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瑜
【摘要】在初中生的英語學習中,要注重培養(yǎng)整體的英語思維,熟知兩種語言結構之間不同的文化內涵,使之能熟練運用綜合性的語言系統(tǒng)能力。為了達到這一培養(yǎng)目標,必須要逐步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濃厚的閱讀興趣,整體語言教學法已逐步運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因此筆者研究調查了這一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運用。
【關鍵詞】整體語言教學法 初中英語閱讀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095-02
一、引言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里,把單詞、語法和聽說讀寫切割得太零散,對“知識點”的教學花費了過多的時間,為了轉變這種模式,運用整體語言教學法的閱讀指導方式來刺激和影響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本文著重探討了整體語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二、整體語言教學法
1.整體語言教學法的概述
整體語言教學法起源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主要的提倡者是古德曼,他認為,每個人各方面的語言能力都不是孤立發(fā)展的,如讀寫能力和聽說能力往往是在相輔相成中共同進步的,這需要一個自然的真實的整體的語言環(huán)境,語言學習不應該處在長期的被肢解的狀態(tài)中,而是應該將單詞、語法等基礎結構納入長期的讀寫教學與訓練中。
2.整體語言教學法的特點
整體語言教學法所具備的最重要的特點便是整體性,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所體現:
(1)語言的整體性。整體語言教學法提倡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將長期被拆解的單詞、語法、聽說以及讀寫結合起來,納入一個整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在閱讀英語材料時,要求學生掌握整體性的內容以及其內在的邏輯,在每一次的閱讀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
(2)語言環(huán)境的整體性。語言學習需要沉浸在自然的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很難去當地體會到完整的語言環(huán)境以及文化風俗。因此這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整體性的語言環(huán)境,比如課前放映幾分鐘的英文視頻,并通過這個視頻引入課堂上需要討論的話題,分小組進行探討交流,再由不同的學生將其討論結果表達出來,再由教師總結重點,培養(yǎng)學生思考、探討、交流、組織語言、勇于表達的英語能力。
(3)學生的整體性。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將教師作為教學中的主體,整體語言教學法提倡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課堂上的語言錯誤表達不應受到苛責,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勇于表達、不怕出錯的心態(tài)。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西方節(jié)日,由學生自主去了解西方節(jié)日的背景文化,搜集資料,并在課堂上盡可能真實的模仿某個西方節(jié)日的生活,在這一天可以做什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都讓學生來自主的表現,教師需要鼓勵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增強其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整體語言教學法還應注重真實性這一特點。在整體語言教學法的逐步發(fā)展中,逐漸適應現代的教學環(huán)境,要注重選取真實的教學材料。比如給學生提供英語時事新聞,英語小說,讓學生與英語建立真實性的聯系,并隨時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獲取想要的資訊,從而開拓視野,放眼看更大的世界。
二、整體語言學習法的運用原則
1.以語言的整體性為原則
注重先整體再部分的教學方式,在整體中學習,不要拘泥于局部的知識點。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習慣于先教導單詞音標、拼寫、詞組、語法等,而整體語言學習法認為應先閱讀整篇的英語材料,再從中選取重點進行局部講解。比如讓學生閱讀適合初中生閱讀的英文小說《魯賓孫漂流記》,先引導學生簡單的通讀一遍,這時學生會在閱讀之后提出不懂的地方,教師再分別從單詞、語法、結構、背景等方面仔細的進行講解,讓學生在連貫性的閱讀與思考中提升語言邏輯能力以及閱讀能力。
2.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初中生在學習知識時更應注重培養(yǎng)其主體地位,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有重要的影響。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比如引導學生閱讀《魯濱孫漂流記》后,將學生分配為不同的小組,提出“假如自己被困在荒島上要如何求生”這個令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在這討論過程中,會重新翻看文本進行印證,并在這個合作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思維組織、邏輯表達等能力,充分發(fā)揮了其主體性作用。
3.以課堂啟發(fā)性為原則
運用整體語言教學法指導初中生英語閱讀時,要避免過分嚴肅的課堂氛圍,要在輕松有趣的環(huán)境下進行,減少學生面對不熟悉語言所引起的煩躁和緊張感,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英語的有趣,發(fā)現英語文化的魅力,體會英語閱讀的樂趣,加大對學生的語言輸入與輸出。教師在此過程中主要起到啟發(fā)的作用,盡量避免枯燥的學習課堂。
4.以材料的真實性為原則
在前文提到整體語言學習法注重真實的自然的沉浸式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教師在選擇英語閱讀材料時應當遵守真實性的原則,避免虛假夸張的讀物。恰當的英語閱讀材料能避免學生的抵觸心理,學生也能更加投入地去閱讀和理解,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對癥下藥解決問題,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充分的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但在我國目前的初中教學體系中,初中教材是主要的學習材料,教師要分配好教學時間和任務,在初中教材的基礎上,選取更多的兼具趣味性、知識性和真實性的閱讀材料,最大程度的提升初中生的英語能力。
三、結語
初中生正是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最好時機,這是為今后打下堅實基礎的重要階段。整體語言教學注重整體性、真實性的特點,使得課堂不再沉浸孤立的知識點的教學,而是發(fā)揮了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最大效用,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英語理解能力、英語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筱芳. 整體語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以《牛津初中英語》9A [2]Chapter 6 Memory為例[J]. 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 2013(23):103-105.
[2]呂文靜. 整體語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長春師范大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