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段英
【摘要】 中職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優(yōu)化提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英語能力,擴大學生的英語知識面,讓學生成為能熟練運用英語技能,完成英語“聽、說、讀、寫”任務的人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歷年來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也有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解決。例如,中職英語教學直接指向學生的應試能力,對于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尤其是英語口語能力缺乏培養(yǎng),學生能夠完成學習任務,卻不能將英語變成溝通和交流的工具,“啞巴英語”的現象屢見不鮮。要優(yōu)化中職英語口語的教學策略,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從教學現狀出發(fā),優(yōu)化口語英語教學模式,提高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切實提高英語的實踐水平。
【關鍵詞】 中職英語 口語教學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5-160-01
0
1.中職英語口語教學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1.1 學校、家長、學生都對英語口語缺乏重視
很多中職類學校和教師對于英語教學還存在一定的誤解,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行時間過長,學校和教師都深受影響,依然沿襲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模式,主要讓學生背誦英語語法、增加英語單詞詞匯量,對于學生自主性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學生被動接受英語知識,缺乏口語訓練,即使結合新課改要求開展口語教學,卻經常流于形式,不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口語練習氛圍。久而久之,學生會羞于開口說英語,英語口語能力不進反退。課堂的模擬教學只能讓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短暫的提高,課后學生疏于練習,或羞于練習,學生的口語能力自然不能得到切實提高。在口語教學中,還經常出現聽與說相脫節(jié)的現象。家長自身受社會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等的影響,英語程度普遍不高,課后也不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較好的學習環(huán)境。即使學生能夠經常聽英語,提高聽力,自己能夠進行的口語練習也是有限的,實際上,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會用在應付英語考試上,自身對于英語口語的重視程度也不夠。
1.2 忽視學生學習差異,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如不能根據學生實際展開教學,不將學生作為口語訓練中的主體,就會加大學習差異。學生的英語基礎本就存在差異,如果教師“一視同仁”,不論學生基礎如何,一概采用無差別式教學,就會讓學生英語能力差異更大,且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由于學校開設科目繁多,能夠學習英語的時間比較有限,學校在課外又缺乏對英語的重視,學校沒有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英語的機會,教師如不能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就會讓學生的口語差異越來越大。能力強的學生更勇于發(fā)言,口語能力進步更快,自然對口語練習更有興趣。而英語能力差的學生本身就對英語有“畏難”心理,在課堂上又越來越不能理解學習內容,就會更加自卑和緊張,更不容易提高口語能力,進一步降低對英語口語練習的積極性,長期下來,這些學生就會產生心理障礙,英語口語學習就會陷入怪圈。
2.提高中職英語口語教學實踐性的策略
2.1 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情感教育課堂
要提高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實踐性,需要教師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將課堂教學變成與學生共同進步、提升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根據學生學習實際,營造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英語口語環(huán)境,發(fā)揮出情感教育的作用,讓學生與教師產生情感上的溝通和共鳴,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2.2 教師革新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
英語已經成為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技能之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fā)展,我國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人才的英語口語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在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下,教育工作者對于學生的“聽、說”能力越來越關注,對口語教學的重視度也有所提升。教師應當革新自己的課堂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練習、相互合作、彼此監(jiān)督、查漏補缺,及時克服口語練習過程中的問題。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當及時跟進學生的練習情況,適當點撥學生,讓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口語練習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教師應當深入學生練習過程,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采用“差異性提問”和“小組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具有層次的、生動有趣的課堂問題,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權,提升學生的口語綜合能力。
2.3 創(chuàng)設多樣化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要讓學生切實提高實踐能力,教師還需要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選擇靈活的練習方式、多變的教學模式、豐富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將英語口語練習變成生活中的日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讓學生以教材為基礎展開模擬練習,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上臺即興對話”、“撰寫并在課堂上當堂閱讀小短文”、“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作表演小短劇”、“查找相關英語資料共同分享”等課堂練習內容,讓學生充分調動感官,不斷進行口語練習實踐,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中感受到英語口語的多樣性,進而對提高口語能力產生好勝心、好奇心。例如,在學習第一冊《Unit4》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模擬小面試回答下列問題:“How long will it take for you watch TV?”、“What's your favorite TV program?”、“Do you think watch TV beneficial or harmful tohealth?Give your reasons.”在學生思考、討論的過程中,能夠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運用所學知識來回答問題,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陳秀敏.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及對策.科技信息,2010,07.
[2]劉艷麗.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口語教學的實踐與探討.吉林教育,2007,04.
[3]張曉蕓.淺議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J].職業(yè)教育,2011(10).
[4]李炳輝.淺議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中),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