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詠耀+王莉麗
【摘要】高職英語教學是在遵循國家職業(yè)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明確學校培養(yǎng)目標,落實好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不斷推進教學改革。本文從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學習狀況出發(fā),進而探索一系列高職英語教學實用性改革的策略,培養(yǎng)出實用性的高職專業(yè)人才。
【關鍵詞】高職英語 教學改革 實用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01-01
一、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學習狀況
1.教學方法單一、陳舊。許多高職英語教師仍在沿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式教學方法,即講解單詞、詞組、舉例、翻譯課文、練習等,沒有嘗試現(xiàn)代教育理論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即培養(yǎng)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和實際應用能力。
2.應試教學思想根深蒂固。不少高職英語教師始終沿用“應試教育”策略,理直氣壯地說追求合格率,甚至總結出應試的技能與技巧。應試教法采用的“滿堂灌”“填鴨式”等方式使學生成了解題的機器,頻繁的統(tǒng)考、統(tǒng)測使學生成了考試的奴隸,學生常常在精神壓抑的情況下苦學直至厭學。
3.對教材內容“挑肥揀瘦”。目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教材內容“挑肥揀瘦”,還是只講應試所需的單詞、語法、課文。學生的聽、說等能力的培養(yǎng)費時費力,且分值不高,很少訓練甚至不進行練習。
4.“聾啞英語”現(xiàn)象。高職學生尤其是理科高職生,大多數是男生,他們在中職或高中時英語就學得不好,進入高職院校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考試,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他們不重視,張口說英語的機會幾乎為零。聽力訓練時,他們習慣性地句句默翻成中文,增添了聽力的難度,聽到的是支離破碎的文章,使得有些學生干脆放棄考試的聽力部分。
二、英語教學改革的內容
1.轉變教學思想
要擺正教師與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位置,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重點,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和“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教學思想。高職英語教學有別于普通大學英語教學,它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即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聽說技能。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既要看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又要充分考慮到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做到教學內容與社會及個人需求之間的相適應與配合,開展高職英語的個性化教學。
2.課堂教學多樣化、立體化
(1)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已經不再適合時代的要求,它的沉悶與枯燥教學只會遏制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目前,國內外對英語教學法的研究成果喜人,各種各樣的英語教學法也層出不窮,如聽說法、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教師要熟悉各種教學法,了解它們的優(yōu)缺點,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生動化、多樣化,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動機,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2)教學手段的立體化。當今的高職英語課堂既要有課本+粉筆+黑板的課堂講授,更要利用時代與科技發(fā)展的成果,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枯燥的課本內容立體化、形象化地呈現(xiàn)在課堂上,擴大語言的輸人量,使得教學信息量大,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學形式多樣,從而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此外,要充分利用當今網絡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在教師的幫助與指導下讓學生充分利用豐富且方便的網絡資源,逐步形成高職學生網絡化自主性學習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
3.優(yōu)化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
根據高職高專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優(yōu)化英語課程結構既要充分保證課程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合理安排各門課程的先后順序和銜接配合;又要充分反映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步伐。英語教材的編寫和編排應當突出高職的職業(yè)特色。遵循英語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和結合專業(yè)特色是編寫高職英語教材必須遵守的兩點要求,即高職英語教材應該把英語知識跟專業(yè)特色相結合。一套優(yōu)秀的高職英語教材應當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初級階段的教材應當以英語基礎知識為主,且注重初級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2)中級階段的教材應當在初級階段教材的基礎之上慢慢融入適當的專業(yè)詞匯和專業(yè)知識的內容。(3)高級階段的教材應當以專業(yè)英語為主,即教材要突出專業(yè)內容。
4.強化第二課堂
“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重點,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為方向”的教學思想要求教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做到充分利用第一課堂,不斷開發(fā)并強化第二課堂,盡量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組織各類英語社團并組織籌劃各種活動項目與比賽,盡量邀請外籍教師參與,為學生創(chuàng)造全方位的校內英語語言交流環(huán)境,通過各種辦法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第一課堂主要是語言輸入的過程,語言輸出的部分很少,只有通過第二課堂的課外活動學生才有更多的語言輸出機會,才能提高實際應用技能,尤其是訓練聽說技能。第二課堂可以彌補第一課堂教學中難以實施實踐活動的缺憾,滿足學生學習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英語教師素質
高職英語的重點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及聽說技能,所以高職英語老師必須具備堅實的英語基礎知
識,較強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聽說水平能力。在課堂上,高職英語教師要學會利用一切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用淺近的英語解釋課文的難點,等等。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是實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相應高職英語教師注重自己的英語實用水平和教學水平,然后是研究水平。在高職英語教師的選擇上不能一味地追求應聘者的高文憑和高研究水平,而應該注重教師的英語實用水平和教學水平。
三、結語
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的轉變促進了教學模式向多樣化方向發(fā)展。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著重強調學生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實行情景性教學、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參與語言實踐,促進語言交流。
參考文獻:
[1]何艷.基于職業(yè)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培訓,2016(2).
[2]唐丹,謝水瓔.基于學生學習需求分析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J].廣西教育,2015(10).
[3]徐小貞等編寫,徐小貞.高職英語教育理論與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鄧春梅.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出路[J].中國成人教育,2009(1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