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海華
摘要:信息技術教育是當今高中教學中新開設的課程,它具有基礎性、工具性的特點,其根本目的就是提升高中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適應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
關鍵詞:興趣; 課堂氛圍; 創(chuàng)新精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教育模式從應試教育逐漸向素質教育轉變。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如何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興趣,最終提高學生信息的素養(yǎng)和能力,就成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那么,如何提高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呢?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良好的信息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知識乃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成功的教學是必須喚起學生對學習的動機與興趣。要想學生樂于學習信息技術,就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因為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能推動學生探求新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達到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
1.為學生營造濃烈的學習氛圍。首先讓學生明白在當今信息時代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在信息化的社會里,互聯(lián)網傳遞的信息遍及每個人的生活,各種新科技的應用都離不開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這就是信息技術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的巨大影響。但社會中正缺乏這種信息技術應用型的人才,老師和學生都要重視起來。
2.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興趣也是學生探究和開展創(chuàng)新活動的動力,而這種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正是當今人才所要必備的品質,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成為知識的探索者,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如此,我們的教學工作便會進行得相對順利,否則很難看見成效。
3.改變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早已與新課改的理念背道而馳。在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所擔任的僅僅是一個組織和指導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角色?,F(xiàn)在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就特別好,課堂不再是老師的獨角戲,讓學生們也適時地扮演老師的角色。為了扮演好小老師的角色,學生們會在課下做許多準備工作,這培養(yǎng)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意識,當然也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課堂上共同探討問題,也產生了較好的聽課效果,提高了學生們的積極性。
二、充分研究教材,設計教學任務,豐富課堂教學
教學所使用的教材,理論性的東西較多,盡管現(xiàn)在教材的編寫圖文并茂,盡可能地減小了書本知識的枯燥程度,但學生對理論性的東西還是產生抵觸情緒,不太愿意學。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老師要積極的做好備課準備,在課堂上突出重點,剖析難點,引領學生疏通教材的知識點,查閱相關資料,拓展教學內容。此外,還要精心的設計課堂教學任務,明確教學目標,盡量做到讓課堂內容少而精。由于學生掌握知識和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有所不同,老師要盡量做到制定適合多數(shù)同學的教學計劃。至于怎么設計,就要靠老師的精心安排了。我覺得首先要明確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其次選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策略傳授知識,最后要給學生留有思考和討論的空間,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課堂上不是只有講授和練習,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智力游戲活動,雖然這些不是課堂必備的,但卻可以讓課堂變得活躍,豐富教學內容,營造出和諧進取的課堂氛圍。
三、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強化實踐操作
在新課改的面紗揭開后,教師從原來課堂的主角變成了配角,僅僅擔任了課堂教學工作的參與者和指導者,而今的嚴師也卸下了面具,變得和藹可親起來。教師們在課堂上是知識的傳授者,課下也應與同學生們加強交流與溝通,讓學生們對自己的課堂做出評價,適時地加以改進,對一些學習較差的學生給予補課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更加努力地學習,老師就是要在課堂上當學生的榜樣,課下又做學生的朋友,這樣才能與學生們建立好良好的師生情誼。當有一份情誼存在于你的課堂上之時,你就會覺得教學很容易進行,而學生們也因你的親切,而更加愿意學習這門課程,這就營造了一種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課堂氛圍。
信息技術這門課注重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它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對計算機的操作,所以在上機課程當中,老師一定也要督促學生們學習操作計算機設備,為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奠定基礎。老師們要堅決組織好課堂,明確課堂任務,讓學生們切實學習到知識。現(xiàn)在一般學校的機房使用都相對緊缺,所以學生們的上機課時也較少,所以老師應提前把上機內容給同學生們講解,爭取讓他們在課堂上有較多的鍛煉機會。
四、夯實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采用多媒體教學后,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輕松了,但這種快節(jié)奏、大容量的教學模式,可能讓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并不是很牢固,因此每堂課之前,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們溫故知新,夯實學習基礎,接近課堂尾聲的時候也適當做下課堂小結,貫穿一下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當然,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可以成立學習小組,相互交流討論,讓不同思想火花相互碰撞,激勵學生們的求知欲。開展關于信息技術的比賽,對交上優(yōu)秀作品的同學提出表揚和獎勵,并將他們的作品展示出來,讓更多的同學能參與到其中,激發(fā)他們對這門課學習和鉆研的熱情。當學生們花較多時間主動思考,努力學習的時候,就是在挖掘他們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給他們多點思考空間,多些表現(xiàn)機會,多些成功的體會,將會使他們在創(chuàng)新這條道路上走的更遠。
教學成效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只有專注于課堂,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才會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開拓精神,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