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伯勇
【摘要】試卷講評課是高三政治課的常見課型和重要內(nèi)容。試卷的講評是考試的延續(xù),是教學的延伸,是學生再次理解、強化、鞏固和提高的認知過程。要提高高三政治試卷的講評實效,必須做到講評過程中注重科學性,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提高實效性和體現(xiàn)教育性,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使學生“考有所得,評有所獲”。
【關(guān)鍵詞】高三政治試卷講評;科學性;主體性;全面性;實效性;教育性
考試是學生和教師再熟悉不過的一件事了, 但學生的考只是前奏,考試目的的實現(xiàn)更重要的在于考后的評,即試卷講評。尤其是高三總復習幾乎有近四分之一的時間用于講評,講評是考試的延續(xù),是教學的延伸,是學生再次理解、強化、鞏固和提高的認知過程。但一成不變的不能滿足學生提升能力需要的試卷講評,只會讓學生感到單調(diào)乏味,甚至厭倦,教師講評最終失去聽眾??梢娫嚲碇v評的成敗將直接影響著考試的效果和總復習的質(zhì)量。那么怎樣才能上好高三政治試卷講評課,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呢?
一、講評要及時,認真,注重科學性
(一)講評要及時
每次開考之后,不管是大考還是小考,都要趁熱打鐵,及時講評。即必須趁學生對試題還相當熟悉,對自己的答題思路還很清晰的時候及時講評。切忌拖拉,因為時間一長,學生就會逐漸淡忘,當教師講評的時候就提不起興趣了,這樣的講評就大打折扣了。雖然政治試卷改起來難度比較大,但我要求自己必須在兩天之內(nèi)改好,并且要全批全改。
(二)講評要認真
講授新課要備課,試卷講評課同樣要認真?zhèn)湔n。教師只有經(jīng)過充分的課前準備,把握學生答題情況,講評時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加以分析。
1.備好試題內(nèi)容
講評前要對試卷認真分析,分析試卷題量、各個模塊分值分布情況及難易情況等,尤其是要了解哪類題型學生已見過,哪類題型學生初次見,哪些題是識記題,哪些題是能力題和探究題。這樣就做到心中有數(shù),講評起來就游刃有余了。比如茂名市2015年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文科綜合政治試卷題量與高考考綱要求基本吻合,共有12道客觀題,共48分,2道5小問主觀題,共52分;四大模塊分值分布是經(jīng)濟生活28分、政治生活28分、文化生活18分、生活與哲學26分,也基本和考綱吻合;再有就是整份試題難度中等,大部分題型學生都已接觸過,但主觀題36題第(2)小問“結(jié)合材料一、二,請運用《經(jīng)濟生活》有關(guān)知識對‘實施節(jié)能減排、低碳經(jīng)濟之路,就能實現(xiàn)經(jīng)濟生活的永續(xù)發(fā)展這一觀點進行評析”這道題類似往年高考政治科的辨析題,因為高考改革,不再單獨出辨析題,因此學生平時對這類題練得比較少,感覺比較陌生。
2.備好學生情況
認真批改試卷是上好政治講評課的前提。一方面,通過批改試卷,了解學生哪些問題解答得比較好,哪些問題解答得不好。如茂名2017年二模客觀題錯得比較多的是27、28、32和35題,可見學生對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基本觀點掌握得不夠好,對哲學觀點理解不透,尤其是要結(jié)合漫畫來分析就感覺更難了。另一方面,閱卷不是簡單地打“√”或打“×”,要盡可能在每個學生的試卷上都寫下批語,尤其是主觀題,可以寫“條理不夠清楚”“沒有審準材料”“考點不熟悉”“書寫不規(guī)范”等。這樣,學生拿到試卷之后,就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錯,認識到哪些問題解答存在缺陷。認真對學生答題的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是上好講評課的關(guān)鍵。教師要對學生的得分和失分情況進行統(tǒng)計,力求對每道小題得失分率進行統(tǒng)計,針對得分率較低的進行詳細分析,重點講解分析學生普遍做錯的題目,而不是“胡子眉毛一起抓”。如茂名2017年二模37題第(2)小問共14分,但學生的平均得分只有5分。主要原因是該題的設問范圍太大,絕大部分學生只是盲目地羅列觀點,無法做到觀點與材料對號入座。在講評過程中我特別加深對這類題的解題方法的講解。
二、講評要堅持“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性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苯處熞陆逃^念,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在試卷講評課中也要堅持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jié)合,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探索活動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突破,提高政治素養(yǎng)和悟性,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點撥、啟發(fā)、誘導,而這些都應以學生為中心。如非選擇題:
國家就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可行性等問題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各界人士可用信函、傳真或網(wǎng)絡郵件等方式反饋意見。上述事實表明( ): ①問計于民是以人為本執(zhí)政理念的具體實踐;②公民當家作主是我國民主政治的本質(zhì)要求;③我國全民民主具有真實性和廣泛性;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fā)展和完善。
這道題直接排除②③就行了,因為這兩個觀點明顯是錯的,但為什么那么多學生做錯了呢?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在講評的時候我特意叫了幾位學生說說原因,結(jié)果多數(shù)是因為粗心大意。而這種情況在平時考試中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于是我就抓住這一時機對他們進行必要的考前心理輔導,學生也覺得受益匪淺。
再有就是2017年茂名二模37題的(1)小問:“結(jié)合材料,從《政治生活》角度,談談上海各界是如何‘創(chuàng)作一曲人類新世紀的美妙樂曲的?(12分)”這道題學生做得比較好,平均得分8分,甚至有個別學生可以拿滿分。于是我就引導得分較高的學生向同學們講解解題思路,并且讓他們把自己的答案念出來,其他同學也都很認真聽甚至有的在做筆記。這樣做的效果遠比教師自己講好得多。
可見,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以主人的身份參與試卷講評,在試卷中找些典型、易錯的題目讓學生說題,把審題、分析解答和回顧總結(jié)的思維過程說出來,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相互補充,系統(tǒng)解題,不僅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知識的掌握和解題技巧的提升,而且也提高了試卷講評課的效率。
三、講評要以點帶面,體現(xiàn)全面性
試題受考試卷面、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將所學知識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題者往往以點帶面體現(xiàn)課本知識,教師講評時應從這一“點”出發(fā),把“面”帶出來呈現(xiàn)給學生。因此,講評內(nèi)容要及時和考點聯(lián)系。如茂名二模選擇題30題:endprint
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在聯(lián)合國的辯論發(fā)言中提出建立像歐共體一樣的“東亞共同體”的設想。如這個設想變成現(xiàn)實,那該國際組織將是( ):①政治性的;②世界性的;③政府間的;④區(qū)域性的。
其實這道題是考查國際組織的分類,屬于識記題,但因為是選修內(nèi)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同時也說明學生知識點掌握得不夠扎實。講評時我就把試題和書上的知識結(jié)構(gòu)、考點結(jié)合起來,引導學生回憶國際組織的分類:按成員的性質(zhì)可以分為政府間和非政府間的;按地理范圍可以分為全球性和區(qū)域性的;按職能范圍可以分為一般性和專門性的。同時也和他們簡單地復習一下國際組織的作用。這樣,學生在做一道題時,與這道題相關(guān)的知識點也能得到鞏固。
四、講評要和傳授解題技巧相結(jié)合,提高實效性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講評時,教師如果只授人以魚(現(xiàn)成答案),只能滿足學生的頓餐之饑,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是不負責任的。因而教師講評試卷過程中還應教會學生解各類題型的方法和技巧。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應特別重視主觀題的解題方法指導。如題:
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上海正在舉全市之力辦好世博會: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廣泛開展“世博先鋒行動”,充分發(fā)揮基層黨員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度立法計劃落實工作會議,其中服務世博會方面的項目就有7件;市政府各部門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花大力氣解決困擾上海市多年的疑難頑癥;市民認同世博、參與世博、服務世博,百萬志愿者走上街頭開展志愿服務。上海人民齊心協(xié)力,正在創(chuàng)作一曲人類新世紀的美妙樂章。問:結(jié)合材料,從《政治生活》角度,談談上海各界是如何“創(chuàng)作一曲人類新世紀的美妙樂章”的?
方法指導:第一步先審設問,明確設問的范圍是政治生活,主體是上海各界(全市各級黨組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民),方向是怎么樣(如何),可見這道題考查的是上海各界在籌備世博會中各自發(fā)揮什么作用;第二步審材料,從材料中提煉出有效信息回歸教材整合答案,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jié)合;第三步再寫答案,同時還要經(jīng)常提醒學生注意答題規(guī)范,書寫整齊等。
五、講評應有鼓勵,重視教育性
學生對考試都是比較重視的,所以試卷講評課應堅持表揚、鼓勵的原則,切忌把講評課上成批評課,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一般來說,首先要表揚整個班級所取得的成績;然后對成績優(yōu)秀、進步明顯的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如把學生試卷中出現(xiàn)的好的解題思路、方法介紹給大家,也可以由學生上臺講解。對于考得不理想的學生,教師不要一味責怪,要仔細研究他們的試卷,了解他們哪些題目做得對,在講評時有意識地讓他們回答這些題目,讓他們也能在贊揚聲中獲得滿足和愉悅。
總之,試卷講評課是高三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考代練”的備考理念下政治高考成敗的關(guān)鍵,也是教學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保障。構(gòu)建有效的政治試卷講評課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通過教師的精心準備和積極引導,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思維能力,增強政治學習和考試的信心,使學生感到“考有所得,評有所獲”。endprint