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宏
摘 要:小學生知識面有限,所以在寫作時,除了不能寫出有深度的文章,有的小學生還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對作文產生厭煩發(fā)怵心理,長此以往,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對語文整體學習造成影響。所以教師可以針對這個階段的學生,利用他們對世界缺乏認知又充滿興趣的心理,采用情境作文教學方法,為學生構筑一個好的情境,使學生開拓思維,不再覺得無話可寫。
關鍵詞:小學;情景作文;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4
1.小學情境作文教學中的問題
小學情境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理論多于實踐。目前相關人員對情境作文的研究只是關于理論研究,沒有將情境作文的具體方法運用到實驗教學中來;即使有教師將此方法運用到教學中來,但運用時還是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少,學生難以得到有效的實踐鍛煉機會,也就不能很好地提高寫作能力。其二是創(chuàng)新少,操作差。提倡情境寫作有很長一段時間,但一些教師在使用情境作文教學方法時,仍沿用過去的老方法,忽略了時代的發(fā)展所帶來的變化,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些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教師應該在原有方法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讓其也與時俱進,具有可操作性。其三,情境虛,挖掘淺。教師沒有掌握情境教學的真髓,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并不能使學生進入情境,自由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作,導致情境作文教學方法逐漸流于形式,對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2.小學情境作文教學方法
(1)以生活展現(xiàn)情境。一方面,作文屬于文學范疇,而文學作品又歸屬于藝術,藝術是來源于生活的,另一方面,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生活中的一切,所以在情境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善于運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題材作為情境教學的介質,使學生在投入生活和大自然中時,能發(fā)掘自己的真實情感,然后在教師的刻意引導下,輕松進入作文情境。
(2)以實物演示情境。實物演示情境比較適合寫說明文。教師在確定作文主題時,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物,然后在自己的刻意引導下,使學生對物體進行多方面的研究,這樣該物體就會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寫作時,也不會無從下手。比如以水杯作為寫作主題,教師可以提供真實的水杯,然后對學生循循善誘,從形狀、顏色、材質、特點等方面進行研究,使水杯的形象深入學生頭腦。研究物體的選擇是多種的,教師要善于運用這種方法,更要善于選擇有顯著特點的素材。
(3)以圖畫再現(xiàn)情境。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看圖寫文。圖畫比較直觀,學生在閱讀簡單的繪畫故事時,很容易進入情境,將自己想象成某個角色,會調動自己的情緒和感情,會有助于學生對角色的解讀,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圖畫內容。教師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循循善誘,不使學生的想法偏離正常軌道。
(4)以音樂渲染情境。音樂是可以渲染氣氛的,在確定好寫作主題后,選擇恰當適宜的音樂,有助于學生快速融入情境中,它可以和圖畫再現(xiàn)情境方法以及生活展現(xiàn)情境等多種方法結合在一起使用。
(5)以表演體會情境。主要適用于課本劇之類的寫作教學,教師可以選擇一個表演性很強的小故事,讓有表演意向的學生在講臺上分角色扮演,這種比較直觀的表演方法,更容易使作為演員和看客的學生融入相關情境,進而加深對故事的了解。
(6)以語言描繪情境。語言作為其他情境作文教學方法的輔助工具,在引導學生盡快進入情境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師在循循善誘時這種作用表現(xiàn)得更明顯。所以,教師無論采取哪種方法,都要在實行之前設計相關的、比較恰當?shù)慕庹f詞,使學生能在聽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從而對情境中的內容有自己的獨特理解。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作文伴隨的時間很長,影響也很大,所以從小學開始,就要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要負起責任,將這種有效的情境教學方法實踐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還要與時俱進,對相關的情境融入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使學生能輕易融入情境,對寫作充滿興趣,并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認識;且能在寫作時文思如泉涌,最終達到小學作文教學的預期目標,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莫曉娟.小學情境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183.
[2]澤仁娜錯.小學作文教學之我見[J].科技視界,2014(35):296,298.
[3]陳起鳳.小學情境作文教學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