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青松
摘 要:文章旨在實現(xiàn)學校運動會內容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設計,提高學校運動會的有效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能力,實現(xiàn)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通過探討當前學校運動會實際運動內容設計現(xiàn)狀,指出存在的問題,結合體育發(fā)展的角度,總結了學校運動會內容設計創(chuàng)新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學校運動會 內容設計 現(xiàn)狀 創(chuàng)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148-02
21世紀的今天,學校運動會作為學校的主要體育活動,不僅僅是學校體育工作評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的基礎。當今學校運動會內容設計階段,依舊有著較為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模式,同時思想觀念較為傳統(tǒng),難以滿足當今體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目標[1]。對于如何做好中學運動會內容設計與創(chuàng)新始終是當今體育教師們關注的焦點之一[2]。因此,本文對中學運動會的內容設計與創(chuàng)新進行研究和分析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1 當前學校運動會概述
學校運動會的舉辦不僅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和奮勇拼搏精神,同時也需要正確引導學生有著良好的心態(tài),正視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挫折和失敗,重新認識自我識,磨練自身堅強意志力,進而將人生目標逐步實現(xiàn)[3]。結合學校運動會的舉辦,更是將學生體育參與意識全面促進,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培養(yǎng),將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逐步養(yǎng)成,進而形成人人參與的體育氛圍。結合體育鍛煉的形式,實現(xiàn)強身健體的主要功能,將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逐步樹立起來,進而帶給學生更好的生活目標和學習信念[3]。
2 學校運動會內容設計現(xiàn)狀
目前而言,學校運動會內容設計不盡合理,不僅僅難以實現(xiàn)運動會規(guī)程目的,同時也有著單一的項目設置,項目有著較低的娛樂性。計分方法難以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很多學校運動會的進行,更加注重物質獎勵,將精神激勵逐漸忽略。關于學校運動會內容設計現(xiàn)狀,具體體現(xiàn)如下。
2.1 運動會內容涉及主要是田徑為主,娛樂性低
當前學校運動會內容的設置過程,多為田徑運動為主,有著較低的娛樂性。關于運動會的舉辦,往往是結合運動的主要形式,并有著較少的運動會項目社會過程。尤其是體育工作評價和檢測中,難以將運動會舉辦的內涵全面體現(xiàn)。在運動會項目設置舉辦過程,有著多方面條件的制約,不僅僅將參賽人數項目設置逐漸限制,同時也降低了運動會的價值,違背運動會舉辦的初衷。
雖然學校運動會為了將運動趣味性增加,對球類運動項目增加,但是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運動會舉辦有著大眾化的狀態(tài)。運動項目不僅僅有著較低的難度,同時難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學生運動參與熱情難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個性發(fā)展難以直接體現(xiàn)。對于競技類體育運動項目的開展,學校運動會難以實現(xiàn)體育項目的多元化發(fā)展,集體性以及群眾性的目的難以實現(xiàn),學生缺乏廣泛參與意識。
2.2 計分方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學校運動會計分方法的選擇,主要是結合國際田徑統(tǒng)一性的標準。對于接力項目的計分,結合雙倍計分的形式,這種計分方法在學校運動會上難以適應,更是難以直接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運動會。同時學校運動會的組織過程,其組織者有著較為保守的觀念意識,以至于運動會的評分過程,缺乏科學規(guī)范化的創(chuàng)新。對于運動會的計分過程、運動會舉辦過程,難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3 單一的運動參與方式
當前學校運動會有著單一的參與方式,以至于運動會的參與過程,主要每項限報兩人,同時每人僅僅對其中兩項進行參報,這種單一參報運動形式,難以滿足學生運動的需求。
3 學校運動會內容設計與創(chuàng)新策略
3.1 更新學校運動會觀念
學校運動會內容設計創(chuàng)新過程,就要及時地更新學校運動會觀念,通過對全體學生參與觀念的建立,對學生樂觀積極參與意識加以培養(yǎng),對學生抗挫折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將學生參與積極性全面提高;并結合運動會的舉辦,將運動會的項目不斷擴展,加強運動會的建設和娛樂文化應用,盡可能地打破單一運動會模式,將學生家長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并促進全員運動會的積極參與。對學生主體觀念建立,結合項目設置情況,做好項目的有效性設置工作,充分發(fā)揮項目主體的作用,盡可能地做好規(guī)程規(guī)制的合理制定,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結合學生年輕特點,并將運動會的競爭性提高,將運動會項目的趣味性提高。
3.2 做好比賽項目的合理設置
一般而言,學校運動會需要全員進行參與,盡可能地結合原有競技體育的主要運行模式,將比賽的難度逐漸降低;結合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水平,保證有著多樣化的項目設置,將學生的興趣愛好水平提高,進而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充分增加。競技體育相關理念的應用,盡可能增加體育項目的趣味性和娛樂性。通過結合年齡以及年級進行參賽人員的劃分,并對比賽公平性全面保證,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傳充分提高,進而實現(xiàn)學生主導的一種參賽模式,結合當地風土人情,將地方特色逐漸增加,加強體育項目和當地特色的有效性聯(lián)系。
學校運動會的開展,更要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將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結合學校運動的一種主要形式,注重體育文化的有效性傳播和發(fā)展,對學生的才干積極地鍛煉,將學生的潛能充分發(fā)揮,進而將學生體育的實踐能力提高,將學生體育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促進學生非智力以及智力因素的多方面發(fā)展。學校運動會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需要結合學校體育工作的有效性進行,將全民參與的多樣性以及游戲性逐漸提高,進而結合學校運動會的規(guī)范化設計,豐富體育活動的多種節(jié)日。
3.3 對運動會計分評價方法積極改善
若使體育運動會計分方法完善起來,就要打破傳統(tǒng)競技體育計分方法,結合基礎分和加倍分的主要形式,對班級最終名次進行評定。而參與人數和精神面貌的相關結合下,合理設計學生的表演節(jié)目,結合廣播體操以及健身操的主要形式,不僅僅注重學生精神上的鼓勵,同時也將學生體育道德風尚獎逐步提高,增設精神文明獎,并將學生參與學校運動會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提高。要推動學校運動會的發(fā)展,就要將傳統(tǒng)學生鍛煉身體的主要形式及時轉變,結合運動會的基本組織形式,注重身體的科學鍛煉,將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
因此,學校運動會內容的設計和創(chuàng)新,需要結合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健康第一的有效性指導和應用,教師通過對傳統(tǒng)觀念及時加以轉變,并注重運動會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靈活化運動比賽時間,盡可能地將比賽時間延長,精選比賽內容,從根本上建立趣味性以及多樣化的綜合性運動會。學校運動會更要將資金的投入逐漸加大,對運動會場地積極予以改善,注重有效性評價獎勵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盡可能地加大運動會宣傳力度,積極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 左而非,符燕妮,廖波,等.郴州市學校健美操運動開展現(xiàn)狀調查——以第十七屆學校生“英東杯”運動會健美操比賽為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2(21): 144.
[2] 李偉蘭,戴新春.淺析運動會專題地圖集的設計要點——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城市運動會地圖集》的編制[J].江西測繪,2012,2(2):34-35.
[3] 杜志娟.傳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紅色運動會發(fā)展的思考[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11,4(6):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