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汗·買買提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新形勢下的退休工作也發(fā)生了變化,無論是工作環(huán)境,還是工作形式,都強調工作要“以人為本”,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在務實開展離退休工作的進程中,夯實“中國夢”的構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離退休工作,在“十二五規(guī)劃”中,為工作奠定了政策到位、服務到位;安置到位、管理到位的工作總基調。對此,本文立足離退休工作的重要性,就如何讓離退休工作從“心”出發(fā),提出了若干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新形勢;離退休工作;從“心”思考
一、新形勢下離退休工作重要性分析
(一)做好離退休工作,是夯實“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八大之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集體,提出:“在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實現(xiàn)中國夢,不僅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要團結全中國人民奮進。在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中國,離退休工作管理與服務的有效落實,已成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向來重視離退休工作,并針對我國當前的老齡事業(yè),在“十二五規(guī)劃”中著重強調,離退休工作應做到“四位”:一是政策到位;二是服務到位;三是安置到位;四是管理到位。只有“四位”齊心,方可同心構筑“中國夢”。
(二)務實離退休工作,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退休是維護職工穩(wěn)定、創(chuàng)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對大多數(shù)退休工人,首先,需要樹立“一盤棋”的工作思想,將離退休工作凝聚到職工隊伍整體發(fā)展的步伐中來;其次,和諧穩(wěn)定的發(fā)展環(huán)境,是可持續(xù)發(fā)展不可或缺的元素,應上升為第一政治責任。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應帶著消極的、悲觀的情緒,而應對離退休工作保持熱情與信心。在強大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的推動下,切實抓好離退休職工隊伍,為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二、新形勢下做好離退休工作的“心”路
(一)以更高的的站位、更寬的視野,強化離退休工作的針對性
退休老同志是社會發(fā)展的先鋒,是我們寶貴的財富。退休工作具有長期、復雜、精致的特點,眉毛斧抓起的工作模式,顯然很難做好離退休同志的服務管理工作。在傳統(tǒng)的離退休工作中,工作的總基調定位:“搞搞活動、搞搞生活”。離退休工作往往就是組織他們開展娛樂活動,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這種不走“心”的工作模式,不利于離退休工作的全面開展,也滯后于新形勢下離退休老同志的需求理念。基于多元化的工作內容,走“心”的服務管理,更能激起離退休服務管理的“千層浪”。為更好應對新形勢下離退休工作的新變化、新需求,應以更寬的視野,強化離退休工作的針對性,確保工作的重點落實到位。服務管理工作要充分基于時代發(fā)展的新要求,逐步的完善與調整,握好工作的重點、著力點與切人點,更能使得工作事半功倍。首先,在思想上、政治上關心離退休老同志,荊各“尊老愛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滲透在工作之中;其次,為確保離退休職工文體活動的需求,應進一步完善相應的硬件條件,方便老同志們的群體性活動。下下棋、散散步、打打太極等,既有益于身心健康,也讓老同志們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再次,離退休老同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也應讓老同志繼續(xù)發(fā)揮余熱,運用好老同志的經(jīng)驗與智力,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提供自己的力量。
(二)踐行“以人為本”理念,提升離退休工作的親和力
退休工作要走到心,關鍵在于如何提高工作親和力,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退休工作具有特殊性,其所面臨的工作對象是老同志。老同志的滿意與否是評價我國服務管理的重要標準。首先,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要深人老同志中去,傾聽老同志的心聲?!皟A聽”是與老同志們構建良好關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在工作中主動傾聽,將被動的工作轉為主動,拉近工作人員與老同志們之間的距離,這更有助于服務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也容易得到他們對工作的配合。其次,溝通是工作開展的重要前提,強調溝通中做到耐心聽取。在與離退休同志的溝通中,我們可以知道他們的訴求、知道他們的意愿,讓彼此之間的溝通作為化解誤解、緩解矛盾的重要橋梁。與此同時,通過良好的溝通,有助于我們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時調整工作的方式方法,力求將工作做到位。再次,轉變服務管理模式,突出工作的靈活多樣性。過去僵化、單一的服務管理方式,不僅不利于工作的全面開展,也不適應當前離退休工作的現(xiàn)實需求。我們的工作應突出服務的靈活多樣性,尤其是在服務內容上,要突出人文關懷,讓老同志們感受到溫暖。例如,一些離退休老同志是孤寡老人,在生活上勉強可以自理。這些同志在心理上容易出現(xiàn)孤獨感、缺乏幸福感。對于這類老同志,我們要調整工作模式,首先需要積極引導他們正確面對生活,調整心態(tài)。并在此基礎上,給予生活上的幫助,最大程度地滿足他們的情感訴求。
(三)了解離退休職工的心理狀態(tài),做到工作“對癥下藥”
老同志退休后,在心理上必然會發(fā)生一些變化,尤其是心理預期與現(xiàn)實的差距,往往會影響退休職工的生活質量。在現(xiàn)實中,一些老同志放下工作,面對平靜的生活節(jié)奏和環(huán)境,不可避免的消極情緒,失去的感覺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深化離退休工作的過程中,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抓住了這些,才能讓問題的解決做到“對癥下藥”。首先,離退休老同志的心理變化,有源于生活的變化,也有源于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這些變化的出現(xiàn),讓其在心理上產(chǎn)生了不良清緒。例如,在醫(yī)療待遇方面,是廣大離退休老同志關心的重點。一些老同志體弱多病,在外居住、就醫(yī),而醫(yī)療保險制度的不完善,勢必會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所以,在深化離退休工作的過程中,相關政策制度也應進一步的完善,為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其次,尊重是離退休工作的重要元素,但要真正做到尊重與理解并非易事。從實際的工作來看,缺乏溝通和關心,勢必影響離退休工作的開展,基于尊重與理解,更容易贏得老同志對我們的信任與支持。在工作中,態(tài)度勝過業(yè)務、親切勝過親熱,尊重勝過同情,無論是在何種情況下,首先需要尊重老同志,理解老同志的訴求,設身處地的為老同志著想,實現(xiàn)工作全面開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 退休工作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強調工作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在踐行“人本理念”的過程中,優(yōu)化服務管理內容、創(chuàng)新服務管理模式,為工作的全面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內外環(huán)境。并且,離退休工作要從“心”出發(fā)、走心、用心,讓每一位離退休老同志健康快樂的享受晚年生活。
參考文獻:
[1]孫淑東.關于做好新形勢下離退休工作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國企研究,2016,12:91.
[2]李淑泉.論新形勢下離退休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2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