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俏娟
摘 要:在作業(yè)批改中,日記批改是相當重要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是師生心靈溝通的紐帶。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fā)現,日記是學生情感的寄托、煩惱的傾訴,可以為作文打基礎,不僅能拉近師生關系,而且對于教師的工作也是一種促進。
關鍵詞:日記批改;學生;心靈溝通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從教十年來,批改作業(yè)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讓我真正了解學生心聲、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的是日記的批改。
一、日記是學生情感的寄托、煩惱的傾訴,日記批改的過程就是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的過程
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中學生已經不像小時候那樣,把自己的心事都向父母傾訴了,可是成長的過程中,煩惱在所難免,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想向師長求助又羞于開口時,日記就是他們最好的表達方式。借助日記,學生把自己的心事傾吐出來,讓自己信賴的老師去看,這個時候,小小的內心總是滿懷期待,希望老師能認真看自己的日記,能夠給自己提出有用的建議。比如,有一位新轉學來的女生在日記中寫道:“老師,我感覺很不適應新學校的生活,我在這兒沒有一個朋友,感覺很孤單……”我在批語中寫道:“你肯對老師說出你的感受,說明你已經把老師當朋友了,就讓老師來幫助你適應新的生活吧!”之后,我專門安排了班里幾個女生和這名新生交朋友,帶著她一起活動,和她一起討論問題……慢慢地我發(fā)現這名女生變得開朗起來,很快適應了學校的新生活。這名女生后來還在日記中特別感謝我對她的幫助,我也為她能夠融入我們這個班集體深感欣慰。
作為語文老師,我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因為語文老師不僅要傳授學生文化知識,還要對學生的人格塑造、世界觀、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所以每當看到學生日記中的情感訴說,我總是會認真批改,用心去寫下一句句批語,為學生指點迷津,讓學生感受到我的真誠,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在日記中向我咨詢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我也樂意讓日記這條紐帶拉近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二、寫日記可以為作文打基礎,日記批改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發(fā)現學生的不足,為學生指明寫作改進的方向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作文分值在初中語文考試中占據很大的比重。作文訓練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校安排每周一次的作文課,對學生作文水平的真正提高顯然是微不足道的,這就需要重視日記這個作文的輔助手段,來加強訓練。在日記批改中,我能夠發(fā)現學生的點點滴滴的進步,或者是一個好詞的運用,或者是感情的真實表達,抑或是一個新穎的觀點的論述,都讓我欣喜不已。這個時候,我會在批語中不吝贊美地表達出我對學生取得的進步的肯定與鼓勵,以及我期待他的更大進步。比如,有一位同學寫作水平一般,每次都是平鋪直敘,甚至語句不通,可是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日記——寫一位熟悉的人,這位同學寫的是《我的爺爺》,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從小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最疼愛我的就是我的爺爺。爺爺六十多歲了,還在堅持打工,因為爺爺要掙錢供我上學。爺爺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給我吃,我喜歡的新衣服、想要的任何東西他都給我買,可是他自己卻總是穿著別人送的替換下來的舊衣服……爺爺,我長大后一定要好好孝敬你!”雖然日記中并沒有用到優(yōu)美的詞句,卻字字句句發(fā)自肺腑,寫出了孫女和爺爺之間的深情,我提筆寫下了這樣的批語:“語言樸實,感情真摯,表達出你和爺爺之間的深情,以后的日記和作文中也可以借鑒這種寫法,相信你的日記、作文水平一定會大有進步的!”果然,這位學生大受鼓舞,日記水平也逐漸有了提高。
當然,面對學生日記中的不足,我也會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改進意見,讓學生明確問題之所在,從而在以后的日記、作文寫作中避免類似問題的發(fā)生。每一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在日記批改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做到適時的一對一指導,實現老師跟學生“面對面”的交流。
三、日記批改的過程,不僅拉近了師生關系,而且對于教師的工作也是一種促進
常常在日記中我會看到學生對于老師的關注,也許我一個不經意的表情,也會被學生捕捉到,在日記中記錄下來。比如,有一次我心情不太好,學生在日記中寫道:“老師,你身體是不是不舒服,要是難受就去醫(yī)院看看?!蔽也唤麩釡I盈眶,為孩子的懂事,同時也頓悟,不管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要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這樣才不會辜負孩子們對我的關心和對知識的渴求。
有一些學生在日記中經常會用到一些新詞匯,這也促使我不斷積累新詞匯、新用語,不斷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世界;還有的學生在日記中會提問我一些問題,有一些是我也不會的,這就促使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從而為教學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
日記批改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一個班四五十人,每周至少兩篇,批改的過程是辛苦的,但是我卻樂在其中。我在日記的批改中,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實現了與學生心靈的溝通,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