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摘要:在傳統(tǒng)美術教學中,灌輸式是教師通常采用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自主性及獨立性,課程氣氛不僅索然無味、單調沉悶,而且缺乏小學生應有的活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涉及學習以及學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但是長期以來,許多小學教育工作者沒有意識到合作學習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致使美術教學過程中,無法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一、傳統(tǒng)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tǒng)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授課過程過于形式化,從開始進行課堂導入,然后是繪畫知識與技巧講解,臨摹,最后考核,幾乎每節(jié)美術課都沒有脫離這個模式,致使過程形式化、單一化。這種落后的教學模式,很難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提升他們的美術修養(yǎng)。而合作學習則按照以下教學流程來設計:設計合作教學過程→呈現(xiàn)目標任務→教師集體教學→分小組合作學習→課內檢驗測試→課堂反饋→知識點補救→課堂小結。這種先進的教學模式,符合了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讓他們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學習美術,提高學習效果。
二、科學分配時間,營造合作學習氛圍
美術課以注重學生體驗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有些教師在組織小學合作學習課堂中,一味地迎合學生樂趣,忽視了課堂的實效性,學生活動做了一半就下課了,虎頭蛇尾,無法達成教學目標。因此,小學合作學習模式要合理分配時間,既要給學生充分體驗思考的空間,又要注重課堂效率,做到課堂時間合理分配,合作環(huán)節(jié)收放自如。六年級上冊“會動的剪影”教學,課前教師將學生分成八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內部成員研究討論每個人的具體分工。有的負責剪頭,有的負責剪手臂,有的負責進行縫合;課堂教學中,縫合線的松緊很關鍵,教師進行積極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合作任務;展示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給予適時的激勵,讓學生將最具有創(chuàng)意的地方展示出來,觀察學生表現(xiàn),小組內部密切合作,小組之間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整個課堂“靜而不悶”,學生“忙而不亂”,高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教師的兩點做法值得借鑒:一是合理分配時間,課前完成分工工作,給合作、展示環(huán)節(jié)留出了充足的時間;二是合理營造氛圍,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
三、幫助學困生
在剛開始分組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根據(jù)個人意愿和喜好加入自己喜歡的小組。在小組學習的時候,對于落后的學生,應該有耐心,一步步地教。對于學困生應該選擇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支持,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不應讓他們突然接觸難度大的學習任務,從而產生失落感和恐懼感。課堂中的合作,對于小學美術合作學習來說,學優(yōu)生應該幫助學困生解決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學困生也可以按照好學生的建議把自己想畫的東西畫出來。如果學困生對畫畫并沒有天賦或者不會,好學生就要一步步地教,要有耐心。為了讓學困生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好學生應該利用課余時間為學困生提供講解,也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自己的學習資料。好學生的學習方式可能并不完全適用于學困生,但是可以借鑒,可以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四、進行合理詳細的小組分工
在小學美術合作學習中,要對小組內部進行合理詳細的分工,一方面能夠實現(xiàn)所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還能夠維持小組秩序,確保小組學習效率的提高。通過給每一位小組成員安排任務,滿足其學習要求,提升其學習成就感,同時也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積極融入到學習中去,提升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對于學生美術學習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很大的幫助。
五、啟發(fā)協(xié)作
對于合作學習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快速理解課程內容,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還要指導學生不要被傳統(tǒng)的美術觀念所束縛,要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不要害怕畫不好。教師要提醒學生保證繪畫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學會合作,這樣的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他們的美術成績。
六、完善評價體系,善于鼓勵引導學生
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老師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合理的評價,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觀點,并對他們進行積極的肯定和鼓勵。美術從本質上屬于美學的范疇,它強調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不斷地塑造他們的審美能力,提升他們的情操。每位學生都有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老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分析問題,增強對他們觀點的認同感。總之,由于美術本身是多元的,學生的思維是多元的,作為老師就必須要善于鼓勵和引導學生。
小學美術學習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智力、提升審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積極展開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等,對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為了促進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滿足學生個體的需要,進行合理明確的小組分工,增加小組成員的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善于鼓勵和引導學生等,只有如此才能夠促進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為小學生美術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呂世虎,劉玉蓮主編.新課程與教學研究[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美術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尹少淳主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
[3]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學苑出版社,2001.10.
[4]馬蘭.掌握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若干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