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輝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交流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這就使得現代社會對公民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在開展初中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年齡等特點,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探究科學合理的教學途徑,研究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地挖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措施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說
以往上課教師提出需要口語表達的問題時,學生總是都低下頭,不敢正視老師,沒有進行積極的思考,而是在心里默默地禱告著“千萬別叫我”。經過教師的再三啟發(fā),再三鼓勵,愿意回答問題的學生也總是寥寥無幾,即使有幾位學生舉手,那也是經常回答問題的學生。當教師叫了一位學生回答問題時,其他學生馬上神情變得輕松,如釋重負,低下頭的學生頭也抬起來了。而課下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他們也會流露出畏懼心理,不敢說,怕說錯。所以,教師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就變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上既是組織者,更是參與者、引導者和促進者,要根據需要適時轉換角色,對交際的話題親自示范或直接參加角色活動,消除學生對自己的畏懼心理。同時,對于羞怯、不愛說話的學生,教師盡量要激發(fā)學生說話的沖動,引發(fā)學生的表現欲望,多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當眾說話的勇氣和信心。教師還要多給學生一些人文關懷,尊重學生的自我感受,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從中獲得成功體驗、樂趣和自信。
二、教給學生口語交際的方法,讓學生會說
說話者的發(fā)音準確與否、吐字清楚與否都關系到聽話者的理解質量。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中學,學生的發(fā)音都是我們當地的口音。針對這種現象,我給學生講了我們當地語音與普通話的區(qū)別,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一段時間以后,學生說話標準了,上課回答問題也都能用普通話了。做到這一點后,我又針對學生說話無中心、無條理、無重點等問題一一進行訓練。對于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教師都要及時進行表揚鼓勵。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學生逐漸變得說話有中心、有條理、有層次了。
三、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愛說
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參與。這是因為與實際生活相類似的交際情境,容易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引起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熱情,促使他們進入“交際情境”。比如,教師在課上可以創(chuàng)設以下情境:(1)你的同學生病了,你去看他,你如何對他說?(2)你在街上碰到一位你的小學老師,你如何和他交流?(3)你到集市買東西,怎樣和賣家討價還價……教師創(chuàng)設這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情境,學生很熟悉,有生活中的切身感受,所以學生不但有話可說,而且還能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口語交際中去,這樣無形中就提高了他們的口語交際水平。
四、立足課堂教學,讓學生能說
1.利用課前“三分鐘”演講,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在每節(jié)語文課開始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演講,每天一個學生,輪流進行。最開始是以讀的形式進行,可以讀一段新聞,可以讀一個小故事,也可以讀作文當中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進行了一段時間后,便逐漸讓學生脫稿演講,所講的內容也更寬松了,可以講講當天發(fā)生的趣事或者見聞,可以講自己最關心的事,或者講講想對某個同學或老師想說的話,因為可講的內容多,所以學生并沒有感覺到難,而且講完后同學的掌聲、教師的鼓勵,都讓學生的自信心倍增,會更認真地準備下一次演講,因此學生的表現都是越來越出色。慢慢地,那些課上從不舉手的學生上課也敢于發(fā)言了。課前三分鐘演講,雖然時間短,但成效卻很突出,學生在這個輕松和諧氛圍中,鍛煉了自己,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2.組織一些比賽,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課余,教師可以經常組織開展各種比賽,如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等,給學生搭建了很好的展示自己的平臺,學生在比賽中獲得了掌聲,擁有了自信。例如,開學初我們學校舉辦了《老師,我想對你說》演講比賽活動。我對學生進行了積極鼓勵,好多學生都報了名。在準備過程中,學生自己寫稿,自己練習朗讀,最后比賽的時候都能夠脫稿演講。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學生的體驗,又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口語交際氛圍,讓學生敢說、會說、愛說、能說,這樣不僅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了,綜合素質更是上升了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李興儒,《淺談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學周刊》,2011年8期
[2]玉大剛,《 淺談中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廣西師范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