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俊嵐 高瑀 曹書豪 朱東弼
【摘 要】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互聯(lián)網已成為傳遞信息的主要媒介,也成為現(xiàn)代大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新途徑?;ヂ?lián)網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以至于思想觀念都產生著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本文分析互聯(lián)網+時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作用的有效方案。
【關鍵詞】互聯(lián)網+;學生干部;溝通能力
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新時代,信息正以其無與倫比的速度更換著,隨著這場信息颶風一起撲面而來融入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還有網絡這個熟悉卻又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的產物。當代大學生是最早接受互聯(lián)網的群體,他們受互聯(lián)網的影響也最大,給大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全新變革。不能忽視的是,互聯(lián)網也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網絡資源復雜多樣,良莠不齊,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使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個性與特點。
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精英代表,是學生活動中的主力軍,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1]。那么,面對互聯(lián)網時代的大學生,學生干部應該如何做到學生工作的執(zhí)行者和協(xié)調者,做好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作用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分析互聯(lián)網+時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作用的有效方案。
1 互聯(lián)網+時代大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互聯(lián)網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xiàn)了全球信息共享?;ヂ?lián)網給大學生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庫,并在廣闊的知識海洋里遨游,開拓視野,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此同時,互聯(lián)網也會給大學生帶來負面影響,會產生諸多問題。
1.1 不適應大學生活,沉迷于網絡游戲,荒廢學業(yè)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轉型的重要階段[2],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上大學后,相對于高中的學習課程比較輕松,閑暇時間又多,擺脫了班主任和父母束縛,便花費大把時間在網絡上?;蛞蚴矣雅笥训挠绊?,接觸了網絡游戲,加上自制力比較差,對事物的認識判斷有限,很難把持住自己,便整日沉迷于網游中的虛擬世界,不能自拔。原本高中時成績名列前茅,如此一來,荒廢了學業(yè),導致掛科,甚至被逼退學。電腦會產生輻射,長時間玩游戲容易導致近視,脊椎病等;由于不合理上網而導致猝死的事件,在當今社會屢見不鮮,已經不值得讓大家感到驚訝了。
1.2 過分依賴網絡,嚴重影響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交流與溝通
青年時期是人格形成和發(fā)展的主要時期,也是個體的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并趨向成熟的階段。如今的大學生,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思考和行為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集體生活,一旦離開家庭進入大學后,就會遇到種種不適應,其中尤為重要的就是人際交流問題[3]。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進入大學后,人際關系相當復雜,部分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周圍的人際關系,使交流和溝通受到阻礙?,F(xiàn)在微信、qq等網絡社交平臺五花八門,更多大學生對現(xiàn)實社會感到厭倦,逐漸開始依賴于網絡虛擬環(huán)境。在網絡上,他們十分健談,表現(xiàn)出很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但在現(xiàn)實交往中,卻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膽怯害羞,與網絡上的他們相比就是天壤之別。最終使其重度依賴于網絡,患上“網絡依賴癥”而不愿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交往,逐漸與老師同學之間的感情聯(lián)絡淡化,對外界漠不關心,使得其變得性格孤僻,人際交往也產生障礙。
1.3 網絡道德失范,法制觀念淡化
大學生網絡違法犯罪也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現(xiàn)象。大學生普遍上網,能較好的掌握網絡技術。然而,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尚未完全成熟,缺乏社會經驗,其自控能力又相對有限。他們對我國網絡法規(guī)了解不多,網絡法規(guī)知識缺乏,法制觀念淡化,加上網絡具有一定的隱秘性,使大學生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甚至違法犯罪[4]。大學生在網絡世界中的不自律意識也會影響到現(xiàn)實世界中的行為,特別是一旦這種網上肆意放縱的習慣養(yǎng)成后,很容易使他們在現(xiàn)實世界中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
同時,網絡社會是一個虛擬社會,一些大學生對網絡社會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差,認為不需要為虛擬社會中所發(fā)生的事承擔責任。也有的大學生,利用網絡竊取他人信息、隱私,并滋生一種成就感。
2 互聯(lián)網+時代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作用的有效方案
面對新時代的大學生,學生干部不能再以陳舊的方式在管理學生,要找到適合新時代,適合新潮流的方法來正面引導大學生。
2.1 充分利用網絡,積極融入學生群里,進行正面引導
學生干部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媒體社交軟件平臺,主動融入學生群體,提高自身的親和力和信譽度,贏得同學們的信任和尊重,而不是以命令的方式來推動大學生。我們可以通過朋友圈、微信平臺等途徑來傳遞正能量,發(fā)有意義的事物,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也可以通過網絡聊天來了解那些平時比較孤僻的學生,和他們成為朋友,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上的困難,帶動他們改正沉迷于網絡游戲的缺點,慢慢使他們的大學生活走向正軌。針對個別突發(fā)事件,要第一時間搶占話語權,從專業(yè)的角度進行分析、解讀,引導大學生理性對待網絡熱點問題,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2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創(chuàng)造相互交流與溝通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現(xiàn)實溝通能力
學生干部應多多舉辦有意義且同學們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們參與進來。舉辦文體活動,像本專業(yè)舉辦的師生球賽、素質拓展訓練、迎新生晚會等,讓同學們走出寢室,不僅能促進老師和同學們間的感情,讓彼此更加熟悉,還能鍛煉身體,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舉辦知識競賽或學術活動,可以讓同學們鞏固專業(yè)知識,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舉辦活動的目的就在于讓大家不再沉迷于網絡,而是多接觸現(xiàn)實社會,與同班同學多多交流,慢慢擺脫對網絡的依賴。
2.3 發(fā)揮橋梁作用,做好老師的助手,預防網絡道德失范現(xiàn)象
學生干部是溝通同學與教師的橋梁。因此,將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及時向老師反映;了解學生的情況和要求,能及時把學生“民意” 反映給老師,設法預防學生網絡道德失范、法制觀念淡化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要了解老師的教學特點、方式和要求,及時的化解和消除師生之間因溝通問題而產生的矛盾,使老師與學生之間關系協(xié)調,情感通融。另外,學生干部不只是負責上傳下達的工作,要學會做工作,要去想怎么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做完。這就要求學生干部在同學中作好宣傳、疏導和解釋工作。
總之,在當前互聯(lián)網快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對于高校的學生干部,要轉變觀念,適應新的時代,新的環(huán)境。要更加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幫助大學生擺脫網絡的束縛。面對“互聯(lián)網+”時代帶給我們的新問題,我們要不斷的探究和解決,使大學生不再迷茫于錯綜復雜的網絡中,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度過一個愉快又充實的大學生活。
【參考文獻】
[1]黨林夕,等.新媒體背景下高校90后學生干部的工作現(xiàn)狀與培養(yǎng)路徑探析[J].科技創(chuàng)業(yè),2015(5).
[2]陳連平.新時期大學生思想素質淺析[J].課外閱讀(中旬),2013(3).
[3]劉忠群,劉高峰.淺析網絡對溝通行為的影響[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4]曹云升.淺談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J].中國成人教育,2007(4).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