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華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查閱資料,了解動物特點。
2.學會正確處理資料,為習作服務。
3.學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描述動物,吸引讀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向大家介紹動物時,要說清楚它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及特殊本領,表述要準確。
難點:把圖片和文字結合起來,給動物設計一張名片。
【課前準備】
生:搜集一些動物的圖片或動手制作動物名片、卡紙等。
師: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猜謎導入
1.師:同學們喜歡動物嗎?那你們去過動物園嗎?今天胡老師就帶你們去動物園走走,想去嗎?
師:不過,想要觀看這些可愛的動物,必須闖過一道謎語關,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這個信心接受挑戰(zhàn)?
師:那聽好了,(點開課件)胡老師這有四個氣球,分別藏著四個謎語,你選擇一個氣球破開,看看自己能不能猜出,其他同學如果知道答案,別急著告訴他,但可以舉手,明白嗎?
(1)頭戴翡翠小花帽,身穿鮮艷五彩衣,常把尾巴展開來,夸耀自己多美麗。(打一動物)
(2)看看像只貓,其實是只鳥。夜夜去放哨,田鼠跑不了。(打一動物)
(3)黑毛亮,白毛白,圓圓胖胖惹人愛,攀得高,爬得快,嫩筍野果當飯菜。(打一動物)
(4)小貨郎,不挑擔,背著針,滿地竄。運送果子針上穿,遇到危險縮一團。(打一動物)
指名回答,生根據自己選的氣球作答,師根據學生回答,相繼追問從哪些方面猜出?(互相補充,旨在讓學生說出動物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特殊本領等)
2.師:孩子們,恭喜你們,闖關成功。動物園里的小動物一定等急了,咱們趕緊出發(fā)吧。
3.今天咱們乘坐的是和諧號動車,同學們,你們坐穩(wěn)了嗎?
二、言為心聲,介紹動物
師:咱們的車開得可快了!動物園到啦!動物園里可熱鬧啦,同學們,睜大你們的眼睛,看仔細了!動物園里到底有哪些動物?(播放課件)
1.指名說
師:你看到了哪些動物?
師:如果能用上(兇猛、淘氣)的(獅子、小猴)就更好了。
其實動物園里的動物還有很多很多,在這許許多多的動物中,你最喜歡哪種動物呢?
指名說。
師: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嗎?
指名說。
師:能不能具體說說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它(可愛、漂亮)?
2.說得真好!這節(jié)課咱就來舉行一次“動物名片設計大賽”,給自己喜歡的動物設計一張名片。(師板書:動物名片設計)
三、學習例文,了解名片
1.師:在設計之前,咱們先來看看一位名叫薛愛華的同學為鯨設計的名片。請同學們打開課本89頁或者看大屏幕,邊聽老師讀,邊想:她是怎樣向我們介紹鯨的?
師讀例文:我的名字叫鯨……
2.師:看了薛愛華同學為鯨設計的名片,你有什么啟發(fā)?
3.師:薛愛華同學是怎樣向我們介紹鯨的?
指名生答(相機板書:列數字、作比較)
4.她還向我們介紹了海龜呢,誰愿意來讀讀?
師:現在,請你看著圖片,想象自己就是海龜,你該如何很高興地向大家介紹自己呢?
指名讀例文:你們可能在電視里和水族館中看過我……
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位小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海龜的?
指名回答。
師板書: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特殊本領。
5.師小結:是的,給動物設計名片,其實就是把這種動物當做自己來進行介紹,因此可以用第一人稱來寫,并采用適當的方法把特點介紹清楚;此外,還可以配上動物的圖案,可以剪貼,也可以自己動手畫,做到圖文并茂。現在,我們要為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設計名片了。希望你設計的這張名片能與眾不同,別人讀后,對這種動物會有所了解,也能喜歡上它,課前,老師請大家搜集了你最喜歡的一種動物的資料,并進行整理,現在你可以把它拿出來,設計的時候參考參考,動筆吧!
四、放膽習作,自如表達(配上輕音樂)
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內容設計動物名片,可以在作文本上畫有關動物的圖;也可以用卡紙、皮紋紙直接剪成動物的樣子;還可以用上剪貼畫、相片等。師巡視,個別輔導。
五、自主修改、互相欣賞
1.自改
師:已經寫好的同學可以把自己設計的名片認真地讀幾遍,把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改一改。
2.互動
師:自己修改滿意了,把你寫的文章讀給同桌聽聽,征求一下同桌的意見。
(瞧,這邊的同學能把自己寫好的名片讀給同桌聽,并征求同桌的意見。這很好,其他同學也可以這么做)
同桌互讀互改。
3.展示,師生評議
師:誰愿意將自己設計的名片展示給大家?
請一名學生拿著自己的作品到展示臺前,請他讀自己的文章。
師提醒學生認真傾聽,參與修改:沒有寫完的同學也請放下手中的筆,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同學設計的名片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師生互評互改。
師:我們班的同學真不錯,遺憾的是下課鈴聲響了,還有很多同學的名片沒有展示出來,不過沒關系,課后再把你的名片讀給家里人聽,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把名片設計得更好!下周我們在班上舉行一次動物名片展覽會,到時看看誰的名片最受大家歡迎,今天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
附板書:
設計動物名片
(可以用第一人稱)
外形特點 列數字
生活習性 作比較
特殊本領 舉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