuàng)造條件搭建平臺,引導他們積極從事教育科研。只有學校領導對教科研的重視,才有政策的支持與鼓勵,才有教科研實踐活動的良好環(huán)境,只有這樣,學校才形成科研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之下,才能調動新入職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教科研才會真真正正地取得實效。
二、學校要引導新入職教師理清教學和教科研的關系
教育科研是伴隨著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而產(chǎn)生的,它是用科學的方法,來揭示教育教學現(xiàn)象之本質和客觀規(guī)律的,它是教師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教育科研離不開教學與教研,它要研究課程、教材、教法,強調實效性。學校應該引導新入職教師認識到:教學與研究不是對立的,在一定的條件下,這兩者是統(tǒng)一的,是協(xié)同互補的,正所謂“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教師既作為教育的實踐者,又是課堂教學的研究者。教師進行的教育科研就存在于教學活動之中。教育科研不僅不會擠占教學時間,而且還能“教研相長”,教師的理論水平、業(yè)務能力在研究活動中都會得到提升,從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優(yōu)化,提高教學質量。
三、學校要加強教科研方法的學習
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掌握其基本的方法。同樣,教育科研也有它的一套方法,只有懂得了方法,研究工作才能順利進行。教師開展教育科研,一般來說要掌握六種基本方法:一是學會選題,二是學會如何進行課題論證,三是學會查閱文獻資料,四是學會制定研究計劃,五是要勤歸納總結,六是學會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只有掌握了這些研究的基本方法,那么,一切研究工作就可以順利開展了。
四、學校要鼓勵新入職青年教師學會反思
“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是教學反思的基礎,尤其是當理論用于實踐,相互碰撞又一時難以融合時出現(xiàn)的真問題、真困惑,更值得認真反思。教科研要根植于課堂教學實踐,新入職教師開展教科研最適合的研究應當是“實踐加反思型的研究”。教育理論、教學原理,只有在實踐中接受檢驗,才能深刻理解,運用自如,才能生成新的理論和觀點;只有反復深入的實踐,才會有豐富的經(jīng)驗,才會獲得有價值的實證,才能發(fā)現(xiàn)真問題、真困惑,在此基礎上通過理論學習尋求答案,經(jīng)驗才可能上升為個人的見解或理論。新入職教師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強化“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討論問題”的意識和習慣,在日常教學生活中,要不斷地想自己的教學問題,做自己的管理工作,說自己的教育故事,講自己的教學之道;要不斷反思“教法”陳舊之處,暴露教育“困惑”之點,探尋問題解決之徑。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jīng)驗是狹隘的經(jīng)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jīng)過反思的經(jīng)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對日后的工作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新入職青年教師的教學反思,應當學會自我審視,要堅持“三問”研究:一是課前反思——“我充分了解學生了嗎?”二是課中反思——“我的教學過程是否高效有序?”三是課后反思——“我總結教學得失了嗎?”
五、學校要鼓勵新入職青年教師學會反思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閉門造車,則造不出好車”。教書育人從來就不是封閉的作坊式的勞動,而是開放的互動式合作過程。教育教學中有許多規(guī)律需要教師以多樣化的合作共同發(fā)現(xiàn)和利用,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形成集體智慧。新入職教師應當經(jīng)常參加校內外組織的集中備課、教研沙龍、師徒結對、校際交流、網(wǎng)絡研討等活動,養(yǎng)成與他人研究合作,與同類學科教師的研究合作,與不同學科教師的研究合作,與校外專家研究合作的習慣,借助他山之石,分享集體智慧,亮出個人見解,撞出思想火花。這種雙向、多向的交流互動,促進了新入職教師的快速專業(yè)化的成長。
總之,學校要轉變觀念,采取積極措施,增強新入職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的意識和自覺性,為新入職教師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把教育科研作為促進新入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堅實“支點”,讓教育科研為教育教學服務,從而全面促進新入職教師的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