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詣軼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小學語文也面臨著一系列改革,而識字又是語文教學中最基礎的部分,是學好語文最基本的要求,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識字教學中學習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識字技巧呢?以小學二年級語文為例,談論一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教學策略”這個話題,希望能對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有效教學;應用策略
一、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其綜合性強,涵蓋了拼音、漢字、閱讀、寫作及這幾方面的綜合,同時它還是一種重要的語言交流工具,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由此可見,學好語文對我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而識字又是語文教學中最基礎最關鍵的部分,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識字教學中學習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識字技巧,是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
新課改明確規(guī)定,要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那怎樣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現(xiàn)在我們引入一個新的名詞——有效教學。
二、有效教學
所謂的有效教學就是指教師通過采用一定的教學方法或教學理念,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教學目標或者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等,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它是新課改背景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強調了以學生為課堂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它還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三、有效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好課程的關鍵所在,在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主體,經(jīng)常是把這一節(jié)學習的生字直接讀給學生或者帶著學生直接讀,學生只是機械地跟著教師讀,并沒有真正地認識這個生字,等在課文中出現(xiàn)時可能就不認識了,而新課改則強調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以“找春天”中的“脫”為例,教師可以根據(jù)這個時期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觀看圖片、動畫等特點,先用圖片向學生展示“脫”,然后教師通過“脫衣服”這個動作讓學生猜測這個字的含義,立刻激起了學生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正確地讀出這個字的拼音,這樣學生就會很輕松地掌握這個字的讀音,并能正確地認識這個生字,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采用生活化策略,便于學生識記
只要我們細心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語文,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策略,增加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自信心。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只單純地教給學生怎么讀、怎么寫、怎么記這個字,但由于有的字比較難寫、難記,因此,學生就會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而這時如果教師把生字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學到的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出現(xiàn),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如“滿”,教師可以和學生考試得滿分聯(lián)系在一起,“飄”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飄柔洗發(fā)水來聯(lián)系,這樣便于學生識記。
3.采用趣味化策略,提高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小學生的識記,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識記,大多是無意識記占主導地位,識記的目的性還比較差,但對于一些有趣的事卻能記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充分利用無意識記來提高學生有意識記的能力。如歌謠法、故事法、猜字謎等方式都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加深記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在學習“晴”時,學生容易和“情”混淆,而學習“清”時又經(jīng)常和“請”混淆,為了讓學生正確區(qū)分并正確使用這些字,教師可以用猜字謎的形式,讓學生識記,即:言來互相尊重(請),心至令人感動(情),日出萬里無云(晴),水到純凈透明(清),猜字謎的游戲,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很輕松就能正確區(qū)分這幾個字。
4.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根據(jù)拼音而識字的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如有的學校開展了每天20分鐘課外閱讀的活動,并定期評比閱讀之星來增加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才開始閱讀,學生可能感覺有點費勁,認為有很多不認識的字,只有借助拼音才會讀,因此,閱讀的積極性不高,這時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監(jiān)督,來完成課外閱讀的過程,慢慢的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的字越來越多,逐漸喜歡上了閱讀,因為課外閱讀不但可以幫助我們識字,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總之,以上我們從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采用生活化策略、趣味化策略以及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四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當然,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摸索、探究,無論是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必須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艷霞.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快樂識字方法[J].新西部(理論版),2012(Z3):229.
[2]馬勝科.義務教育階段識字寫字教學的目標要求與教學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