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學校才是好學校? ”我認為好學校應“形神兼?zhèn)洹?。“形”包括環(huán)境設備、學業(yè)成績、師資水平等,“神”則是學校的精氣神,學生有夢想、有靈魂、有活力。一所學校“形神兼?zhèn)洹?,才能“一直被模仿,難以被超越”。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錢穎一教授提出了一個公式:創(chuàng)造力=知識×(好奇心+想象力),后來又將這一公式改為:創(chuàng)造力=知識×心智模式。也有專家認為,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要有堅實的學科知識,并像科學家那樣去思考。
“形”是讓學生獲得自主前行的力量。知識本身無法改變人的命運,而只有基于對知識的學習而形成的能力才能真正改變人的命運。所以,為了加強學生的語詞積累,學校每月開展一次古詩文通關活動;為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每年期末開展學科知識通關活動;為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和綜合素質,每學科每學期開展一次學科綜合實踐活動……不僅如此,我們還將“會玩一項球類”“會彈奏一樣樂器”作為課程目標,并落實到學科教學和適性課程中。
養(yǎng)成教育需要反復抓,我們將和雅教育作為德育的重點,開發(fā)《我是和雅小學生》校本課程:每周國旗下講話對上周的行為進行點評并宣講本周學習內容;學校樓道的宣傳發(fā)布臺滾動播放文明禮儀動畫片;學校正門的電子顯示屏每周更新和雅行為學習內容和格言,例如:圍繞“主動問好”,播放禮貌用語和圖片。下學期,我們要將“干干凈凈每一天”“耐心傾聽”“輕聲慢步”等行為禮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底線要求作為重點教育內容,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學校會更加溫暖而美好。
“神”是著力于提升學生精神高度。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的報告《我想培養(yǎng)出一批熱血青年》在朋友圈廣為轉載。王校長說:如果像清華附中這樣的學校,都沒有培養(yǎng)青年領袖人才的追求和氣魄,那么,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靠誰來引領?每一個優(yōu)秀的學子,除了關心排名、分數(shù)和考入什么樣的大學之外,還要關心身邊的人和事,關注社會,關注世界。清華附小竇桂梅校長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內心常常涌動著一種特別的自豪:無論社會環(huán)境怎樣,教師地位如何,你依然可以活出一個人應有的尊嚴、成就感乃至神圣感,你依然可以做一個精神上氣象萬千的教師!
讀完兩位名校長的文章,我內心洶涌澎湃。今年7月5日上午學生期末考試結束,我請學校家長、石景山區(qū)藍天救援隊的隊長郭志軍來學校進行安全教育。我抓住契機,用一刻鐘時間宣傳了家長的事跡,提煉出三個關鍵詞:奉獻、專業(yè)、堅韌。當我介紹到藍天救援隊的叔叔們在一次洪水救援中,為了止住奇癢無比的痱子,先用刀子把皮膚刮破,然后涂上風油精才能勉強睡上一兩個小時時,介紹到郭叔叔為了救援工作自己出資購買救援裝備并免費提供自己家的出租屋放置救援裝備時,現(xiàn)場響起陣陣掌聲。我也再次感悟到:只有那種提升人的價值和精神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潛心做“形神兼?zhèn)洹钡慕逃?,相信我們的學生會成為受歡迎、有力量的大寫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