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要】WORD 和字分別是英漢兩種語言中的自然單位。英語中的“WORD”與漢“字”乍一看來毫無對比性可言,但通過對比, 我們可發(fā)現(xiàn)兩者有許多共同之處。對他們的內部結構規(guī)則及構字(詞)法加以仔細對比,深入分析, 會大大有利于擴大英語詞匯量, 對于詞匯的教與學具有突破性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WORD ; 詞根 ; 偏旁 ; 對應性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6-0022-01
在詞匯對比研究中,很多學者都嘗試將二者比較,英語中的“word”與漢語中的“字”究竟有無共同之處,有無可比性,本文將從兩種語言文字的內部結構和構字(詞)法進行對比研究,試著為英語的詞匯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英語“WORD”與漢語“字”的內部結構的對應性
1.漢字的筆畫與英語的字母
漢語書寫的基本單位約有十個筆劃,如:點,橫,豎,勾等,由這些筆劃組合成偏旁(或字),再由這些偏旁組合成字,由字成詞。英語書寫的基本單位是26個字母,由這些字母組合成詞素(或詞),再由這些詞素組合成詞?,F(xiàn)對英漢構詞(字)成分作如下對比:
筆劃—偏旁(字)—字—詞
字母—詞素(詞)————詞
從數量上說漢語的基本書寫符號比英語的少,漢語有約10個筆劃,20多偏旁,約1-2萬字。而英語有26個字母,1000個詞素(包括前綴,后綴,詞根),英語單詞約有50-100萬。
2.漢字的偏旁、部首與英語的詞根
漢字中形義結合的最小單位是偏旁、部首;在英語中,音義結合的最小單位是詞根、詞綴。漢語中有些偏旁本身就是可以單獨使用的字,如:木,王,馬等結構字;有些偏旁本身不是字,只能用作構字成分, 如:氵、辶、忄等。
英語中由字母構成的詞素,部分本身就可單獨作用, 如: water、book、take 等,這類詞素叫詞根( rootword),與漢語中可將偏旁用作單獨的字情況相當。還有一部分詞素是不可單獨使用的,如: pre——ium, hydro——lect等,它們叫粘著詞素,這與漢語中的不可單獨使用的偏旁部首相當。
現(xiàn)將英漢兩語言中部分對應的偏旁和字與詞根和詞素作一對比;
二、漢英兩種構字(詞)法的對應性
漢字是形聲義三位一體的, 每個漢字都有一定的形體( 即寫法), 有一定的讀音, 表示一定的意義。從漢字的形體上往往就能體會出其所表達的大概意義和讀音, 這就是常說的漢字主要構詞法— 形聲法。所謂漢字的形聲法構字, 即字中有一個表示“ 形” 的部分, 叫形符; 還有一個表示“ 聲” 的部分,叫聲符。形符可用來表示該字所屬的大概義類, 其作用在于從視覺上給人一個信號, 讓人產生聯(lián)想, 首先想到它大致表達了哪一類事物或概念。聲符可告訴人們該字的大致讀音( 當然有例外),其作用在于從聽覺上給人一個信號, 讓人們想到該字的念法。如漢字“ 湖” , 偏旁“ 宇” 提供了一個意義信號,表示該字大概的義類, 與水有關, 右邊的“ 胡” 提供了發(fā)音信號, 使人知道其念法, 又例: 淋、汕、汐、漢、汪、沐、汰、汽、溝、注、瀉、淑、沐、沽、洋、油、清、淚。
形聲法是一種比較方便簡易的造字方法。在遇到一事物或概念需用文字加以表達時,首先確定該對象所屬的義類, 找出一個合適的形符, 再找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作聲符,合在一起便可造成一個新字。正是由于形聲法造字簡易方便, 以其構成的漢字在數量上占百分之八十多。
實際上, 從某種意義上說, 英語單詞也具有“ 形聲法” 的特點。英語屬拼音文字, 它本身就是一種聲符, 見其形,則可發(fā)其音,形與音的緊密關系正是這種拼音文字的主要特點。那么,英語單詞中是否也具有象漢字的中的“ 形符” 來表示義類的特點呢?
如前所述,漢字的偏旁部首往往給人一個意義的信號,可指示出該字所表示的概念大致所屬的義類,而英語中的這些詞素不也正具有這種表義功能嗎? 如hydroplane,是由hydr-和plane兩個詞素構成,不難推斷出該詞的意思是“ 水上飛機”。又例:
Hydrocooler 水冷卻劑
Hydroelectric 水力發(fā)電的
hydroenergy 水能
hydrograrhp 水位圖
hydrofogy 水文學
hydromagnetic 水磁的
hydromotor 水壓發(fā)動機
hydropathy 水療法
hydrophone 水聽器
hydrosicence 水科學
hydrotransport 水力運輸
通過對比可見,英語單詞是由一定量的詞根構成的,而英語的詞根,說得形象一點,不就相當于漢字中的偏旁部首嗎? 我們完全可將這一現(xiàn)象介紹給學生, 讓他們看透英語單詞的構成方法,從而對之加以熟練運用,迅速擴大詞匯量。
三、對比的啟示
當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相似時,通過語言的“共同規(guī)律”,第一語言可以有效促進第二語言的學習,初學者為了克服運用第二語言時所遇到的困難便依賴于自己的第一語言。中國人學漢字先從“橫( - ) 、豎( | ) 、撇( ノ) 、捺( 乀) 、點( 、) ”等基本筆畫開始,然后記住“一、二、三、四、五、人、口、手、足、大、小、多、少”等獨體字,然后或者同時會學習漢字的基本造字單位: 偏旁和部首,最后學習最復雜的合體字。但是當我們學習合體字時,我們就不會死記硬背了,會借助于已經學過的獨體字與偏旁部首來學習合體字。比如學“囍”字時,就可以分為“喜”和“喜”兩個部分進行記憶; “娶”分成“取”和“女”兩個部分進行學習; “趣”分成“走”和“取”兩個部分進行記憶,極大減輕了記憶負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