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童節(jié)++錢程
【摘要】《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構建的最初目的便是服務于中外譯者,令有關藏文化的翻譯更加標準與便捷。為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典籍翻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語料庫的使用范圍相當廣泛。本文旨在探討《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的構建過程及研究意義。
【關鍵詞】格薩爾王 語料庫 典籍 翻譯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域與民族間的‘界限被打破。與此同時,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帶來了大范圍的人口流動、文化的傳輸與融合以及與多樣的文化親密接觸的機會。許多學者的目光也開始更多地投向對各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已經形成自己獨特體系的藏族文化,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及學術價值。民族典籍作為重要的研究材料之一,承擔著對外輸出藏族文化的重任。而對于民族典籍系統(tǒng)準確的翻譯便成為了重要的溝通橋梁,打破了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滋生出來的多樣的文化之間的‘隔閡。當翻譯工作者翻譯這些典籍時,亟需一個包含相關藏族人名、地名、風俗習慣等詞匯的語料庫?!陡袼_爾王》英譯語料庫的構建系統(tǒng)、全面的搜集了《格薩爾王》中的相關藏族特有詞匯,此語料庫的構建可將藏族語言翻譯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為相關翻譯工作的效率提升奠定基礎。
二、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的構建過程及結果
夸克(1959)帶領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語料庫,基于當時進行的英語用法調查,完成的《現(xiàn)代英語語法》對現(xiàn)代英語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的描寫。這個語料庫在語言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今,語料庫是以電子計算機為載體承載語言知識的基礎資源,且語料庫中存放的是在語言的實際使用中真實出現(xiàn)過的語言材料并經過加工整理。由此我們可以明確,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合理的篩選,選擇真實可信的材料。真實可信,是本研究構建語料庫的基本原則。
語料庫按性質分類,可包括四個類型:1)異質的(Heterogeneous):即沒有特定的語料收集原則,廣泛收集并原樣存儲各種語料。2)同質的(Homogeneous):只收集同一類內容的語料。3)系統(tǒng)的(Systematic):根據(jù)預先確定的原則和比例收集語料,使語料具有平衡性和系統(tǒng)性,能夠代表某一范圍內的語言事實;4)專用的(Specialized):只收集用于某一特定用途的語料。本研究所構建的《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屬于系統(tǒng)的語料庫。
具體而言,本研究在構建《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時大致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確定語料庫的收集范圍:由于《格薩爾王》這一史詩具有極高的神話傳說色彩,并且在藏族和蒙古族中均有不同版本的記載流傳下來,這對我們的前期資料搜集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對于在本書中所涉及的地名官職等有實可考的名詞,我們在翻譯中基本以使用最為廣泛的譯法為基準。對于音譯的,沒有固定標準的詞語,我們則盡可能選用轉譯次數(shù)最少的譯法。而對于大多數(shù)在本書中出現(xiàn)的專有名詞(即格薩爾中特有的名詞)主要參考了吳偉先生的譯本,同時參考維基百科、國家圖書館數(shù)據(jù)庫等進行專業(yè)系統(tǒng)的考證。
2.語料庫的采集與整理:語料庫的語料應該來自于具有明確主題的完整文本或一致主題的文本集。《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的詞匯樣本基本來自于《格薩爾王》原文以及相關民族典籍,后期經人工進行手動篩選與整理。由于年代久遠,版本多樣,語料的整理變成了一項相當龐大的工程。為了保證所建語料庫的豐富性與準確性,語料的清理與整理是本研究的重點。作為重要的民族典籍,《格薩爾王》的語言也具有直白質樸的特點,因而在本研究中我們主要采用了直譯的研究方法并對原有的多種譯法進行篩選。典籍中大量需要音譯的人名地名最具有代表性,對于同一個單詞我們搜尋了多種譯法,剔除了經過二次或多次轉譯的版本,從而保留了在讀音與意義上都與原文最為相近的譯法。
3.將語料導入語料庫:在將語料導入的過程,我們主要使用了MonoConcPro軟件。
該軟件主要處理以txt結尾的記事本文件。我們將整理好的語料保存為txt格式,通過軟件的File菜單將文件導入到軟件中。然后我們進一步處理文檔,通過軟件的Frequency Order功能自動統(tǒng)計詞匯頻率,再用Alphabetical Order進行排序并用Save as file保存(保存為All files格式,方便以后使用EXCEL等軟件進一步編輯和導入,方便快捷)。
三、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1.語料庫的代表性、完善性與標準化難題。語料庫對于其應用領域來說,要具有足夠的代表性,這樣才能保證基于語料庫得出的知識具有普遍性和較高的完備性。由于真實的語言應用材料是無限的,語料庫的樣本有限性的特點是無法回避的。再加上藏語本身懂得的人數(shù)又少而其失傳的語料又較為多,因此語料收集的完整性十分困難。而且有些藏語對應的解釋較多,在不同語境中有著不同的含義,而我們在搜集這些語料時很難分別找到他們所對應的所有解釋。然而我們還是盡了我們最大的努力搜集去整理。盡量使我們所構建的語料庫不失完整性與規(guī)范性,并使有限的樣本語料盡可能地反映無限的真實語言現(xiàn)象。
2.需要獨立的搜索引擎問題。我們此次構建的語料庫采用簡單方便的Excel軟件。目前,語料庫檢索程序有concapp, AntConc, HyConc等等。并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的語料庫檢索程序。有些搜索引擎面向中文,有些面向英文,如果把世界所有語言都含納,那就不失為一個優(yōu)秀的搜索引擎了。而且,這些語料庫檢索程序水平參差不齊,而又各自存在各自的優(yōu)缺點。如果可以規(guī)范語料庫的搜索引擎,便可優(yōu)化語料庫。
3.語料庫的資源共享問題。全世界研究語料庫的人眾多,構建語料庫的亦很多。由于資源擴散的狹隘性,沒人能保證保證每一個語料庫構建后都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搜索引擎上找到我們所需要的語料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們構建完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把它投入使用雖然不是一個難題,然而要想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去應用它,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因此,我們需要一個規(guī)范化的獨立的語料庫搜索引擎,讓所有的語料庫都能夠在合適的平臺上收錄,得到應用,發(fā)揮它應有的價值。
4.語料庫的局限性。語料庫只能給我們關于某種語言現(xiàn)象的頻率高低的信息,但是不能給我們某種語言現(xiàn)象是否可能的信息;語料庫只能告訴我們語言事實本身,但是不能進行推理;語料庫只能給大家提供例證,但是不能對例證提供解釋,對于例證的解釋要依靠語言學家對于語言的直覺和內省。
四、《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的構建意義
在文化背景大不相同的族群間,經過漫長的歲月形成并流傳下來的語言不僅是復雜的、零散的,而且會形成獨特的語言體系。而以藏語為代表的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由于流通地域小使用人數(shù)少等因素,不僅造成了藏語人才的稀有,也對其民族語言文字的翻譯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而在我國從事翻譯行業(yè)的人士中少數(shù)民族僅占有極小的比例,在翻譯過程中對大量描述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的詞匯翻譯難免會出現(xiàn)歧義。語料庫本質是基于大數(shù)據(jù)之上的,所以它的實用性無需多言,常見的詞匯APP基本都是以語料庫為基礎構建的。況且現(xiàn)在市面上常見的以藏族為代表的中國各個少數(shù)民族典籍往往經過了藏文到中文再到英文甚至更多層的翻譯過程,并且大量需要音譯的人名地名等等往往也會出現(xiàn)相當多種完全不同的翻譯。此時,要想進行高效而又準確的翻譯工作,語料庫的構建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在此次翻譯過程中,我們基本上是采用了直譯的方式,格薩爾《格薩爾》作為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詩,或多或少的在語言文字上具有局限性。并且藏語相對于漢語而言,表述方式更加簡單直白,這確實給我們的翻譯工作減輕了很多負擔。
在對《格薩爾王》進行初步翻譯時,遇到了諸多的人名、地名以及表述藏族與眾不同的風俗習慣的詞語。一度對像‘阿玉底山‘古熱石山這樣簡單地名的翻譯無從下手。幾經周折,查閱資料才找到‘Ngayoti Mountain、‘Aori Stone Mountain這樣的譯法。而如果有一個相對應的語料庫能統(tǒng)一并規(guī)范詞匯的譯法,不但給典籍的翻譯工作減輕了負擔,也為讀者減少了許多麻煩。像‘魯古‘德雅達塘查茂這樣的詞匯僅需幾秒鐘便知道它的正確譯法。阿特金斯等人認為語料庫是“按照明確的設計標準,為某一具體目的而集成的大型文體庫?!币虼?,語料庫的開發(fā)具有明確而具體的目的。而《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的構建必將對學者及譯者提供極大的便利
五、結語
《格薩爾王》作為藏族文學的傳世典籍,里面包含的大量的神話習俗,充分表現(xiàn)了溫良恭儉讓的古代藏族人民對于真實世界與自然的愛與敬畏,并將其表達為文字、知識一代又一代的傳播下去。而通過我們的工作將特定的詞匯提取為特定的詞群,進而整理成基于大數(shù)據(jù)之上的語料庫,這不僅是為了提供給諸多譯者提供方便,也表現(xiàn)出在文明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過程中,人類對與某一類型語言運用的常態(tài)。
通過對《格薩爾王》原文的處理,我們也深刻意識到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迷人之處,作為世界文化體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希望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吸引到更多的人關注少數(shù)民族文化。中國作為一個龐大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是國家穩(wěn)定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對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無疑是民族間合作交流的基礎。在此我們希望《格薩爾王》英譯語料庫的構建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并通過更多人的努力,將類似語料庫做的更加詳盡完善,使得少數(shù)民族典籍能夠被轉譯為更加系統(tǒng)準確的文字供世界各國人民閱讀、研究,在整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真正的打破民族之間的界限,平等友愛的相處下去。
參考文獻:
[1]黃昌寧.語料庫語言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2]曹競.語料庫語言學實用入門教程[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3]衛(wèi)乃興,李文忠,濮建忠等.語料庫應用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大連民族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校級A,XA201604121)
作者簡介:
陳童節(jié)(1995-),女,滿族,河北承德人,本科在讀,大連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
錢程,女,漢族,遼寧錦州人,學生,在讀本科生,化學工程與工藝 大連民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化學工程系。
通訊作者:宋昕(1983-),女,漢族,河北河間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認知心理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