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紅
摘 要 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全民教育與終身教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這并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在以知識、信息經(jīng)濟為主的當今社會,全民終身教育的確得到了廣泛的實踐。在終身教育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在終身教育體系中學分銀行占有重要位置,對于開放大學來說對完全學分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對于學分銀行建設模式的研究對于終身教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開放大學 學分銀行 建設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7.005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Credit Bank” in
Xinjiang Open University
CAO Ruihong
(Xinjiang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49)
Abstract In the knowledge explosion today, universal educ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concern, this is not a simple slogan, but in today's society with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economy, lifelong education is widely practice. In the lifelong education is a huge system, in the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branch bank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Open University of the complete credit system reform, for the study of the credit bank construction model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Keywords open university; credit bank; construction model
學分銀行在開放大學中像市場交易中的貨幣一樣具有流通的作用,就像車輛通過收費站口提交憑證之后可以自由流動。在開放大學中學分銀行是其一項重點內(nèi)容,是構建終身教育為宗旨的學習型社會的著重點。其制度模式的建設是一套規(guī)范化的系統(tǒng),為開放大學教育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以新疆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建設模式為研究主題,從四個方面展開對學分銀行概念與模式建設的論述。
1 相關概念闡述
1.1 理念內(nèi)涵
貨幣是商品流通中重要的符號,是用來商品交易的重要物質。在教育中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流通機制,那就是學分銀行機制,也具有自由流通性的特點。終身學習是其機制的宗旨,不管哪種類型的教育形式,還是哪種課程,在該機制下都以學分作為基礎,具有認定等功能,是針對學習與教育方面的一種新型管理制度。
1.2 功能
該制度除了認定、累積與轉換這三種功能,還具有其它三種功能,一共有六項功能。認定功能,這種功能是對學習成果的認定,是對不同時間與教育機構背景下,以不同形式學生學習成果的認證。累積功能是將學分保存于學分銀行中,和體育競賽的積分制是一個道理,每當學分存入之后便會累加,適時更新。轉換功能,當學分累積至一定程度時,可以轉換成實質性的學習與學歷證書。登記功能,在終身學習的宗旨下,建立永久性的賬戶,該賬戶是學分銀行制度的一項基本內(nèi)容,與學分相互依存,賬戶也是終身制的。查詢功能是對學習檔案的查詢,學習成果等非物質形式的事物以學習檔案的形式存在,這種學習檔案是電子形式的,根據(jù)需要既可以對檔案進行查詢,又可以進行打印。最后一個功能是人才推介,其制度相當于一個檔案庫,保存著很多學習者的檔案資料,具有和當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中心一樣提供在人才推介上的服務。[1]
2 制度實踐及其主要特征
2.1 發(fā)達國家在實踐方面給予的啟示與共性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發(fā)達國家建立了該項制度,隨后制度的運作越加具有特色,如歐洲針對實現(xiàn)轉換累積功能建立的學分系統(tǒng),韓國政府建立的學分銀行制,澳大利亞的學分資格框架,美國的學分互認政策,英國的資格與完善的學分框架。在發(fā)展中逐漸從傳統(tǒng)學歷教育的禁錮中走出來,不同類型教育之間不同方向的溝通銜接成為可能,對學分的認定、累積與轉換功能也同樣成為可能,這對于學習者而言對學習行為活動的個性多樣性需求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教育機構形成合作機制,促進同在一條溝通鏈條上的協(xié)調(diào)性與資源的共享性,對教育體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完善具有積極的影響。
2.2 該制度在我國的嘗試發(fā)展
我國于本世紀初對該項制度開始了嘗試。二零零一年校際之間、專業(yè)之間等多種形式的短期培訓被提出來,提出對學分予以承認,由此拉開了學分在不同形式的教育之間予以相互信任的序幕。在教育部門的推動提倡下,職業(yè)教育一體化試點被逐步建立起來,雙證書制度得以實行。在普通高等院校中設有高校聯(lián)合體與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大學城,實行學分互通制度。在電大與成人院校在課程上實行免修免考制度。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國務院發(fā)出各種形式的開放大學“探索建設開放大學模式,建立學分銀行制度”的通知要求,二零一二年六月,相關制度研究實踐工作立項。
3 新疆開放大學學分銀行的目標定位
3.1 推進終身制教育體制建設
新疆建設開放大學學分制度將極大地推動自治區(qū)終身制的教育體系建設,終身教育是新型教育體系,這種教育體系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認可。所有的以往傳統(tǒng)教育體系都涵蓋在其中,其內(nèi)涵得到豐富,更具有廣泛性。以教育對象角度來看,學前兒童教育、兒童與青少年教育、成年公民與老人教育各年齡階段的教育體系都包含在其中;以教育組織角度來看,有家庭教育、學校制度、社區(qū)教育與企業(yè)教育;以教育性質角度來看,有正規(guī)與非正規(guī)、非正式化的教育;以教育層次角度來看,有學前、義務、高中高等、研究生這幾種層次的教育。[2]從這里可以看出,終身教育是具有系統(tǒng)性與整體性的體系,既要求具備齊全且要求結構合理的教育類型,努力實現(xiàn)不同級別與不同類別教育間不同方向的銜接整合。在新疆開放大學中實行學分銀行制度要以學分流通目標為終身制教育體制建設目標,重點為分級分類別的橫溝通創(chuàng)造有利的機會條件,是建設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分支。
3.2 對整體性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革
如果開放大學通過自身的力量辦學,還是從合作辦學上來看,對于學分銀行的責任來說在完全學分制的背景下,建立適用于其學分制的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提倡不分學習者的性別、年齡等信息差異,不分時間與地點進行學習的目標,需要從管理制度等方面通過改革,使制度具有開放靈活性與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適應性,滿足于終身化、全員化的適應學習型社會的要求。學分銀行的開放性體現(xiàn)在評價體系方面,其評價體系具有開放性,與實際生活中的銀行業(yè)務處理一個道理,通過終身制度學習賬戶的建立,以標準化的規(guī)范認證管理學習成果,不分背景,尤其對于成年人來說扮演著多種社會角色,要結合自身實際,以靈活性的特點安排好學習時間與進度,靈活轉換專業(yè)課程學習,改變?nèi)雽W資格多方面的限制。從這個意義層面上講,在新疆開放大學中實行該項制度是對教學管理的整體性改革,通過與各教育形式之間的溝通協(xié)調(diào)合作促進學分制度管理模式的建立。
4 新疆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建設思路
4.1 在國家、政府的主導依托下建設終身制的學分銀行
開放大學也為教育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是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其教育類型具有系統(tǒng)性與復雜性,并不像正規(guī)教育公立型學校受國家政府的支持援助,而且開放大學的管理制度也沒有正規(guī)教育具有規(guī)范性,其學分銀行制度的發(fā)展應該得到國家與政府的支持,應該在國家、政府的主導依托下建立終身制的學分銀行,依靠國家政府的公信力與權威性作為權力的支撐。吸取借鑒國內(nèi)外的成功經(jīng)驗,想要在自治區(qū)的開放大學中推進學分銀行的建設就必須要得到國家、政府的支持,借助社會統(tǒng)籌能力,對其模式的建設分階段進行,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推進建設。[3]通過教育部門、國家開放大學的統(tǒng)籌力量,在自治區(qū)各開放大學中設立認證分中心,承接認證、轉換業(yè)務;通過自治區(qū)教育部門責成各開放大學與其它大學牽頭合作,組建專業(yè)聯(lián)盟,開展專業(yè)、課程學分互相認證的嘗試;向自治區(qū)政府提出成立終身教育促進委員會的建議,制定與之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將全區(qū)的整合統(tǒng)籌起來,借助各開放大學的多方力量,構建自治區(qū)終身制學習制度框架,推進全區(qū)內(nèi)多種教育的有效溝通銜接機制建設進程,使學習者對學習路徑的選擇更加具有自主性,學習過程不受到時間與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對認證與轉換學習成果來說也是極大的方便。
4.2 將開放大學作為契機,構建以完全學分制為基礎的專業(yè)課程體系
伴隨全民與終身制學習教育理念的日漸成熟,傳統(tǒng)的以學年為分界線的學分制、以彈性為特征的學分制與學習者個性化需求存在矛盾,這對整體完全性學分制的實施勢在必行。改革完全學分制與學分銀行模式的建設是密切相關的,是推進不同層級、專業(yè)課程之間溝通銜接的前提條件,構建與改革可以從以下四個要點入手。從入學資格上來看,要降低資格條件,突破專業(yè)上的限制,將在學習年限的限制取消,這為學習者對課程學習提供了自由性的選擇,當學習者的學分滿足培養(yǎng)標準的要求,能夠準許畢業(yè)與獲得學位,可以進行畢業(yè)的辦理與學位的授予業(yè)務;從學習者自身與全行業(yè)需求出發(fā),通過對課程標準的建立,多層級學習單元的制定,使同一課程在不同學歷之間能夠具有共通性,在新疆或者在全國組建專業(yè)、行業(yè)聯(lián)盟,針對專業(yè)課程組建開發(fā)團隊,優(yōu)化課程標準,還應該具有完備的遠程資源,發(fā)展壯大教學團隊;建立健全對所學專業(yè)課程的監(jiān)督評價制度,明確課程開發(fā)管理責任,考核、評估課程質量過程中要具有動態(tài)性,建立激勵制度,激發(fā)廣大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的積極性。
4.3 為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服務
組織管理體系建設,這是建設學分銀行制度的前提基礎,由國家與政府、教育部門發(fā)揮主導牽頭的作用,組建相關指導委員會,并制定政策制度,在開放大學設立管理中心,下設若干個負責注冊、初審等提供信息服務的分中心、認證點;制定本、專科培養(yǎng)計劃,從多個點出發(fā)形成一體化的認證標準,使之與其它類型的學歷教育相融合適應,其后再通過普通學歷教育、社會培訓體系之間的有效合作,開展替代目錄事項,促進認證標準能夠在不同教育中通行;搭建相關管理事務的服務平臺,系統(tǒng)平臺要有門戶網(wǎng)站等多個內(nèi)容,實現(xiàn)學習者查詢、登記等多項功能。
5 結論
結合以上論述可知,本文從四個方面對新疆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建設模式展開了論述??v觀全文,多次提到橫向溝通與縱向銜接,新疆開放大學在建設“學分銀行”中應注意到這兩點,畢竟我國開放大學“學分銀行”這種制度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在發(fā)展中難免會遭到阻礙,在建設中應該結合地區(qū)實際情況,新疆開放大學建設學分銀行制度是為全區(qū)學習者服務的,在建設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制定人性化與個性化的模式建設與教育培養(yǎng)原則,積極吸取國內(nèi)外成功經(jīng)驗,使之為全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出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許雁飛.終身學習與學分銀行乃至資歷架構的建設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6):135-136+140.
[2] 李麗.基于經(jīng)濟學視角下的無錫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制度建設與實踐[J].品牌,2015(8):274.
[3] 王統(tǒng)照.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制度分析[J].高等繼續(xù)教育學報,2014(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