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祚香
摘 要:教材編寫內容是通過一系列篩選、研究,進而整合出小學教材體系。小學教育界通過對人教版教材選編與教學的長期研究中,得到了突破性進展,并提出了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觀念。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作為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載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通過加強對語文古詩的研究,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深度。重點以研究小學語文古詩的意義作為出發(fā)點,進而提出新的論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研究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小學古詩詞教學愈加重視。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領域對小學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能夠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積極作用,加強對小學教材古詩文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工作,通過深入古詩文找出其中的內在含義與規(guī)律,繼而為小學語文古詩文教育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提高小學古詩文教育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研究意義
(一)繼承、發(fā)展民族文化的基礎
小學語文作為啟蒙教育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古詩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古詩文作為古代哲人遺留下的作品,其不僅是教書育人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民族文化作為我國的文化瑰寶,繼承、發(fā)展民族文化是每個炎黃子孫的歷史責任。而古詩文作為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蘊含著諸多歷史文化韻味,也能夠使小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形成初步認識,實現(xiàn)民族文化繼承,為后續(xù)的歷史文化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古詩文教育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語文古詩文研究能夠有效深入古詩文當中,進而分析其中的內在含義,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古詩文的認識。現(xiàn)如今,人教版教材在我國小學教育領域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作為語文教育活動的重要平臺,很多專家、教師、家長都不斷開展研究,通過提高教育質量、教學效率、教育深度,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小學人教版語文教材中古詩文研究視域與論點
(一)課程標準視域
通過研究語文教材中古詩文的重要因素就是提高教育質量,加深古詩文教育深度。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了解古詩文的內在含義、提高學生的古詩文鑒賞能力,進而受到趣味與情操的熏陶,推動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例如,李白的《靜夜思》,該詩的中心句子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钡ㄟ^對《靜夜思》研究,結合李白的生活背景與所經歷的事情,可以分析出這種思鄉(xiāng)之情的深入,還蘊含著李白懷才不遇,對當時社會不滿的心情,為了避免沖撞唐代朝廷,進而通過思鄉(xiāng)之情加以掩蓋。古詩文作為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承載了我國千百年民族文化,加強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研究,是實現(xiàn)民族化、本土化教育的必然需求。從古詩文研究重點來說,古詩文研究更多的是為了服務于教育領域,進而深化拓展教育范圍,使古詩文不僅局限于詩詞背誦、理解,切實提高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深度,提高古詩文的教育效果,這也是古詩文研究的重要任務。
(二)古詩文中的美學視域
古人的智慧超乎想象,并將這種智慧融入古詩詞中流傳至今。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而很多古詩詞正是因為其中的美感才能流傳至今。古詩之所以能夠憑借短短幾句話表達出很多內在含義,也正是由于古詩文的美感所致。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該古詩文著重描寫廬山瀑布景觀,以“紫煙”“掛前川”“三千尺”“落九天”等詞匯形象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景觀,但在敘述文中至少要通過幾百字才能將廬山瀑布描寫的如此形象。由此可見,古詩文這種帶有想象的壓縮美感。再如,朱熹的《春日》,該詩文只有最后一句“萬紫千紅總是春”中才提到了“春”字,但在前三句都是描寫春天景象,即使人們只讀前三句,也能夠想象到該詩文主要描繪春天,這就是古詩文內在美感的魅力。
(三)古詩文中的心理視域
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研究工作,不僅局限于如何加深教學深度、提高教學質量,也要涉及學生的心理以及使學生對古詩文產生興趣的方法,這也是當今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由于小學生的認知程度較低,而古詩文中常常帶有一些隱藏色彩,這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因此,通過古詩文研究工作,能夠充分挖掘小學生的內在心理,以及學生的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不斷深入研究古詩詞與小學生興趣的契合點,找出學生內心與古詩詞的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構建符合小學生自然發(fā)展的古詩詞教學資源,保證古詩詞教育的合理性與針對性,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
加強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研究工作,能夠有效提高小學古詩文教學質量、教學深度,保障小學語文古詩文教育的合理性與針對性,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的責任。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要加強古詩文研究工作,不僅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更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繼承與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余清華.引領學生走進詩的殿堂:淺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5(2):22-23.
[2]丁道群.動畫呈現(xiàn)方式對小學四年級學生古詩學習的影響[J].課程·教材·教法,2008(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