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婷
【摘要】本文以Vygotsky社會文化理論(sociocultural theory of mind)為理論框架,旨在討論合作寫作在母語非英語學生英語課堂中應(yīng)用的優(yōu)勢。以學生為中心,討論學生對合作寫作的態(tài)度,并對我國非英語專業(yè)寫作課堂運用合作寫作提供了建議和策略。
【關(guān)鍵詞】合作寫作 外語教學 大學英語
一、合作寫作概念和理論基礎(chǔ)
合作寫作可以被定義為要求學習者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來共同完成一份寫作任務(wù)。在這個過程中,合作者要共同完成寫作的每一步驟,共同對同一寫作成果負責。合作寫作基于Vygotsky的社會文化理論,強調(diào)語言學習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受學習者所處的文化社會環(huán)境緊密聯(lián)系。學習者在社會合作中通過與語言知識強于自己的人合作交流,來獲取知識,從而提高自身語言能力。
二、合作寫作的成效與實踐綜述
合作寫作的優(yōu)勢被共識的一點就是“知識構(gòu)架” (scaffolding)。之前的研究證實了合作寫作的很多優(yōu)勢。例如,學生可以在合作過程中扮演不同角色,通過獨特的角色扮演擴散思維。認為合作寫作是一種社會交際過程的學者則認為合作寫作可以通過回應(yīng)同伴,培養(yǎng)學習者反思的能力。
近些年,合作寫作作為一種有效的提高寫作的教學方式在二語教學得到重視和應(yīng)用。在提高語言層面上,研究發(fā)現(xiàn)合作寫作可以提高英語寫作的質(zhì)量,包括減少語法錯誤,精簡文章長度,提高詞匯運用的多樣化。在社會功能層面上,研究還發(fā)現(xiàn)合作寫作可以提升小組內(nèi)學習者的關(guān)系,提高學習者語言交際能力。隨著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發(fā)展,合作寫作在二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也逐步擴展到線上應(yīng)用。之中嘗試最多的是利用wiki,或 Google Docs 作為合作寫作的載體,學生可以不受空間限制合作完成寫作任務(wù)。與線下合作寫作不同,線上的合作寫作,學習者對合作寫作成果的修改行為倍受研究者關(guān)注。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者在線上合作時,對寫作成果的形式修改多于意思上的修改。
三、英語學習者對合作寫作的態(tài)度
既然合作寫作在英語課堂中得到青睞,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合作學習者對合作寫作的態(tài)度和反饋。對于面對面合作寫作(face-to-face)大多數(shù)學習者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但是也有小部分擔憂。積極態(tài)度主要是體現(xiàn)在 對語言上的提高和口語水平上的提升。擔憂包括一些學生認為寫作的本質(zhì)更應(yīng)該是個人行為,還有一些學生擔心自己英語水平差,在交流過程中信心不足。在wiki和Google Gocs合作寫作中合作者的態(tài)度同樣以積極為主,但認為計算機輔助合作寫作存在挑戰(zhàn),尤其體現(xiàn)在對文稿修改上。很多學習者會認為,線上文稿修改較面對面存在復(fù)雜性。這些基于合作學習者在不同形式,不同情景下的對于合作寫作的不同態(tài)度,說明學生對任何教學方式的態(tài)度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那么,英語教學者應(yīng)該分析影響學生對合作寫作態(tài)度的因素,對提高合作寫作效果有重要作用。
四、合作寫作對國內(nèi)大學英語課堂的啟示
我國大學英語寫作課一直存在著班級容量大,學生不能和教師有效對作文進行一對一批改,學生認為寫作是英語學習中一枯燥環(huán)節(jié),不能主動參與等現(xiàn)實問題。合作寫作的應(yīng)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學生通過合作寫作提高彼此的溝通和交流,取長補短,提高作文質(zhì)量。不但沒有削弱教師的地位,反而使教師的地位和重要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強化。
但是,基于學生對合作寫作的態(tài)度研究,我國大學英語寫作課堂運用合作寫作作為教學方法是,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提高學生對合作寫作的認知。合作學習的概念較多的運用在口語課堂中,學生對其運用在寫作教學中較為陌生。教師應(yīng)該積極介紹并灌輸合作寫作的益處以及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應(yīng)用,是學生了解合作寫作是促進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使其在寫作過程中態(tài)度端正,積極參與。第二,提高教師的指導(dǎo)作用。教師要在進行合作寫作活動前,組織討論合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正確引導(dǎo)學生。同時,教師也應(yīng)該提前討論合作寫作的技巧,提高學生實踐的效力。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每組出現(xiàn)的問題,即使給予解答,并起到協(xié)調(diào)作用,促進和諧友善共同提高的小組氣氛。第三,依據(jù)需求進行分組。如何分組一直是合作寫作教師思考的問題。如何分組應(yīng)該把寫作目的和學生個人需求相結(jié)合。為了營造和諧的小組氣氛,教師首先應(yīng)該考慮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因為不愉快的小組合作可能事倍功半。其次,教師在分組中應(yīng)該考慮學生的語言水平。把語言有差異的學習者相結(jié)合,可以起到一幫一,提高寫作質(zhì)量,激發(fā)思維的效果,但也要考慮語言能力強的同學從合作中是否收益。否則,會讓語言能力強的學生因為沒有語言能力提升而漸漸失去興趣。最后,分組還應(yīng)該考慮學生性格和心理因素。較強勢的學生不一定具有較高的語言能力,但是卻容易控制整體寫作過程,而不擅長表達的學生在合作中趨于迎合合作學習者,教師在分組中也要考慮這些學生的內(nèi)在因素。
五、結(jié)語
合作寫作在英語課堂中的應(yīng)用日益受到國內(nèi)外教師,研究者的重視。其對語言的提升和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有目共睹。英語合作寫作有很多優(yōu)勢,但外語教師在實踐過程中需要與教學目標相結(jié)合,從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出發(fā),合理制定合作寫作活動方案,從而充分發(fā)揮合作寫作的學習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Dobao,A.F.(2012).Collaborative writing tasks in the L2 classroom:Comparing group,pair,and individual work.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1(1),40-58.
[2]Kessler,G.,Bikowski,D.,2010.Developing collaborativ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in computer mediated language learning:attention to meaning among students in wiki space.Computer-assisted Lang.Learn.23(1),41-58.
[3]Kost,C.(2011).Investigating writing strategies and revision behavior in collaborative wiki projects.CALICO J.28(3),606-620.
[4]Li,M.(2013).Individual novices and collective experts: Collective scaffolding in wiki-based small group writing.System, 14:752-769.
[5]Storch,N.,2005.Collaborative writing:product,process,and students reflections.J.Second Lang.Writing 14,153-173.
[6]Shehadeh,L.(2011).Effects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writing in L2.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7,3286-305.
[7]Vygotsky,L.S.,1978.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
[8]Weissberg,R.,2006.Connecting Speaking and Writing.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Ann Arbor,MI.
[9]石洛祥.大學英語課堂合作型寫作互動研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12):82-84.
[10]孟凡菊.基于合作學習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J].廣西社會科學,2003(12):173-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