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芳,王有輝
(山東省昌邑市第一中學,山東 昌邑 261300)
理論與方法探索
推鉛球訓練中改進最后用力技術方法的研究
——以昌邑市第一中學投擲隊為例
于艷芳,王有輝
(山東省昌邑市第一中學,山東 昌邑 261300)
從投擲技術基本原理來看,器械飛行的具體遠度,基本取決于出手的速度,而最后的用力階段,則是其獲得速度的主要核心來源。本文以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為例,對推鉛球訓練中改進最后用力技術方法進行研究,具備一定程度上的現(xiàn)實意義。
推鉛球;訓練;最后用力;技術方法
隨著推鉛球訓練項目的發(fā)展,改進最后用力技術方法的相關問題也逐漸地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從投擲技術基本原理來看,器械飛行的具體遠度,基本完全取決于出手的速度,而最后的用力階段,則是其獲得速度的主要核心來源。本文以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為例,對推鉛球訓練中改進最后用力技術方法進行研究,具備一定程度上的現(xiàn)實意義。
1.1 研究對象
推鉛球訓練中改進最后用力技術的方法。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法 本文主要以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為實驗對象。先測試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隊員的成績,通過實驗后再測試隊員的成績,將實驗前后的成績進行對比分析。
1.2.2 數理統(tǒng)計法 采用Excel 2010軟件對連照顧實驗前和實驗后發(fā)生的成績變化進行比較。
2.1 滑步的銜接情況
2.1.1 滑步銜接的理論認知 即不停地給鉛球加速直至出手時達到最高速度,這一過程中銜接技術起到了控制節(jié)奏的作用,銜接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鉛球最后的出手速度。首先,對滑步與最后用力的銜接情況進行分析。具體來說,對銜接階段來說,其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時間特征。因此,銜接的具體時間是鉛球最后用力及最后成績關鍵的影響因素。
2.1.2 銜接時間過短 要盡量地加快動作的銜接,也就是說,具體的銜接時間越短越好。有些教練認為,過度地對短銜接時間進行追求,往往會使隊員之前的準備動作無法做得充分,不僅不利于最后成績的提高,更不利于隊員的發(fā)展。
2.1.3 銜接時間過長 從基本的實踐來看,有的隊員右腿進行支撐的時間較長,而左腳著地的速度則較慢,這會直接地對滑步階段的有效利用率進行減少,從而對身體重心、鉛球進行影響,如果只是一味地對過短的落地時間進行追求,那么,必然會造成上身抬起得過早,重心則會過早地進行前移。
2.1.4 銜接階段的基本技術要求 在滑步結束右腳進行著地后,左腳要迅速地向抵趾板進行下插。這樣,可以對左側支撐的基本情況進行形成。當左腳著地時,左腳插向抵趾板左側形成有力的支撐,往往會直接造成左膝和左髖的速度下降。而在右腳著地后,隨著右膝迅速地向投擲方向進行轉動,右髖同時發(fā)力,右膝、右髖的基本速度也能夠得到上升。在右腳進行著地時,左腳必須要積極地向抵趾板方向進行下插;此外,由于滑步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慣性作用,左髖的速度也必須要大于右髖。
2.1.5 滑步的銜接情況 在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中,滑步的銜接情況,也成為了整體教學訓練過程中的難點之一。在運動狀態(tài)和肌肉工作上,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隊員就需要做好準備,從而持續(xù)地為最后用力創(chuàng)造較為完善的工作條件。對隊員的左腳快落來說,其需要與右腳進行配合,在進行身體重心移動的基礎上,與軀干大肌肉群進行及時的發(fā)力,這也是對銜接技術進行改進的核心。
2.1.6 整體銜接技術關鍵 由于隊員左腳的快落必須要與上體發(fā)力“同步”進行。所以,滑步與最后用力的銜接技術,實際上屬于整體速度節(jié)奏的范疇。在滑步階段過后,需要提到轉換階段,雖然這一基本的過程在運行距離方面并不長,但是,其卻屬于整體銜接技術中最為關鍵的階段之一,該階段要求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隊員必須要在對適宜超越器械動作進行保持的基礎上,努力提高進入最后用力和最后用力開始的時間和速度。
2.2 鉛球最后用力階段的劃分
2.2.1 左腿的制動與緩沖 左腿制動時形成側弓和動量轉移的前提條件,當左腳落地時,左腿幾乎是伸直的,左髖固定,形成了有力的制動,阻止下肢向前運動,加快了動量的向上和髖部、上體與鉛球向前上方的運動速度。同時,右腿繼續(xù)側蹬,身體重心逐漸向右腿移動,受重力和向前慣性作用,左腿彎曲緩沖。
2.2.2 應達到的標準 在肌肉進行收縮前,預先對速度和長度進行拉長,這也是影響肌肉力量的基本因素之一。對肌肉初長度進行增加,主要依靠預先拉長。在肌肉被拉長的過程中,往往會對大量的彈性勢能進行儲備,而在肌肉進行收縮時,則能夠被釋放出來,從而持續(xù)地對肌肉的力量進行提高。在一定的生理范圍內,肌肉預先拉長的速度往往會和收縮的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說,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隊員肌肉預先拉長的速度越快,那么其自身所引起的牽張反射效果也就越強烈,最終的結果就是肌肉收縮力量變大。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肌肉拉長的速度往往要比拉長的長度更加重要。因此,在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投擲的最后用力過程中,隊員必須要可能使參與收縮用力的肌肉預先充分拉長,同時,對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動作速度進行加快,從而對肌肉預先被拉長的速度進行提高,為最后用力階段的快速用力提供合理的條件。
2.3 實驗內容
2.3.1 實驗目的 實驗是主要通過對實驗前與實驗后的成績進行比較,來分析訓練方法能否更有效、合理地提高運動成績,從而期望在以后的訓練中以此為依據為隊員制訂合適的練習方法。
2.3.2 實驗控制因素 (1)隊員的年齡、身體各方面發(fā)育情況差異不明顯,身體沒有傷病。(2)隊員速度力量動作掌握程度差異不大,均為右手投鉛球。
2.4 實驗中期
經觀察隊員訓練和訪談資深教師發(fā)現(xiàn),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隊員在最后用力階段存在以下問題:雙腳落地不積極、下肢活動不協(xié)調、上體抬轉過早、左腿支撐不充分。
2.4.1 拉皮帶訓練法 將皮帶一端固定結實,隊員左手拉住皮帶另一端,雙腿彎曲,上身前壓團身,左腿抬起與上身呈一條直線向后蹬右腿積極跟收,上體盡量保持不動重心落在右腳上,借助皮帶的拉力使訓練隊員雙腳積極落地。20次/組,做4組,組間休息3min。
2.4.2 坡道訓練法 找一處相對平緩的坡道,隊員從坡道底部背對坡道頂部做滑步動作,通過克服自身的慣性,使雙腳積極落地,隊員如果出現(xiàn)前傾摔倒的情況,用雙手支撐地面避免受傷。
2.4.3 軟梯練習法 將軟梯平鋪在地上,訓練隊員排隊依次練習,左腳踏進第一格內,右腳在格后,右腳踏進前格(第二格),同時左腳原地踏步,然后左腳踏進前格(第三格),右腳原地踏步重復此步驟直至通過軟梯,盡量在不踩到軟梯邊緣的情況下加快速度。能充分鍛煉下肢的靈活性。
表1 實驗前后隊員成績對比 m
表2 實驗前后隊員成績對比 m
2.4.4 輔助練習法 分2組進行輔助練習,在跑道邊線上隊員B輕拉隊員A的左手,隊員A徒手做滑步并保持滑步后的動作?;胶笥夷_腳弓與左腳腳尖落于跑道邊線,隊員B跟著隊員A滑步的方向適量前進,讓隊員A感受到適量的拉力,強化隊員A對滑步后上體動作的保持,解決上身抬起過早的問題。將實驗前成績與實驗后成績進行對比(表1、表2)。經實對比發(fā)現(xiàn),經過針對訓練后大部分隊員的成績都有提高,個別隊員因個人情況成績不穩(wěn)定出現(xiàn)下降的狀況,通過改進訓練方法解決了隊員們在雙腳落地不積極、上身抬起過早,左側支撐不充分的問題,實現(xiàn)了改進最后用力技術的目的,提高了運動成績。
3.1 昌邑市第一中學鉛球隊隊員要提高對滑步和最后用力技術的重視,加強技術動作的熟練程度。
3.2 合理地運用滑步,保證滑步的連貫性與穩(wěn)定性。
3.3 滑步后上體的保持十分重要。在推鉛球訓練中,最后用力階段一直是技術訓練的重點部分。
3.4 最后應按照正確順序用力。
[ 1 ] 陳有忠,謝陶.擲鉛球最后用力過程中左腿工作的力學特征[ 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8(1):85-86.
[ 2 ] 陳超.對如何加大器械出手初速度的思考一以背向滑步推鉛球為例田[ J ].科技信息,2006(12):23-26.
[ 3 ] 張生芳,毛建民.對推鉛球最佳出手角度的重新認識[ J ].四川體育科學,2001(2):31-34.
G824
A
1674-151X(2017)04-03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7.017
投稿日期:2017-02-01
于艷芳(1980—),中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