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宏武
(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一中東校區(qū) 安徽 六安 237000)
新課程改革下高中體育教學目標實現(xiàn)之措施
賈宏武
(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一中東校區(qū) 安徽 六安 237000)
新課程對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較高要求,在教學目標上,在教學方法上,都要進行創(chuàng)新,這與齊國目前高中教學的現(xiàn)狀難以匹配,可以從豐富體育項目、合理組織課堂、完善評價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與利用體育基礎設施五個方面進行改變。
高中體育教學 新課改 問題 措施
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普及下,高中各學科的教學目標發(fā)生了很大改變,在知識與技能習得的同時,重在能力的提高與價值觀的影響,體育學科也不例外。雖然同其他學科相比,體育課程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在性質(zhì)上呈現(xiàn)出鮮明的實踐特點,在場所方面體現(xiàn)為開闊性,在授課中肢體語言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視,但是在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方面,體育學科的要求與其他學科同步。
1、教學目標
《高中體育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體育以傳授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為主要內(nèi)容,在這期間,需要訓練學生堅韌的意志和合作的精神。學生進行運動,在健康的身體素質(zhì)之外,掌握某些運動技能或者是投身于一定的超負荷運動時,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力作為支撐,否則,在困難面前,學生會萎靡不振。體育運動,很多都是要求人與人密切配合的,否則便難以實現(xiàn)運動成功的喜悅,所以,學生需要將個人英雄主義置之一邊,形成在合作中共同進步的意識。
2、教學方法
《高中體育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教學需要改變傳統(tǒng)純粹的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講授法,進行合作教學與探究教學。合作教學,是通過把學生分成小組,圍繞某個課題進行學習活動,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到活動中發(fā)揮所長,以此使得課堂順利進行,學生發(fā)展。探究教學,是指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實踐、完成對課程的學習。在合作教學與探究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充當導引方向的角色,這符合能力建構的主體性規(guī)律。
新課程對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高標準,這是在與時俱進的基礎上追求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通過對認知規(guī)律的遵循,強化學生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品質(zhì)。然而,我國普通高中的體育教學與新課程要求呈現(xiàn)出不相符合性,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為五個方面。
1、體育課程項目陳舊
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必須使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程感興趣。而學生是否形成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課程內(nèi)容設置是否具有時代性。目前的高中體育課程項目,多為田徑、跳遠、俯臥撐等舊式運動,連球類運動、健身操等活動都少見,遑論跆拳道、瑜伽等新型運動項目了。運動項目的陳舊,使得學生對運動興致缺缺,自然,教學效率并不高。
2、教學方法枯燥
學生是否形成體育興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教師是否能夠組織起生動有趣的課堂以及在課堂中學生參與性的高低。目前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依然普遍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訓練法,學生只是機械性地效仿教師,沒有運動的積極性,也缺少主動性的發(fā)揮。這種枯燥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健康的提高,收效甚微。
3、教學評價不科學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科學的教學評價能夠激勵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反之則不然。目前高中體育教學評價,仍舊是實施統(tǒng)一的評價方法,即根據(jù)學生的運動實際水平依據(jù)具體的運動指標給出分數(shù)。這種評價方法忽視了學身體素質(zhì)的差異性與學生在課堂上的努力程度,具有不全面性,亟需改變。
4、 師資力量有限
師資水平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水平,雖然師資力量強教學效率不一定高,但師資力量弱教學效率卻一定不高,當然,排除學生的天賦異稟。目前我國普通高中的體育課程師資水平,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在教師尤其是優(yōu)秀教師的稀少上,于是,教師對體育課程的認知、教師對體育運動的擅長、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等方面,都存在嚴重局限,在研究教學實際問題、促進教學效率方面更是束手無策。
5、場地與器材存在建設不足
體育運動場地與體育器材是體育教學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缺少運動的場地與器材,教師與學生即使心有余也是難為。雖然迫于壓力,我國的普通高中進行了運動場地方面的基本建設,但還是存在不足之處,比如足球場、網(wǎng)球場、游泳館等多數(shù)沒有建立起來。而且,在體育器材方面,數(shù)量有限,有時,體育課甚至因為器材問題而中斷。
1、豐富體育課程項目
學生眾多,對于運動項目的愛好自然也有所不同。為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學校與教師需要在運動項目的豐富性上做出努力,給與學生選擇的機會。雖然說有些項目有著場地的制約,但是可以開設一些沒有限制的項目,比如健美操、瑜伽、跆拳道、武術等,既滿足學生對運動多樣性的需求,也提高了體育課程的時代性。
2、合理組織課堂
一般來說,是捐棄傳統(tǒng)的講授訓練法,實施新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新方法意味著對學習規(guī)律新的認知與實踐,具有超前的優(yōu)越性。而如何將合作與探究的教學方法應用到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這是目前體育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可以通過比賽組織課堂,將合作與探究的教學方法貫穿到課程中。大致分為以下的步驟:分組——教師講解基本技巧與規(guī)范——學生自覺進行組內(nèi)練習——比賽——教師與學生評價。在練習與比賽的多數(shù)課堂時間內(nèi),學生實現(xiàn)了自主學習,發(fā)揮了主動性。
3、完善評價體系
想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促進功能,必須注意評價標準的全面性,具體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在進行結果性評價的同時,結合發(fā)展性評價,即不僅評價學生的實際運動技能水平,也要評價學生的基礎與發(fā)展,以此促進學生在活動時努力;其二,評價主體可以是教師與學生相結合,學生的自評與互評往往比教師的單獨評價更為客觀,有效減少了教師評價的主觀性。
4、建設師資隊伍
建設一支高素質(zhì)的體育教師隊伍,是高中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有力保證。具體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招聘高素質(zhì)的體育教師,改變體育教師結構,一般是從體育高等院校進行招聘;其二,對現(xiàn)有體育教師進行培訓,提高其知識面與技能水平,強化其教學能力,專業(yè)與教學共同進步,才是教師職業(yè)的有效發(fā)展。
5、實現(xiàn)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與與利用
首先是加大投入,進行體育場地的建設和體育器材的購進,這是體育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礎,是開設相關體育項目的必然要求;其次,合理利用現(xiàn)有的場地與器材,這是科學安排班級上課時間,避免扎堆形成的過量需求;然后,進行一些對場地或器材要求不高的體育項目教學,比如健美操、武術等。
[1]王益.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探討[J]. 當代體育科技,2013,7
G633.96
A
2095-3089(2017)27-02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