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琴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學,安徽合肥,230031)
摘 要: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一個嶄新的教學理念——留白,它以獨特的姿態(tài)走進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用各種美妙的空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彰顯出思想品德課張弛有度的無窮魅力。如何巧用留白藝術(shù),讓思想品德課的情感迸發(fā)?留白應在以境生情時、以疑生情時、以味生情時、以情動情時。
關(guān)鍵詞:留白 情感 情境 道德情操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思想品德課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長期以來,受制于應試教育和開卷考試,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改革一直舉步維艱。少數(shù)教師忽視思想品德課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導致思想品德課教學與當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嚴重脫節(jié),更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背道而馳。因此,實施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在思想品德課中踐行情感教育勢在必行。本文試就如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留白技巧,讓思想品德課的情感真正“活”起來,從而提升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作實踐探究,以求教同仁。
一、留在以境生情時
留白藝術(shù),原本是國畫創(chuàng)作中一種“計白當黑”的構(gòu)圖方法,虛實相映,無畫處皆成妙境,激發(fā)欣賞者無限的遐想。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筆者認為,無論是從日常的教學導入,還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均應有意識地留幾處空白讓學生去自主探究、思索,進而達到消化、吸收、提高道德情感的目的。這種留白藝術(shù)技巧的運用,一定會還原思想品德課本該具有的無窮魅力。在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是優(yōu)化情感的一條基本途徑。因此,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嘗試創(chuàng)設(shè)各種模擬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從而實現(xiàn)情感上的和諧共鳴。例如,筆者在引導七年級學生探究《男生女生》這一課時,本人搜集了班級部分同學的成長檔案冊,將他們從幼兒時期、小學時期的男女生交往情景及交往方式通過圖片和影像的展現(xiàn)出來,通過這種直觀的視覺效果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們自己領(lǐng)悟,為什么幼兒時期男女生的交往方式與現(xiàn)在不同,如果上了初中還用幼兒時期的交往方式合適嗎?到了初中階段,男女生因為生理、心理特點差異,應該采取何種合適的男女生交往方式?在整堂課的探究過程中,學生們紛紛發(fā)言,學會了正確的男女生交往之道,從而實現(xiàn)了該課時的教學情感目標。
二、留在以疑生情時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說過:“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蹦壳埃枷肫返抡n的現(xiàn)狀是課程內(nèi)容設(shè)置多但課程安排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趕教學進度或為了完成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任務,有時在學生有疑問的地方僅稍作停頓,往往學生還沒思考好,教師就急于重新組織下一命題。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思維的激活。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遇到值得商榷的地方均應珍視學生的個性予以解讀,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來爭議、探究,以引導學生的思維火花在課堂中迸發(fā)。
例如,筆者在與八年級學生一起探究《保護個人隱私權(quán)》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列舉了以下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能遇到的幾種現(xiàn)象:
未經(jīng)別人同意,隨便翻看同學書包及私人物品;
媽媽幫我打掃房間衛(wèi)生時,翻看我的物品;
隔壁李大爺有次去超市買菜,被誤認為偷拿超市商品被超市無情搜身?
此類問題一出,得到了班級同學們的情感共鳴,課堂氣氛變得非常活躍。在本課教學中,面對學生們的疑惑,筆者適時停頓,給學生留下討論的空間,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們明白了什么是個人隱私和個人隱私權(quán),以及法律是如何保護公民隱私權(quán)的。
學生們正是通過對生活的疑惑展開爭論自己探究出結(jié)論,讓課堂教學再現(xiàn)留白之美。為了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感,最后筆者適時用多媒體展示本課小結(jié)——展示“教師贈言”: 隱私是片綠草地,須精心維護,不容踐踏!應樹立隱私意識,尊重他人隱私,給隱私一個自由的空間!這是道德的期盼,更是法律的要求!同時,要求學生們富有感情地頌讀并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踐行。
三、留在以味生情時
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教師的職責不在于交給學生各種知識和灌輸各種觀念,而是在于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和周圍事物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痹谌粘5纳顚W習中,學生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或多或少會有自己的一些認識,但這些認識可能是零碎的、片面的。但當問題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時,他們也能憑借自己已有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一些獨到的見解。因此,筆者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盡可能以學生身邊的事物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引導學生真正走進思想品德課課堂,將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變?yōu)榉e極、愉快的品味和體驗過程,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氛圍中獲得心靈的滋養(yǎng)和情感的升級。例如,筆者在與八年級學生一起探究《維護消費者權(quán)》的一個教學片段時,筆者問:“大家作為消費者,你們的合法權(quán)益有被侵害過么?通常是怎么解決呢?”問題一出,學生們紛紛分享自己的體味和經(jīng)驗。
有生說:有!我有次在我家附近超市買的方便面,吃后拉肚子了,不過自己買點藥吃了很快就好了,后來想想還是算了,反正也沒什么大事。
有生說:你那樣也太忍氣吞聲了吧,超市會因為你這樣的行為而更囂張的。我也有過吃面包吃壞肚子的,找來包裝的日期看一下,發(fā)現(xiàn)過期了,我去找了老板,老板賠償了我三塊沒過期的面包,哈哈,真開心??!
有生說:我媽媽上次染頭發(fā)時,那個染發(fā)師不小心把染發(fā)劑弄到我媽媽的衣服上,可店老板不高興陪,我媽媽打了12315的電話,向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了他們店,沒幾天就解決了,店主陪了我媽媽一件新衣服,還賠禮道歉了呢!
有生說:我家住的房子因為質(zhì)量問題,還打電話給了市長熱線,他們很怕媒體曝光的,還陪了我家兩萬多元。
筆者對學生的討論進行了總結(jié)歸納,并給出了具體維權(quán)方式,告訴學生一定要采取合法途徑維護消費者自身的合法權(quán)益。
筆者用學生已有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讓學生親切感受到思想品德課就在我們身邊,使得原本認為死記硬背的思想品德課有了濃濃的生活味。這不僅不斷增進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親切感,也逐漸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用生活的眼光去認識、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留在以情動情時
對于初中思想品德課,很多學生均有這樣的體驗:它確實道理深刻,但又晦澀無味。因此,不少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學習缺乏興趣、信心不足、成績不理想,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品德課給學生總是一副冷冰、干巴的面孔,缺少活性、磁力。甚至不少學生認為思想品德課是缺少感情的空洞說教。這就更加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入情感教學,使得思想品德課的情感教育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語言如果沒有感情的血液在流動,就會蒼白無力,索然無味,學生對知識的感觸就遲鈍?!碑攲W生對知識的感悟都變得遲鈍時,就更談不上道德情操的升華了。因此,筆者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會采用一些具體的教學方法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例如,為了提升學生情感的需要,筆者常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挑選合適的音樂引入思想品德課。蘇霍姆林斯基同樣也說過:“音樂教育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而首先是培養(yǎng)人。”筆者在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的特定情境中,適當借助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音樂為引導手段來渲染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深處豐富的情感世界。通過引入音樂情感教學,筆者發(fā)現(xiàn)在文本與音樂的雙重配合下,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激發(fā),從而獲得了比較直接、豐富、生動的情感。學生在心靈上與科學理論產(chǎn)生共鳴,從而使思想品德課的情感教學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靈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恰當?shù)貏?chuàng)設(shè)不同情境、巧妙的地運用好留白藝術(shù),一定能使學生在思想品德課的認識活動中,提高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讓情感價值觀得到升華,進而實現(xiàn)思想品德課培養(yǎng)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蔡政權(quán).教育的智慧—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漫談[M].河海大學出版社,2005.
[2]蘇霍姆林斯基著,蔡汀、王義高、祖晶譯.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