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生個人綜合能力以及素質提高的基礎,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語文的受重視程度不高,互動式教學有助于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但是大量資料表明,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意愿不夠;二是教師改進自身教學方法,增加互動教學的意愿也不夠強烈。本文就中職語文現(xiàn)狀展開分析,為中職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幾點建議。
關鍵詞:基礎教學 中職語文 互助教學
1 中職語文的作文評價現(xiàn)狀分析
一方面,中職學生語文基礎不夠扎實,基礎相當薄弱。有一部分學生遇到語文課就感到頭疼,不想上課甚至討厭語文。 另一方面,教師作為語文評價的主體,與學生缺乏互動:教師看作業(yè)、寫評語,學生被動接受評語;教師課堂講評語文題,學生被動聽講評。
2 互動式教學以改善師生關系為突破口
2.1互助式教學的好處
互動有助于改善師生關系,也同樣有助于改善學生之間的關系?;邮浇虒W法重點解決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問題,讓課堂從填鴨式教學模式轉化為交流式學習模式,師生之間不再有很強的距離感,而是轉變?yōu)榕笥殃P系,成為了共同學習的伙伴。這種角色的轉變使得師生之間的互動大大加強,教師的教學會得到學生的大力支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信心自然更加充足。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會實時向學生提問,進行交流互動。學生有任何疑問,也可以隨時詢問教師。在互動中,問題得到了解決,學生對語文問題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師生關系的發(fā)展也會出現(xiàn)長足的進步。在互動式教學法中,教師需要認清自己的位置,即是學生的引導者,幫助者和合作者,在合適的時機要發(fā)揮自己的幫助作用,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要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但是不能過分地干涉學生的學習。只有如此,互動式教學法才能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自己的重要作用,讓語文課程的開設目的得以實現(xiàn)。在中職語文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恰當?shù)慕虒W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學習語文知識。在講授《科學是美麗的》這一課時,教師根據(jù)中職生的特點,開展你問我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問學生科學美不美,并且設立一連串的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的美。在你問我答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到質疑法和探究法的重要性,在問答中學習到一些有效的論證方法,同時也掌握議論文的寫法,開闊知識視野。
2.2尊重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深入
教育就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并且勇于去思考、善于思考。中職的語文教育應當尊重學生的思考結果和思維過程。這個目的就要求了文化課任教教師學會熟練地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要會創(chuàng)造一種積極、輕松、歡快的思維環(huán)境,要具有帶領學生進入所營造的環(huán)境內思考的能力,并且可以逐步地加深學生對某個問題的思考,讓他們能夠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才能更加快速地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性和深入程度。學生在各個方面得到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才更加有利于他們在專業(yè)技能上的思考,加快他們掌握應該具備的專業(yè)技能。
3 項目設計
3.1課程項目設計
課程項目是針對一門課的教學而設計的項目?!罢n程項目是以實際職業(yè)活動、企業(yè)工作為背景,按照認識論要求改造過的一項具體工作?!?、“這項工作應當盡可能覆蓋課程所有主要能力點、知識點。”既能滿足掌握知識、訓練能力的要求,也能滿足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的要求。課程項目設計就是寫課程“教學計劃”?!罢n程項目設計可以用大型項目與小型項目(或任務)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以達到預定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边€要根據(jù)教學要求設計幾個課外考核項目,提高學生的通用能力。
3.2課堂項目設計
課堂項目是針對單個教學任務而設計的項目。課堂項目設計就是“備課”。這里的課堂項目或任務設計,它不是設計“一節(jié)課”,而是設計緊密相連的“一次課”,一般是 1~4 課時。課堂教學有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項目教學法要根據(jù)工作崗位需求確定能力目標。課堂項目或任務設計應以“職業(yè)工作過程”為載體。課堂項目設計不能選用知識本位的教學模式,應選用能力本位教學模式,將本次課的項目情境、教學步驟、教學內容、師生活動、時間分配等做精密的部署。
4 項目實施
4.1注重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新課標》指出:“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機會。”教師應根據(jù)語文教學內容的需要,開展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讓語文課“活”起來。教師可以舉辦辯論賽、詩歌朗誦會、讀書交流會等實踐活動,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多元化發(fā)展,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春游、秋游,參觀自然風光、名勝古跡,讓學生從中學習一些與自然、社會、人文等相關的語文知識。通過課堂內外語文實踐活動,順利推進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有效地促進他們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進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2使用微課,豐富課堂
讀懂一首詩,首先要把握的是意象。這也是鑒賞詩詞常用的一種方法。詩詞最強調對意象的運用,它是作者情感與思考的寄托解讀本詩就可以從意象入手。這樣學生不僅有了“魚”,也收獲了“漁”,一舉兩得,既豐富了課堂內容,增強了學生探討文本的興趣和能力,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率。
結束語
語文是一門有著感情溫度的課程,單一的教學形式無法展現(xiàn)它,讓學生領略其中的魅力,尤其是對于中職學校學生來說。將語文教學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是一種時代潮流,也是推動教育行業(yè)進步的需要。認真鉆研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中職語文教學的諸多融合點,有效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輔助語文教學工作,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方面有著很大作用。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開展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趣中獲得新知,在參與中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 于振波.淺議中職語文中的互動式教學[J].學周刊,2017(25):23-24.
[2] 胡春蓮.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襄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7(0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