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良釗
【摘要】本文論述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靈活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合作中自主學習,實施課堂分層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環(huán)境,以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生 自主學習 興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A-0021-02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方法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xiàn)自主性的發(fā)展。語文教師要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模式,體現(xiàn)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實現(xiàn)知識的學習和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學習的基礎是興趣,有了興趣學習動力才足。學生只有對學習的方式和內容感興趣,才能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小學語文新課標強調,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放在教學目標的首要位置,每位教師都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是一樣,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調動學習語文的欲望,讓他們有更大的收獲,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特別是對于小學生,教師要抓住他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理,通過傳遞學習知識或是要研究的現(xiàn)象和問題,激發(fā)起好奇心,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田忌賽馬》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驗三局兩勝的規(guī)則,即同樣是那幾匹馬,調換一下比賽秩序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分別嘗試扮演齊威王和田忌的幾匹馬,分成不同的檔次和順序進行演示,讓學生體驗比賽的過程。這樣教學,用演示體驗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激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從而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往往由教師灌輸知識,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課堂沒有生機,學習效果也不佳,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當把學生放在課堂主體的地位,為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合作探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和問題進行自主學習探析,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在學習“特殊的考試”綜合實踐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動物園的小動物們都來參加電視臺小小“衛(wèi)生員”主持人招聘活動,小猴、小熊、小白兔和小狐貍都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請同學們把文中相關的句子找一找,并讀一讀好嗎?教師創(chuàng)設了小動物參加活動的情境,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認真地閱讀原文,并解決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生在生動的教學情境當中進行自主學習,在閱讀中分析動物的心理以及行為表現(xiàn),并組織學生模擬小動物參加電視臺記者的參訪。這樣教學,激勵學生在教學情境氛圍中學習語文、體驗語文,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助推課堂教學實效的達成。
三、靈活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普及,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促進了課堂教學的實效。特別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動態(tài)的資源,如電源、動畫、視頻和圖片等,可以使課堂更加豐富化,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教師布置教學任務與學生互動交流,在豐富的任務驅動下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圓明園殘敗的景象,并告訴學生:圓明園是我國古代的一座皇家園林,曾經是“萬園之園”。教師布置學生閱讀課文,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就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尋找圓明園殘敗的原因,這也是這篇課文學習的難點,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實效。為了豐富本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多學習有關文史資料,教師可以再整理一些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國的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進行閱讀和觀看,以此認識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丑陋嘴臉,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并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引導學生立志好好學習,將來為社會多做貢獻,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可見,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教師減輕了教學負擔,學生又會為這樣的方式而吸引和打動,學習效果就會得到大大的提升。
四、讓學生在合作中自主學習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只做必要的引導和指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由小組成員商議解決。小組成員自主進行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在這一探究過程中,學生通過互助合作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合作探究主要是對于文中的一些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進行深入研究,讓學生自主合作解決,從而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撈鐵?!愤@篇課文時,當學生意識到利用水的浮力可以對鐵牛進行打撈時,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問題設置,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如為什么要做準備工作,為什么船里要裝滿泥沙……學生分組合作進行自主探究問題,從而認識到懷丙和尚的智慧,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這樣教學,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解決,讓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實現(xiàn)了自主延伸學習。
五、實施課堂分層教學
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根據(jù)學生學情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顧及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也要照顧到學困生,這樣才能達到教學要面向全體的初衷。在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實施層次化的設計,讓每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有效提升其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學習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篇課文時,針對文中的第一個故事,教師對于不同的學生要根據(jù)他們的能力水平設計不同的學習要求,以此驅使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對于學困生,教師更要進行巧妙的設計學習問題、任務和內容。如對學困生設計的教學任務是對課文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并用自己的語言對故事進行敘述;對中等生設計的任務是完成學困生的學習任務,同時劃出文中、重點句子,并說說自己的理解;對優(yōu)等生設計的任務是在中等生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談體會,并在書中做好批注。這樣進行分層教學,比對以往全班同學一個模式、一樣的內容和要求有很大不同,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主動學習和探究,激發(fā)了全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效率。
自主學習最大的特點是教師要敢于放手,真正相信學生并想方設法去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自主學習不是讓學生脫離教師的指導“閉門式”學習,也不是教師不負責任地教學,它強調了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進行有效地自主學習,主動參與課堂,主動獲取、自主構建、自我發(fā)展,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充實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