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亮珍
摘 要: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在各教育階段的不斷滲透,氣勢磅礴的新課改教育已經(jīng)在農(nóng)村小學得到發(fā)展。小學語文教育應該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積極探索能提高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等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反思
在當前的教育領域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改革,是一場對我國教育界有著重要價值的深刻變革。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教師就應該正確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新課改教學理念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
一、課堂教學模式多元化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為了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識字方法,教師可以采用字理識字教學方法。在運用字理識字教學方法的時候,主要是立足于漢字的宏觀層面,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漢字都能找到相對應的教學方法。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字理識字教學,需要根據(jù)字體類型進行合理教學模式的選擇,對各種教學方式的精髓有深刻的掌握,并能將其進行靈活運用。比如,在進行象形字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圖示教學方式,而對于形聲字、會意字等可以采用兒歌或者順口溜等進行聯(lián)合運用,在學生掌握漢字運用能力之后,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猜字謎的教學方式。總之,教師應該積極開發(fā)和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比如,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字理教學,可以運用圖示法。如,在講解“日”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該字的甲骨文形態(tài)“☉”,這一圖形與太陽的形狀相似,“○”是圓形太陽的形狀,而中間的“.”似太陽的光;然后再向學生講解圖形“☉”演變到“日”的過程,即是將“○”變化為“口”,然后將“.”變化為“一”;之后再向學生對字義、圖形和字形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綜合分析,讓學生對“日”字的構成原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新課改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以及進取求知意識得到激發(fā)。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讓學生能在教學活動中保持長久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使自身的思維得到發(fā)展,情感得到豐富,實現(xiàn)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目的。
比如,在進行小學語文《賀年卡》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想到了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親手制作賀年卡。因為農(nóng)村的孩子相較于城市里的孩子,他們所接觸的新鮮事物較少,平時也沒有那么多可以玩耍的玩具。而且很多孩子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所以他們在行為上表現(xiàn)出一種很自我的感覺,但是實際上他們也希望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玩具。所以如果讓同學們自己制作賀年卡,并且將賀卡贈送給同學,既能收獲友誼,還能為自己添置玩具,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在上該課之前,為每位學生都準備了卡紙,在上完該課之后,又將卡紙發(fā)到每位同學手里,然后為學生布置了制作賀卡的課后任務,鼓勵學生積極開發(fā)思維,利用身邊所有能利用的資源素材制作一張賀卡,然后將賀卡贈予自己想要贈送的同學。小學階段的孩子有著最為純凈的心靈,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在制作賀卡的時候,班上有一位同學,再放學回家的路上采集了一些生長在冬季的小花,還有葉子和小草,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粘貼制作了一張非常具有文藝氣息的賀年卡。當我看到這張賀年卡的時候被深深的感動到,因為沒有想到一年級的孩子當他們認真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也能創(chuàng)造出讓人驚嘆的作品。這位同學將自己制作的賀卡贈送給了自己的同桌,她說自己的同桌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給了自己非常大的幫助,所以將賀年卡贈予同桌,以表感謝。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小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會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有更加積極、主動的表現(xiàn),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也能使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等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然后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體會到班集體的凝聚力,在和諧友善的環(huán)境中成長學習,以此實現(xiàn)新課改在農(nóng)村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的發(fā)展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瓊武.影響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要素解析[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4,(8):35-36.
[2]孫慧.立足課堂追求有效--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6,(7):54-54.
[3]夏露.簡筆畫在小學語文寫字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上旬,2017,(1):114.
[4]曹瑩瑩.試論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有效性課堂教學[J].赤子,2015,(12):322-3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