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輝
摘要:對于古詩詞來說,意象就是其靈魂,高中生在鑒賞詩詞的時候如果充分抓住意象,就能更好地把握詩詞的靈魂。面對新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教師要增強詩詞教學效果,就要重視發(fā)揮意象教學在高中詩詞教學中的作用。意象就是詩人在所寫的詩詞中熔鑄了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是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思想與外在客觀物象的相結(jié)合。本文對意象教學模式下的高中語文詩詞鑒賞進行了研究,以期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意象教學;高中語文;詩詞鑒賞
意象是詩詞的靈魂,是詩人情感的凝聚,詩人的悲歡離合可以通過意象從詩詞中體現(xiàn)出來。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轉(zhuǎn)折階段,老師要利用語文教學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是體現(xiàn)語文課程人文主義理念的方式之一。
一、通過朗讀詩詞找出意象
古詩詞的字里行間都體現(xiàn)了意象,能讀懂意象就已經(jīng)邁開了鑒賞詩詞的第一步。要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讀懂、讀準古詩詞,讀懂并非是對整篇古詩詞說的,而是指詩詞中的字和詞。讀準是專門針對古詩詞的字音,特別是一首古詩詞里面有很多多音字、通假字等需要讀準其正確的字音。在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的過程中,只有弄明白多音字及通假字的音準,才能真正體現(xiàn)朗讀的效果,進而更好地理解。例如在高中語文《蜀道難》里的一句:“噫吁晞!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边@是一句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句子,使詩人豪放的情感充分得到體現(xiàn),學生朗讀這一句的時候要有聲勢一些,讀出豪放的感覺。這些詞句融入了散文語句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蜀道難的驚嘆,且這樣驚嘆的情感是非常強烈的。本來“噫吁晞”已經(jīng)能夠表達驚嘆之情,再加上使用“乎”、“哉”等延長音將驚嘆之情渲染得更強烈。
在讀詩詞的時候要注意領(lǐng)會意象,詩詞里面的意象是需要通過詞語、句子結(jié)合體現(xiàn)的,所以在分析、度詩詞的時候,老師應該教學生使用自身的思維方式把散亂的物象整理形成詩詞的意象。
二、創(chuàng)建情景感受意象
1、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僅通過朗讀詞句從字面上理解什么是“大江東去浪淘盡”或者“驚濤拍岸”等壯觀的情景是遠遠不夠的,而且會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能夠展示赤壁景觀的視頻和圖片,以此引導學生從詩詞里體驗險怪、感受洶涌,并配以想象力,就能簡單地將詩詞中浪花拍打石壁而四處飛濺的場景直觀地展現(xiàn)于學生面前。又如杜甫的《登高》一詩中,老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的方式把和杜甫相關(guān)的畫面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詩人寫此詩的內(nèi)心世界及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再加上對詩歌反復朗讀更能使學生體會詩人當時艱難潦倒的感受。
2、將自身感受與詩詞本身的意蘊進行對比。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自身感受與文中體現(xiàn)的蘊意相比較,充分理解詩詞。同學之間應互相交流感受,因為每個學生對一首詩的理解有所不同,而與詩詞本身要表達的意蘊相比看,每個學生理解的意思肯定會存在差異性,所以此時若通過對比、交流的方式就可以把詩詞本身的意蘊完整地表達出來。例如《鵲橋仙》一文,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及“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進行自我理解的對比,讓學生從本質(zhì)上將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理解透徹。
三、實施有效的拓展來理解意象
要很好地把握意象、理解意象,是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積累并非一蹴而就的,同時這是一個持續(xù)豐富歷程的過程,該過程轉(zhuǎn)變成由書本與生活相結(jié)合、由課內(nèi)延伸至課外。在高中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重視對學生向課外拓展的引導,讓學生對意象的理解、把握程度在課外拓展中得到提高。
1、重視學生的積累。學生要了解并掌握不同的意象代表的含義就要注重積累。比如菊花是高潔、堅貞的意義,在詩人元稹的《菊花》一詩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宋代詩人陳亮的《梅花》中,梅花就有頑強、高傲的含義。除此之外,蘭花、主治、杜鵑、蓮花等也是古詩詞中常用的物象。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要注重積累這些物象所指的含義,才能在詩詞鑒賞中輕松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2、重視諧音的運用。在詩詞鑒賞中還要重視諧音的運用,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諧音豐富詩詞的意象。一般情況下,會有一些詩人利用諧音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例如“柳”的諧音就是“留”,詩人寫作時通常會借用“柳”體現(xiàn)挽留的意思,所以折柳送友人的習俗才會出現(xiàn),在李白的《折楊柳》和柳永的《雨霖鈴》里就充分地運用諧音體現(xiàn)不舍之情。又如“蓮”的諧音就是“憐”的意思,在南朝樂府《西洲曲》里就利用借助“憐”的諧音體現(xiàn)女子對男子的思念和純潔的愛情。
四、結(jié)語
意象是詩詞的靈魂,如果老師利用意象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詩詞,經(jīng)過長期的鍛煉,學生在面對某些生疏的詩詞時,就可以對其進行鑒賞,理解詩人表達的意思,領(lǐng)悟其感受。對于古詩詞來說,意象就是其靈魂,高中生在鑒賞詩詞的時候如果充分抓住意象,就能更好地把握詩詞的靈魂。面對新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教師要增強詩詞教學效果,就要重視發(fā)揮意象教學在高中詩詞教學中的作用。意象就是詩人在所寫的詩詞中熔鑄了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是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思想與外在客觀物象的相結(jié)合。利用意象教學的方式能使學生形象貼切地理解、鑒賞詩詞,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促進高中語文詩詞教學的順利開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