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p>
【關鍵詞】 歷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科學建組;把握時機;明確 目標;全面總結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1—0066—01
新課程下的歷史教學要求學生“動”起來,把“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通過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使整個課堂“活”起來。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無疑為歷史課堂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科學建組,合理分工
1.合作小組一般以4~6人為宜,每小組的成員都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再根據(jù)每人的特點分配任務,組內(nèi)各成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避免優(yōu)等生以自我為中心,又避免學困生在合作中產(chǎn)生依賴之心。我在歷史教學中是采用6人合作小組制:一般以兩個優(yōu)等生(一名為組長,主要負責召集和組織討論活動)、兩個中等生(一名為記錄員,主要負責記錄整理小組成員的觀點)和兩個學困生(一名為發(fā)言人,討論結束后,代表本組成員負責在課堂上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介紹)為主要構成原則。
2.小組成員的分工一般以周為單位進行階段性調整,依次輪流擔任,這不但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也改變了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在這樣的合作小組中,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強弱,學習成績有高低,學習方法有異同,學習交流時可以做到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優(yōu)等生可以得到發(fā)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學困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同學們在學習中各有所得,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二、把握時機,有效合作
適時、恰當?shù)匕盐蘸献鲗W習的時機,對于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真正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在重點、難點、疑點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認識活動中出現(xiàn)思維障礙而無法排除時,也就是教學的重難點。這時,教師有意識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小組合作力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共同探究,有利于攻克“教與學”的重難點,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與協(xié)作精神。
2.學生意見不統(tǒng)一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把有爭論價值的疑點適時下放到小組中,讓持有相同意見的學生一起合作,與對方爭辯,在辯論中明晰正誤。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強競爭意識,還可以節(jié)省時間。
3.一個問題有多種答案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伴_放性”問題其解題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地去思考,需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種策略和結論。這樣,合作時機的恰當把握,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了主動性,活躍了思維,學生不僅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學習歷史的方法。
4.問題涉及面大,學生回答不全面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思維往往是不夠周密的,涉及知識點較多,或需從多方面說明問題,總表現(xiàn)得說三拉四,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完整答案,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是有益的。
三、明確目標,獨立思考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他們需要知道為什么要進行合作,合作學習有哪些要完成的目標,如果目標不明確,那么合作往往就流于形式。合作學習應該是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的,而不是盲目的合作。首先是合作前的獨立思考,在小組合作前,先讓每個學生去做一做,想一想,然后向同學介紹,這樣同學之間可以相互暗示,相互補充;其次是合作中的獨立思考,由組長負責,一人說其他人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半獨立的思維狀態(tài)。我認為合作學習的基本程序應該是:教師或者學生提出問題——學生獨立靜思(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見解——組內(nèi)提出質疑——歸納全組的意見——全班匯報交流——師生歸納升華——課后練習反思。
四、全面總結,評價激勵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宜采用組間、組內(nèi)相互評價、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并將其成果及時、恰當?shù)赝怙@物化,以完善小組合作學習。另外,平時的動態(tài)評價應貫穿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全過程。我對學生的評價一般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每節(jié)課組內(nèi)互評加上組長評價組成,完成對每位組員的評價,最后期中、期末評出本組的優(yōu)勝組員;另一部分是每節(jié)課由教師評和組間互評組成,完成對每一小組的評價,期中、期末評出優(yōu)勝小組和優(yōu)秀組長。本環(huán)節(jié)大約2~3分鐘。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