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容,利用口語交際課這一平臺,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要創(chuàng)設“敢說”的氛圍,使他們大膽地充分的表達。訓練“能說”的能力,實現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培養(yǎng)“會說”的技巧,具體、有重點、有條理地說,全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 敢說 能說 會說 說得好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容,利用口語交際課這一平臺,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要創(chuàng)設“敢說”的氛圍,使他們大膽地充分的表達。訓練“能說”的能力,實現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培養(yǎng)“會說”的技巧,具體、有重點,有條理地說,全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下面,筆者就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談幾點做法。
一、創(chuàng)設“敢說”的氛圍
在口語訓練中,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學生由于受生活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表現得膽小、害羞,不敢說話,不愿交流。因此,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時候,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運用教學新手段來激發(fā)學生“想說”并“敢說”的興趣,使他們大膽地充分的表達。
要真正使學生“想說”并“敢說”,一是課堂上建立親近、和諧的師生關系。據調查,小學生最怕的就是老師。所以,在口語交際訓練課上,語文教師要向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那樣,走進學生中,俯下身子,少一份嚴肅,多一份親近。要和善的尊重每一個小學生,從激活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情感入手,來激發(fā)他們樂于與你聊天、討論的欲望。二是營造輕松的、積極的口語交際場景,激發(fā)學生“想說”并“敢說”的興趣。例如,在口語交際訓練課《快樂的源泉》一課導入時,運用多媒體播放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廣闊》配樂小詩課件,進入情景導入后,請學生說一說自己對快樂的感受。多媒體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情境,從視覺、聽覺感官上對學生形成強烈的刺激,使學生緊張的情緒變得輕松,從而打開口語交際的“話匣子”。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下互動、交流、溝通,感覺是輕松的、自主的、快樂的。
二、訓練“能說”的能力
一是抓住口語交際的契機,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學時要處處留意挖掘課文中口語交際的素材,抓住口語交際的契機,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例如,在學習《狐貍和烏鴉》這課后,引導學生想象:烏鴉被騙后又一次遇到狐貍要騙它,烏鴉會怎么做?在學習《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運用多媒體播放榕樹里各種鳥兒的各種叫聲,讓學生想象如果你來到這樣一個境地,你會說些什么?讓學生邊聽音樂邊想象,激發(fā)學生暢所欲言。二是豐富口語交際的內容,讓學生言之有物。例如,帶領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后,讓學生說一說今天的課外體育活動都有哪些活動項目,說一說參加課外活動的感受和體驗。只有這樣貼近學生的生活,說他們親身經歷的事情和場面,不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情。三是口語交際活動的訓練形式要多樣化。如教師用富有感染性的語言創(chuàng)設語言交流的境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口語交際的角色;或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音畫交融的情景,激發(fā)學生與口語交際內容上的情感共鳴,使他們由感而發(fā);或者干脆直接根據口語交際內容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使學生在人物或擬人化的角色對話中實現提高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
三、培養(yǎng)“會說”的技巧
會說就是我們常說的“說話要說到點子上”,這是在“能說”的基礎上的更高要求,也是當今乃至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一種交流能力和語言技巧。
培養(yǎng)“會說”的技巧,首先是教師的示范作用。教師的素質,特別是語文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為此,教師在口語交際課備課上要狠下功夫,力爭口語交際課的語言流暢,語氣和語速都要嚴格控制和把握好。其次,讓同學當中說得好同學示范帶動其他同學說的效果也很好,說得好同學極有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對說得好同學來說也是一種鼓勵和鞭策。第三,經常性的開展口語交際訓練和組織口語交際活動也是促進學生“會說”有效措施。學生只有在口語交際實踐中多鍛煉,才會提高會說的技巧。因此,除了重視口語交際課訓練之外,還要組織開展講故事、演講、辯論會等形式的口語技能大賽,讓學生在比賽活動中逐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另外,還要組織引導學生走進社會,開展小調查、小記者采訪等社會交往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第四,“會說”還要言之有序。這就要求我們在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時候,要提出一定的要求,不能讓學生漫無邊際的說。例如,訓練口語交際的時候,主題要鮮明,要求要明確。說話要圍繞一個主題說,做到層次清晰,有一定的邏輯性。要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某一方面,或事情的某一細節(jié)具體的、有重點的,有條理地說。
此外,開展口語交際能力訓練活動,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制訂不同的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要尊重學生的天性和個性,貼近學生的生活,講究訓練的方法,循序漸進,才能使學生不僅“想說”,而且“敢說”;不僅“能說”,而且“會說”。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一任務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容,創(chuàng)設“敢說”的氛圍,運用教學新手段來激發(fā)學生“想說”并“敢說”興趣,使他們大膽地充分的表達。要抓住口語交際的契機,挖掘課文中口語交際的素材,抓住口語交際的契機,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要培養(yǎng)“會說”的技巧,要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來組織語言材料,抓住主要問題,力爭條理清晰、表達明白。
【參考文獻】
【1】韓青辰.說真話【J】.故事作文(低年級版),2016(06)
【2】隆玉池.小學生口語交際的教學方法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上),2016(05)
【3】杜振英.新課程理念下小學口語交際的新策略【J】.學周刊,2016(30)
【4】楊敏.小學生作文要注重求真【N】.商丘日報,2014
【5】湯包友.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N】.宜春日報,2015
【6】劉德舉.如何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N】.畢節(jié)日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