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儀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廣東 廣州 510006)
探究制作思維導圖與微課-解決物理學困生問題
黃健儀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廣東 廣州 510006)
本文以制作思維導圖和微課相結合為例,分析學生在物理學習上,如何有效利用思維導圖及自制微課進行信息加工、提取,掌握學習方法技巧,并形成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獲取新知、建構意義、解決問題的策略.鼓勵學生把思維導圖與微課這兩種方式應用到物理學習中來;解決物理學困生對于物理學習困難的問題的學習方法;改善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從而主動了解物理,學習物理.
思維導圖;微課;學困生;信息加工;策略;信息提取
思維導圖和自制微課的結合.它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它能幫助學困生將信息更好地“放入”大腦,或者將信息從大腦中“取出來”.
筆者鼓勵學困生把制作思維導圖與微課這兩種信息加工方式應用到物理學習的各個方面,進行多維度、最大化的運用.
1.擁有自己的思想,知識才有了靈魂
想要讓學習變得有效,就要找到屬于自己的“通路”,它們將為提取知識提供捷徑.學習中抽象的語義記憶很費勁,而情景記憶則容易得多,學困生可用思維導圖輕松地以圖形色彩去還原學習記憶.可用思維導圖以關鍵詞的形式記錄程序記憶,并與身體做出的操作性、動作性方面的記憶融合.再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把多者結合,制作成微課,對知識進行再加工與再創(chuàng)造.
圖1
例如汽車啟動是功率的典型應用.圖1中,一學困生制作了以此為場景的思維導圖,把功率公式與v-t圖結合、以汽車運動狀態(tài)的轉折點作為線路特定的點,且把它們視覺化、精簡化,按順序地聯(lián)系起來.再把導圖的歸納思路,以微課的形式展示出來.該例子運用了聯(lián)想記憶策略里的位置記憶法——創(chuàng)建場景、明確路線、定點,把各點視覺化,按順序與路線上的其余各點聯(lián)系起來.該生反映,回憶時,按路線的各個點提取記憶即可.這樣既體現(xiàn)情景分析、拆分基礎知識、把握核心原理的過程,又延伸到簡便方法的處理及現(xiàn)象的分析,較系統(tǒng)完整地梳理了汽車啟動這一節(jié)的內容.而微課制作的過程就是學生對知識的再加工與深化理解的過程.同時,通過微課的展示,該生還把其思想與其他同學共同分享交流.
2.螺旋上升,深化拓展
認知策略中有一種最常被應用的就是求異聯(lián)想法——回想舊知識,通過對比找出差異,形成新的組塊,這種方式既有利于快速形成新的組塊,又有利于有效區(qū)別它們間差異.在電學實驗的學習中,就可以運用它,結合思維導圖和微課制作,對知識進行再加工.
學習電流表內外接法的誤差分析,可借用思維導圖突出核心基礎知識,在原理電路的對比基礎上,緊緊圍繞U-I圖,對兩種接法進行對比,其原理及結論都可從圖像中得出了.又比如,滑動變阻器的限流法是舊知識,引導學生以新學習的分壓法與之對比,從原理、適用情況、誤差分析、選用原則等方面分析其中差異,并可借一個具體實驗為思維導圖線索,把儀器選擇、測量電路、控制電路、誤差分析等實驗設計過程串在一起.遇到新問題時就可以找準相關切入點,順藤摸瓜一一破解.
當前期的知識材料積累足夠豐富時,通過思維導圖把知識組合成符合其內部規(guī)律的整體,就拿到了開啟知識寶庫的密碼.升華階段要指導學困生重視全方位的應用:有步驟及系統(tǒng)性地濃縮知識、記憶關鍵詞、循序地擴展知識、多作應用.
圖2
如圖2,是一學困生關于電場的基礎整理,一定程度上注重了物理的簡單美,能運用概括組織法,以摒棄細節(jié)、提取要義的方式組織信息.
理論積累后,必定要實際應用,此時思維導圖和微課制作也能展示其強大的提取信息能力.
圖3
例:如圖3所示,一可視為質點的物體質量為m=1 kg,在左側平臺上水平拋出,恰能無碰撞地沿圓弧切線從A點進入光滑豎直圓弧軌道,并沿軌道下滑,A、B為圓弧兩端點,其連線水平,O為軌道的最低點.已知圓弧半徑為R=1.0 m,對應圓心角為θ=106°,平臺與AB連線的高度差為h=0.8 m.(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53°=0.8,
cos53°=0.6)(1)物體平拋的初速度;(2)物體運動到圓弧軌道最低點O時對軌道的壓力.
圖4
一位學困生用思維導圖分析角題思路如圖4.體現(xiàn)了物理情景的正確翻譯、物理模型準確把握及物理方法的恰當運用.
俗語有云:學而時習之.思維導圖與微課制作就是一個由少到多,由多到精的知識聚寶盆.積累的過程需要認真分析、研究、整理和組合,使知識成為完整的、系統(tǒng)的材料,且最終成為工具為人所用.
[1]金哲思.高分思維導圖[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11).
[2]劉電芝、田良臣.高效率學習策略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1(1).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6-01
黃健儀(1979.07-),女,廣州番禺,大學本科,理學學士,中學物理一級,從事教學方法的實踐應用.
G632
B
1008-0333(2017)21-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