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升教學效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fā)出學生潛在的能力,使其自覺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及創(chuàng)造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策略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小學階段語文學習不僅為學生未來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是學好其他各學科的重要保障。但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學習較為枯燥,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大多是一些基礎內容,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會使很多學生感到語文學習枯燥乏味,進而喪失學習興趣。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基本的好惡觀,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靈比較脆弱,特別是教師的言行評價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影響。這個階段的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某名教師,而愛屋及烏喜歡上老師所教授的學科。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為此,必須正確引導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首先,語文教師要想贏得學生的喜歡與信任,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給予每名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只有走進學生的心理,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與愛護,學生下能夠更加理解老師,愛戴老師。
其次,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于周遭的新鮮事物及娛樂性強的事物都極其感興趣,因此教師在業(yè)余時間多與學生進行接觸,與學生一起參加活動,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與學生打成一片,放下教師的權威與尊嚴,這樣學生更加喜歡與教師親近,從而能夠敞開心扉,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再次,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無瑕的,任你描繪斑斕的色彩,教師必須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關愛。教師只有將愛的種子進行播撒,細心的澆灌,用心呵護,就一定能夠長成參天大樹。愛是最好的教育“一切的工作都是虛無的,除了愛”。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自然就會主動與其親近,在情感上實現(xiàn)更好的交流與溝通,進而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自然而然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名學生,將自己的愛與包容的光芒照耀著每一個孩子,使其都能夠在教師的呵護下身心健康的成長。有人說,每一名孩子都是一?;▋旱姆N子,教師應該用自己的愛心精心的呵護培育,等待花兒綻放?;ㄩ_各有期,教師應堅信每朵花都會綻放,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只有教師給予學生最真摯的愛,學生才會回報以特別的愛與溫暖。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使之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jù)語文教學內容營造恰當?shù)慕虒W情境,進而保證課堂教學過程中充滿生機與活力,時刻吸引學生的眼球。
教師在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應注重情境的美感與優(yōu)化性,進而確保在此教學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全情投入,以飽滿的熱情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例如,小學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播放西沙群島的視頻及圖片,將西沙群島的美景真實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進而產(chǎn)生良好的視覺沖擊,使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體驗。
在進行氛圍營造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引領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根據(jù)文章的描述,進行視頻圖片的播放,使學生豐富置身于西沙群島的美景之中,感受更真實的情境,更加深刻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章所描述的美。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具,進行媒體課件的制作,將課文內容配以圖片進行播放,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學生進行展播,這樣不僅能夠增添課堂的活力,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實施分組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多以教師為主體,而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灌輸。小學語文教師將教學重點置于生字詞的默寫及課文的背誦,而忽略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轉變原有的灌輸式授課方式,將其轉化為交流合作式,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認識到學生在認知水平、知識儲備以及興趣愛好等等方面存在的不同,避免一刀切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學期結束后,進行生字詞的默寫,大多是分章節(jié)進行,學生對生字詞的復習也是一個人為單位展開,這樣的形式相對他們來說比較枯燥,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分組教學,并且以組為單位進行默寫比賽,以默寫生字詞的數(shù)量來分勝負。只限定本學期所學字詞,不必分章節(jié)。通過這樣的分組教學形式,學生在合作中體會競爭的樂趣,即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激發(fā)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消除了學生獨自學習的疲勞感。最后由教師進行學生默寫的總結,歸納每個小組出現(xiàn)的問題,避免再次出現(xiàn)相同的錯誤。同時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對生字詞進行分類,不必拘泥于章節(jié)。如,鼓勵學生在生字生詞中加入人稱代詞以及連詞成句這樣方便記憶,當然也有其他的標準,所有有助于提升學習效率的標準都值得鼓勵。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個性特點的有效發(fā)揮,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讓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應用于選擇上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加有利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潛能的激發(fā),提升學習效率。
四、結語
小學階段是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是語言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師生情感的培養(yǎng)及教學方法的應用,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及手段進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進而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丹.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J].小學時代. 2016(14)
[2]姜艷艷.小學語文小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方略談[J].新課程.2015(22).
作者簡介:李先鋒(1971.5-),男,安徽六安人,大專學歷,小學一級教師,任職于六安市金安區(qū)翁墩鄉(xiāng)愛國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