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國鋒
摘 要:初中化學教學信息化是必然的改革趨勢,也是新時代對其教學的基本要求。信息化意味著可以用更加簡潔的方式來獲得知識、存儲知識和傳播知識,教學手段更新,利用投影、電影等,結(jié)合圖畫和聲音展開教學。
關鍵詞:信息化;初中化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8-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101
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靈活,能夠降低時空對求知帶來的影響,人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給初中化學賦予“信息化”的標簽,使其增加動態(tài)感、信息量大、交互性強的特點,變抽象教學為形象,使其有更加直觀的轉(zhuǎn)變,提高了化學教學效果。從學生的角度,開放他們的學習思維,提供新的學習手段,更使得學習過程充滿趣味。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還須注意對教學質(zhì)量的控制,在豐富課堂的同時也突出重點,更要做到直觀形象又突出科學性,對課件進行多次修改,增加新的內(nèi)容,強化教學效果。當然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不斷的引導,幫助提高。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供多樣的學習角度
化學學科相對要抽象一些,因為一些微觀的變化我們并不能很清晰地看到,只能通過一些外在的現(xiàn)象變化來進行化學推測,并通過模型的方式進行學習。初中生剛剛接觸化學學科,對其微觀與宏觀的關系把握不準確,如果采用純文字教學,容易造成學生對知識的反感和畏懼。傳統(tǒng)灌輸?shù)姆绞綗o法展現(xiàn)化學知識的靈活性,在信息化時代更是“遜色”很多,所以靈活結(jié)合信息化的教學方式,賦予傳統(tǒng)教學新的特征,符合化學學科和學生需求。信息化時代有多樣的教學途徑,如投影教學,將圖片、電影等投射到電子屏幕上,學生可以觀察的視野范圍變大,學生位置對視野的影響也降低。而且形象、鮮明、清晰的圖像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的化學世界也是非常有趣的,可以增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學習“燃燒”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們都能回想起燃燒的畫面,但是很少有人近距離觀察過,現(xiàn)實條件也是不允許的,會產(chǎn)生一定的傷害。但是用多媒體展示燃燒畫面,熊熊的火焰,學生可以任意進行觀察,并發(fā)現(xiàn)火焰的狀態(tài)、特點等,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學生通過對圖中燃燒影片的分析很容易得到答案。為了進一步引起學生對“燃燒”的認識,了解他們的危害,可以播放近年來的一些火災視頻,一來增強學生的火災防范意識,二來還能夠增強學生對消防員這個職業(yè)的尊重,由此可以引申如何消滅火災的方法,根據(jù)燃燒的條件進行反向推導,這也是很重要的學習點。其他的化學知識點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先從原理分析,然后進入生活實例,最后反思總結(jié),這些通過信息化教學都能夠?qū)崿F(xiàn)。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信息化能夠帶給學生多感官的“享受”,使他們可以尋找到多處促使其學習化學的理由,并且在保證學習質(zhì)量的同時,感覺到學習樂趣,也將發(fā)展為課下學習的動力。
二、增強化學教學的直觀性,開展模擬實驗教學
化學是微觀和宏觀的集合,宏觀通過一些實驗現(xiàn)象可以獲得,但是微觀世界卻難以展現(xiàn)。通過多媒體將假想的分子模型真實化,利用動態(tài)圖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在宏觀現(xiàn)象背后的微觀變化,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寫化學方程式,解釋化學現(xiàn)象時會更加有理有據(jù)。信息化為初中化學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世界,學生可以在這個世界中看到本難以看到的事物,也就更容易理解。在利用多媒體展示微觀事物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視覺選擇性,采用多種色彩加以表示。講課多媒體資源的獲得可以是自己制作,也可以是從網(wǎng)絡上下載后再進行修改,需要教師緊扣本節(jié)課的主題,絕不能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并且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修改,完善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盡量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學習體驗。
除此之外,信息化時代下,一些原本難以進行的化學實驗也可以通過教學視頻來實現(xiàn)。實驗是化學的靈魂,但是因為設備或是安全問題,一些化學實驗很難真正操作,如果知識口述或是讓學生看教材中的內(nèi)容,很難發(fā)揮效果。利用多媒體可以降低這些弊端,一些無法由學生或教師操作的實驗可以通過視頻演示完成,教師還能夠隨意暫停,進行更加詳細的現(xiàn)象講解。在實驗視頻的講解中,教師要作為一個引導者,由學生反思實驗現(xiàn)象,提出實驗結(jié)論,并觀察視頻中一些好的實驗習慣等。讓學生感覺到似乎是自己在做實驗,這時就能夠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了。還有一些趣味實驗或是化學魔術等,可以作為課堂導入,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鋪墊良好的教學氛圍。
三、開發(fā)新的學習場所,實現(xiàn)課上課下無縫連接
信息化時代對學習者來說,基本實現(xiàn)了隨時隨地可以上網(wǎng)學習的狀態(tài),這一點也啟發(fā)初中化學教學,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巧妙利用。信息化時代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師生之間也不例外,學生可以通過微信、qq等工具與教師進行及時的交流,將自己不會的題目“拍”下來,傳給老師,老師可以提供思路,一兩句話就能夠“點醒”學生,繼續(xù)做其他題目。而且在學生完成作業(yè)之后,可以立刻傳給教師,教師不需要再等到第二天去批改作業(yè),能夠高效批改完成,第二天直接進入講解環(huán)節(jié),否則講解習題的時間一拉長,學生很可能就忘記了當時自己的解題思路了。利用信息化,學生也能成為小老師,在課下通過網(wǎng)絡資源搜索或是直接由教師提供的微課視頻,學生能夠?qū)χR點進行提前的學習,甚至可以在課堂上代替教師講課。當他們的思路中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及時指出,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一來,學生的思路能夠更加清晰地展現(xiàn)在教師面前,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程度更能把握到位,對后續(xù)的教學安排有啟發(fā)意義。另外,化學也是一門生活科學,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也能用化學原理來解釋。學生可以利用網(wǎng)絡隨時向教師提問問題,養(yǎng)成愛問、勤問的好習慣,而這些化學知識也很可能成為教材中的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提前掌握。
總之,信息化時代下,初中化學教學要緊密結(jié)合“信息”二字,讓化學知識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并通過信息化的科技工具,直觀展示化學知識,豐富化學見聞,提高對化學的理解力。
參考文獻:
[1] 管麗娟.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研究[J]. 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6(11):95.
[2] 蔣曉輝.新課改下中學化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12(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